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4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关迎东, 李少香
    涂料工业. 2010, 40(1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实验获得的生烟速率(SPR)、生烟总量(TSP)以及CO生成速率(Pco)等参数,对抑烟填料硼酸锌(ZB)、阻燃抑烟剂(LEE)以及可膨胀石墨(EG)复配防火涂料的烟毒释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抑烟填料硼酸锌(ZB)、阻燃抑烟剂(LEE)的加入明显降低了材料燃烧时的烟毒释放;物理膨胀填料EG与ZB、LEE体系复配能达到更好的阻燃抑烟协效作用,使烟毒参数进一步降低。
  • 赖小娟, 王 磊, 李小端, 郝 洋
    涂料工业. 2010, 40(12):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E-44)交联改性自乳化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TG对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乳液形貌。分析了w(E-44)及聚醚二醇(PTM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聚氨酯膜的耐溶剂性。FT-IR分析表明:环氧树脂的羟基和环氧基都参与了发应。TEM表明:乳液颗粒呈均匀分散的刚性球状。TG分析表明:E-44的加入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随着w(E-44)增大,改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吸水率和吸乙醇率减小。
  • 马国章, 刘 伟, 闫 涛, 许并社
    涂料工业. 2010, 40(12):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纳米SiO2表面Si—OH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特点,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和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原位聚合制备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将该预聚物应用于光固化涂料,并对涂料的光敏性能、黏度及其固化膜的耐热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团聚现象少,分散性能好。采用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所制涂料固化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改善,但涂料的透明性和光固化速率降低,黏度增大。
  • 周建萍, 曾庆煜, 曹万荣, 狄宁宇
    涂料工业. 2010, 40(12):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甲醛改性双氰胺水性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其固化E-51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并对其配制的水性环氧涂料的漆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为138℃;其配制的单组分水性环氧涂料乳液稳定性好,以3 000 r/min离心30 min不分层,乳液粒径为0.36μm,室温有4个月的贮存期,该水性涂料漆膜性能优良。
  • 闵绍进, 梁 亮, 蒋 晨, 黄 凯, 李 丹
    涂料工业. 2010, 40(12):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水性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和另外一种环氧乳液,将这2种乳液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得到了紫外光-热双重固化乳液,并研究讨论了该乳液固化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当2种乳液按4∶1比例混合,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经光-热双重固化成膜后,其膜硬度可达到3H,耐水性为48 h无泛白起皱,附着力为0级,耐乙醇擦拭58次不破膜。
  • 吴胜华, 姚伯龙, 陈明清
    涂料工业. 2010, 40(12):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主要由水性羟基组分(A组分)和多异氰酸酯组分(B组分)构成。以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为A组分,以亲水改性HDI三聚体为B组分,将两者混合固化成膜,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在这一过程中,考察了A组分的组成和结构以及A、B组分的混合配比对最终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性能良好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羟基含量4%~5%,中和度80%,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与羟基树脂的n(—NCO)∶n(—OH)为1.0~1.2。最后将该涂膜与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涂膜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接近相应的溶剂型涂膜,其VOC含量只有后者的36%,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工艺技术
  • 尚建丽, 王 健
    涂料工业. 2010, 40(12):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纳米TiO2对3种常用的外墙涂料进行改性,在人工加速老化环境中对改性前后涂层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对涂层光泽、厚度变化进行了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涂层的老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60d的加速老化后,未改性涂层的光泽损失率、涂层厚度损失率分别是改性涂层的2.1倍和3.1倍;FT-IR测试结果表明未改性涂层的老化程度是改性涂层的2.45倍。
  • 刘 浏, 戴 震, 王萃萃, 许戈文
    涂料工业. 2010, 40(12):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环氧树脂E-51,制备出涂料用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聚合乳液中尽量保留环氧基不开环,后加固化剂使之开环产生交联作用,以提高硬度、耐水性、耐溶剂等性能,并且该乳液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可用作水性木器涂料。通过红外光谱、粒径分析仪、热质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对乳液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添加量为6%~10%,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为4.5%,扩链剂乙二胺加入量为1.0%时,乳液外观及稳定性最好,漆膜的耐热、耐水、拉伸、硬度等性能都较优异,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
  • 邓秉明, 叶代勇
    涂料工业. 2010, 40(12):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酸树脂(WBAC),将其与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紫外光引发剂调配制备了水性丙烯酸光致抗蚀干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ETA和WBAC发生了光固化交联反应;光致抗蚀干膜感光层涂膜性能测试表明,经UV固化后涂膜的凝胶率和硬度能显著提高,改善涂膜的耐溶剂性,降低了涂膜的水溶性;GPC和TG分析表明,经UV固化后,光致抗蚀干膜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变大,耐热性能显著提高。PETA和WBAC的质量比0.4时,UV固化后光致抗蚀干膜的水溶性5.54%,乙醇失质量率WY为5.56%,凝胶率和摆杆硬度分别为74.18%和0.71,涂膜失质量5%的温度为302.6℃。
  • 施海松, 黄 莉, 谢 晖, 竺 青
    涂料工业. 2010, 40(12):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松香基聚酯二元醇(RP)改性可紫外光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一步降低UV固化树脂的成本。考察了反应温度、物质的量的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松香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FT-I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测试了最终固化涂膜的附着力、铅笔硬度、耐冲击性和耐候性等各项性能。
  • 李 莉, 李金玲, 王宝辉, 盖翠萍, 杨雪凤, 邵丽英, 隋 欣, 刘立新
    涂料工业. 2010, 40(12):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纳米SiO2和TiO2进行了TDI(HDI)和PEG的接枝改性,并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电镜观测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在乳液中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纳米粒子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力学性能比未改性前得到改善和提高,纳米粒子添加量为0.5%时,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力学性能最佳,同时吸水率降低了70%,添加的纳米粒子对290~400 nm的紫外光有吸收。
  • 徐晓伟, 吕 建, 韩俊华, 白亚飞, 王 冰
    涂料工业. 2010, 40(12):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具有低温固化基团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并将其应用于低温固化的聚酯/环氧粉末涂料中,讨论了树脂合成、涂料配方及固化剂与促进剂对粉末涂料的影响,在保证粉末涂料涂膜各项优异性能基础上降低了固化温度,延长了涂料的贮存稳定性,减少了能耗。
  • 傅 敏, 狄志刚, 朱晓丰, 潘云飞, 王宏玮, 谭伟民
    涂料工业. 2010, 40(12):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溶性聚磷酸盐为主要成膜物,CuO为固化剂,采用无铬系缓蚀技术,添加不同种类的反应性、功能性填料以及不同熔点的金属粉末,制备了无铬环保磷酸盐基高温防腐涂料。研究了P2O5含量、CuO、无铬缓蚀剂HJ、功能性填料以及金属粉末对无铬环保磷酸盐基高温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粘接强度高,可长期耐900℃以上温度,并具有优异的防腐蚀、耐热震等性能;无铬系缓释技术的应用,解决了Cr6+的污染问题,适应现代工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 经验交流
  • 李 丹, 徐飞高, 迟宝珠
    涂料工业. 2010, 40(12):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超声辅助,在碱性条件下正硅酸乙酯水解和缩合制备了二氧化硅涂料。运用FT-IR、SEM、EDX等分析手段对二氧化硅涂料处理的石材进行表征,并对其耐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粒子直径大约为200 nm,渗透进石材的孔隙中,对石材的孔隙有较好的填充保护作用。耐酸性能评价显示二氧化硅涂料处理的石材具备一定的耐酸性能。
  • 吴 娇, 张旭东, 胡军保, 曾羽燕
    涂料工业. 2010, 40(12):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氧化铁和酞菁蓝为颜料,考察了不同分散剂、增稠剂种类及用量对水性色浆贮存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无树脂色浆制备工艺,通过实验验证了提高体系贮存稳定性的条件。适宜的颜料含量、合适的润湿分散剂和增稠剂种类及用量、合理的细度范围,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颜料粒子沉降,改善体系贮存稳定性。
  • 倪维良, 柳云骐, 陈克磊
    涂料工业. 2010, 40(12):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环氧树脂E-51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与环氧树脂分子结构匹配的高分子离子型乳化剂,并利用不同的成盐方式测定其乳化性能。采用相反转法制备出水性环氧乳液。采用溴代乙烷成盐,醋酸调整pH≈5.6合成得到季铵盐型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高速分散相反转技术制备的环氧乳液,粒径大小在200 nm左右。
  • 综述
  • 孙旭东, 张子勇
    涂料工业. 2010, 40(12): 6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清洁"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对其的研究和商品化进程发展迅速。本文对自清洁涂料的分类、机制、制备方法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
  • 标准检测
  • 刘君峰, 汤礼军, 黄晨阳, 陈 明, 王文烨
    涂料工业. 2010, 40(12):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液态涂料中铅含量的快速半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空气氛围下,选择Ag作为滤光片,通过配制以涂料为基质的系列铅标准样品,自建了工作曲线,并实现了对实际液态涂料铅含量的半定量分析。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避免了现有方法繁琐的前处理过程,但方法重现性、准确度、检测限等指标完全可以满足液态涂料中铅含量的快速半定量分析。
  • 韩德盛, 王庆生
    涂料工业. 2010, 40(12):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球型消光粉粒子在涂膜中均匀分散,推导出亚光涂料光泽的数学表达式。该式表明:消光粉量、消光粉吸油量、涂料密度和消光粉密度之比、消光粉凸出涂膜程度、光泽测量角度等是决定亚光涂膜光泽的直接因素。该式可用于估算亚光涂料的预期光泽,具有相当好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