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4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4-09-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张 昕, 王梦心, 李 群, 郑 峰, 韩 金, 赵文杰, 乌学东
    涂料工业. 2014, 44(9):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有机硅树脂作为耐高温材料制备性能优良的耐高温涂料,通过TG、SEM、紫外积分球法等测试考察了原材料的耐热性、耐高温涂层的耐温性能以及高温煅烧后涂层的颜色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研究耐高温涂层在高温煅烧后的高温褪色机理。结果表明:耐高温涂层在高温煅烧后,由于有机硅树脂分解为白色细小的无机SiO2颗粒覆盖在涂层表面,从而使得涂层黑度降低,颜色变浅。
  • 黄从树, 叶章基, 邓 玉, 王晶晶, 谢志鹏, 任润桃,
    涂料工业. 2014, 44(9):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拉开法附着力测试、耐海水浸泡试验及电化学阻抗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铝合金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防腐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打磨和钝化处理能大幅提高防腐涂层的附着力,附着力可达16~20 MPa,但涂层的模拟电阻值较低,海水浸泡5个月后,仅为(0.8~1.3)×108 Ω;阳极氧化处理基材表面防腐涂层的附着力较低,仅为9 MPa,但基材的耐蚀性能有大幅提高,海水浸泡5个月后,涂层模拟电阻值仍可达(1.0~1.3)×109 Ω。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铝合金基材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叶仙华, 李国梁, 乔永洛, 申 亮
    涂料工业. 2014, 44(9):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分别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酰肼(DAAM-ADH)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单体,通过乳胶粒子结构设计,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热压法研究了各种交联单体对涂膜抗回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171和DAAM-ADH交联体系对涂膜抗回黏性具有较好的帮助,且DAAM-ADH交联体系对涂膜硬度提高明显,TMPTA对抗回黏性提高最弱。将3种交联体同时引入到树脂体系中,所制备的树脂具有较好的抗回黏性,同时具有低的MFT和高的Tg,硬度达到2H,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性木器清面漆中。
  • 魏 婕, 王旭裕, 陈华勇, 王向辉, 林 强, 王爱民, 杨建新
    涂料工业. 2014, 44(9):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取代苯酚与苯并异噻唑啉酮(BIT)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甲酸苯酯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防污剂,研究了合成化合物对藤壶二期无节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藤壶幼虫均有良好的毒杀作用;活性最优者,24 h半数致死浓度仅为0.47 mg/L。浅海挂板90 d防污效果良好,未见明显污损生物附着。引入具有杀菌活性的酚类基团后,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甲酸苯酯类化合物比BIT具有更优良的防污性能。
  • 工艺技术
  • 张 斌, 叶代勇
    涂料工业. 2014, 44(9):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饱和聚酯涂料的固化能力和涂膜的综合性能,用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成物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改性制得超支化的不饱和树脂,再用所得的超支化不饱和树脂对线性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等对产物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超支化不饱和树脂添加量为30%时,所得涂料具有最优异的综合性能,表干时间39 min,铅笔硬度2H,柔韧性3 mm,耐冲击性45 cm,拉伸强度10.15 MPa,断裂伸长率13.06%,耐热性最好。
  • 于世长, 刘 娜, 张建明, 桂泰江
    涂料工业. 2014, 44(9):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由基聚合将环氧基(单体GMA)引入有机硅聚合物中。通过FT-IR表征证明特征官能团(环氧基、硅氧基)存在。探索了GMA含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利用GPC对固定GMA含量时不同温度下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将环氧改性有机硅聚合物与含端羟基的硅氧烷按比例混合制备涂料,加入其他功能填料和定量催化剂后固化成膜。测试结果显示,涂膜具有较小的接触角和较好的附着力。
  • 高敬民, 李鸿岩, 周 磊, 彭 博, 侯利徽
    涂料工业. 2014, 44(9):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2,4-偏苯三酸酐酰氯和4,4′-二氨基联苯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酰胺-酰胺酸预聚体树脂,并以其为粘结剂复配以耐磨颜填料制备了聚酰胺-酰亚胺特种涂料。通过FT-IR、DSC、TGA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树脂和涂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树脂的性能和交联固化机理,耐磨颜填料的选择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类材料的自润滑机理。研究发现:PAI特种复合涂料中复合耐磨填料采用8%MoS2+5.4%PTFE+1.5%石墨配比时,涂层性能最佳,中性盐雾试验832 h板面无变化。
  • 健康·安全·环境
  • 涂料工业. 2014, 44(9): 37-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乳化方法合成不同聚乙二醇(PEG)含量的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WPU),并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不同PEG含量对WPU涂膜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含量的增加,WPU硬段与硬段之间氢键作用减弱,表现出硬软段微相分离程度降低;同时,WPU涂膜表面甲基含量增加,表面粗糙度下降,表现出涂膜表面能下降,水接触角增大。
  • 周达朗, 王 锋, 胡剑青, 涂伟萍
    涂料工业. 2014, 44(9):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亚麻油、邻苯二甲酸酐、季戊四醇为原料,使用溶剂法合成工艺制备醇酸树脂,并用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类单体对其进行改性,使其获得良好的亲水性能。探讨了水性醇酸树脂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度为58%,醇超量为1.07,制得的水溶性醇酸树脂固含量为50%,黏度为550 mPa·s,耐水性、耐油性、耐干性优良,克服了传统醇酸树脂贮存稳定性差、润湿力差的缺点,性能得到全面提高。
  • 赵春艳, 王 静, 冀志江, 曹延鑫, 冯 喆
    涂料工业. 2014, 44(9):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颜填料、乳液的选择、颜填料间的配比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水性防腐涂料性能的几个因素。测试结果表明:以硅丙乳液做底漆、有机硅和氟碳乳液配制的涂料作面漆,综合性能最好。
  • 李冠荣, 张 力, 何 游, 彭毅成, 付黎黎, 王耿衔
    涂料工业. 2014, 44(9): 5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二乙醇胺、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一种含氟二元醇(F-DEA),并以此为含氟单体,通过缩合共聚的方法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以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反应合成一种阳离子型水性UV固化含氟聚氨酯树脂。利用FT-IR、1 H-NMR等手段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粒径分析、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各种性能测试手段,对乳液、光固化过程及涂膜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该树脂能稳定分散在水中,随着含氟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增大,但光固化效率有所降低,同时热处理后的氟碳链迁移至涂膜表面,所得的光固化涂膜各种性能较好,特别是耐水和耐酸碱性有明显改善。
  • 蒋乙峰, 韦 军
    涂料工业. 2014, 44(9):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异氰酸酯封端的线性预聚体,以预聚体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反应合成支化结构的中间体,再以DMPA对支化型中间体进行扩链,最后以咪唑(IDZ)、2-甲基咪唑(2-MI)和4-硝基咪唑(4-NI)分别对活性的—NCO基团进行封闭,制得一系列封闭型水性多异氰酸酯交联剂,并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交联剂的结构。研究了封闭剂的结构对交联剂解封温度的影响及交联剂的固化工艺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系列交联剂的最低解封温度约为110℃,交联剂的最优固化工艺为160℃下固化30 min。
  • 应用研究
  • 吴吉霞, 李艳霞, 李欣闻, 葛 菲
    涂料工业. 2014, 44(9):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某条生产线电泳涂膜缩孔问题,找出造成电泳涂膜缩孔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在涂装车间调试阶段生产现场管理的规范性措施。
  • 杨 培, 张金生, 李丽华, 黄新玉, 孙 亮, 王 婧
    涂料工业. 2014, 44(9):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对自制的复合ZnO-CeO2纳米颗粒进行分散。采用FT-IR、XRD和TEM对分散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将最佳分散条件下的纳米颗粒经预分散后,加入到自制的水性外墙涂料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灯照射、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并根据国标GB/T 9775—2001检验其性能。研究表明:在50 mL去离子水中,用1.5 g SDBS分散0.5 g复合ZnO-CeO2纳米颗粒,pH为5、超声时间为20 min、温度为50℃时分散最佳。由TEM观察到处理后团聚现象明显降低,XRD显示处理前后晶型无变化,FT-IR显示出分散剂的特征峰。改性涂料中纳米颗粒添加量为1.0%时改性涂料的紫外吸收效果最好,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紫外吸收稳定性。添加纳米颗粒的涂料的耐人工老化性能较未添加的提高90%,比国标中优等品的要求提高58%。
  • 涂装技术
  • 黄国光, 姚 宇
    涂料工业. 2014, 44(9):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涂装烘干炉冷却段的设计及冷却效果,着重介绍了烘干炉冷却效果改善的方案及能耗分析,详细介绍了冷却效果改善的原理、改善方案的优缺点等;结合实际情况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在满足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同时提高员工的操作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