2016年, 第46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史述宾, 戴 雷, 周 楠, 闵永安, 余海斌
    涂料工业. 2016, 46(9):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磷酸盐无机涂料中添加不同量的氧化石墨烯(GO),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涂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磷酸盐无机涂层是由粒径大小不一的铝粉颗粒相互重叠而成,添加0.09%GO的涂层表现出更好的防腐性能。相比空白涂层,腐蚀后涂层表面形貌更为致密;同时腐蚀电位(Ecorr)从-0.611 V增加至-0.559 V,腐蚀电流(Jcorr)从5.131μA·cm-2降低至0.583μA·cm-2,涂层的初期(10 d以内)电化学阻抗提高了2~3倍,涂层显示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 陈 旭, 李绍纯, 高 岩, 耿永娟, 高 嵩
    涂料工业. 2016, 46(9): 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合成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与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乳液制备TEOS/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复合渗透型防水材料,保证硅烷乳液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乳液中的硅烷含量。通过混凝土毛细吸盐、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对比研究了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乳液、TEOS、TEOS/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复合乳液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OS/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复合乳液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最强,且将氯离子向混凝土的渗透深度控制在5 mm以内。与未经过涂覆处理的空白试块相比,其在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40和C50)浅表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降低了69.38%和56.39%。在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中,复合乳液也表现出优异的防护效果,与空白试块相比渗透深度分别下降71.71%和71.15%,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83.67%和83.33%。
  • 彭桂香, 付长清, 申 亮,
    涂料工业. 2016, 46(9): 1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油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巯基-烯点击反应和库尔修斯重排反应合成了3种聚氨酯用油酸基衍生物:油酸基羧酸型亲水扩链剂、油酸基二元醇和油酸基二异氰酸酯。利用这3种单体共聚制备了油酸基聚氨酯水分散体。用核磁和红外表征了单体的结构;采用摆杆硬度测试、耐水性测试、示差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聚氨酯涂膜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并将其性能与全石油基线型聚氨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油酸基单体可成功制备与石油基聚氨酯性能相当的材料。
  • 工艺技术
  • 李小炳, 周 建, 刘桂珍
    涂料工业. 2016, 46(9):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氛液相烧结技术,以Li2O-B2O3-SiO2系玻璃为基料,纳米α-Al2O3陶瓷粉为增强体,在铜表面制备出了绝缘抗氧化涂层。通过调节增强体的含量改善涂层的性能。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及组成、电学特性、抗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铜表面制备出的涂层表面光滑致密、厚度均匀,与基底结合牢固;在空气中400℃条件下氧化61h,复合涂层包覆的铜基底无明显氧化;在玻璃液中,纳米α-Al2O3经过气氛热处理生成AlN,当Al2O3含量为20%时,涂层的击穿场强高达35.1kV/mm。
  • 李慧敏,吴智慧,吴 燕,闫小星
    涂料工业. 2016, 46(9):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天然生漆不能喷印和快干固化的问题,用生漆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种新型预聚物——漆酚环氧丙烯酸酯。以该预聚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了UV固化漆酚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喷印油墨。配制出色浆基墨后,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喷头通过性、黏度、固化时间为测试指标,优选出UV喷印油墨的最佳配方。最后通过粒径分析和性能评价验证了优选配方,制备的UV固化漆酚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喷印油墨综合性能优异。
  • 冷新建,赵方家,温乐斐,宋鹏宇,刘波儿,李 慧
    涂料工业. 2016, 46(9):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六氟环氧丙烷三聚体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2,5-二(三氟甲基)-3,6-二氧杂-全氟-1-壬酰胺基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FOAB)。通过1H NMR、19F-NMR表征了FOAB的结构,且测试了FOAB的表面张力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季铵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OAB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另外,从六氟环氧丙烷三聚体出发制备了一种含氟单体(FOE),并将FOAB作为乳化剂应用于该单体的乳液聚合中,实验发现FOAB的乳化效果极佳,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 健康·安全·环境
  • 郑春森, 姚伯龙, 王利魁, 赵海平, 孙常青
    涂料工业. 2016, 46(9): 39-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1,3-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BHTS)为封端基,硅烷醇锂为引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促进剂,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双羟基含氟聚硅氧烷(PDMF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并将其和环氧丙烯酸酯(E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对改性后的聚氨酯乳液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表征分析,并测定了改性后水性聚氨酯乳液、胶膜的性能。研究发现:PDMFS和EA复合改性的聚氨酯乳液各方面性能良好,涂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好的乳液稳定性、较低的吸水率、较好的热稳定性。
  • 黄晨笛, 刘 昱, 金又文, 陈 朋, 陈广美
    涂料工业. 2016, 46(9): 47-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环氧丙烷二醇(N210)作为主原料,葡萄糖(PG)作为交联剂制备了水性聚氨酯。对样品乳液进行平均粒径和稳定性测试,对胶膜进行了硬度、力学性能、耐水性以及热稳定性表征;采用土埋法对胶膜进行降解试验,并对降解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葡萄糖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当PG含量为2.5%时,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40 MPa,邵A硬度达到78;葡萄糖的加入明显提高了聚氨酯胶膜生物降解速率,120 d内胶膜的力学性能几乎完全损失,样品破碎粉化。研究表明:葡萄糖作为交联剂既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胶膜的性能,也可以促进聚氨酯在环境中自然降解。
  • 应用研究
  • 邓 力,王 琳,王清丹,蔡志强,徐一丁
    涂料工业. 2016, 46(9):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改性酚醛树脂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之后引入一定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DMEA),然后用冰醋酸中和成盐后乳化,得到阴极电泳漆泳透力提升助剂。按一定比例添加至阴极电泳涂料(CED)中可显著提高槽液的泳透力。
  • 何 银, 王天琦, 孟婷婷, 季永新
    涂料工业. 2016, 46(9): 5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合成了特定分子结构的含氢硅油。以烯丙基聚醚和自制含氢硅油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合成了聚醚改性有机硅产品。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由正交试验得出的适当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9 h,催化剂用量为20 mg/kg,反应物中Si—H与C=C的物质的量比为1∶1.1)下,制得的消泡剂在乳液中具有和进口产品相当的消抑泡性能。并研究了不同聚醚和硅油对消抑泡性能的影响。
  • 宁 亮, 王贤明, 于美杰, 王成国
    涂料工业. 2016, 46(9):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一种以特种导静电碳纤维、导电云母粉、导电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导电ATO)为主要导电介质的雷达罩用抗静电涂料。通过对涂料导静电、力学、介电性能的研究,确定了碳纤维的最佳用量为2.5%。为获得合格的表面电阻率,采用底层打磨后施工面层的施工工艺。与现有同类涂料相比,该涂料具有较小的损耗角正切值,突破了传统机载雷达罩涂料介电性能偏高的技术瓶颈。此外,利用原位聚合共混制备工艺,有效解决了导电介质的分散问题,使得涂层具有良好的导静电功能及力学性能。
  • 涂装技术
  • 冉 浩,高伟峰,刘立建,赵旭星
    涂料工业. 2016, 46(9):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某次汽车水性银色漆的涂装中面漆出现"黑点"问题,分析涂装工艺、材料本身变质、外来污染源等因素,通过排查,并依据喷板试验及红外光谱分析,最终确定喉封液渗入水性银色漆导致了"黑点"问题的发生,通过维修输漆管路系统动力泵的密封性及更换罐体内污染的水性银色漆,解决了水性漆色漆的"黑点"问题。
  • 许瑆琥,王雷勇,李博文,陈宝歌,曹 军,蒋一凡
    涂料工业. 2016, 46(9): 7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漆膜目视外观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验证了喷涂工艺以及涂料对最终漆膜目视外观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喷涂工艺以及涂料的改进,最终达到优化目视外观的效果。
  • 科学视点
  • 罗华丽, 何 婵, 周树学, 高维锡, 夏学超
    涂料工业. 2016, 46(9): 8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下超疏油涂层是当前界面功能材料的研究新热点。从润湿理论可知,在空气环境中的超亲水/超双亲表面和超双疏表面等在水下也可呈现出超疏油特性。在阐述水下超疏油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水下超疏油、超亲水/超双亲、超双疏3类特殊润湿界面材料的发展现状,尤其关注它们的涂料构筑方法,并作简要评述。进一步给出了基于超亲水和超双疏原理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制备策略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