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2-29
  

  • 全选
    |
    探索开发
  • 王 叶 , 万祥龙 , 都方志 , 曹佳晖 , 宋风宁 , 曾 飞 , 闵凡飞 , 郝国防
    涂料工业. 2016, 46(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粉煤灰进行湿法改性后在其表面负载甲醛捕捉剂,可以得到改性的粉煤灰粉末,以其为填料制备内墙涂料,依据 GB / T 15516—1995 检测其粉体及该内墙涂料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消除效果。 结果表明:甲醛捕捉剂能很好地负载在改性后的粉煤灰颗粒表面;负载粉煤灰及其涂料对室内甲醛具有很好的消除效果,尤其当粉煤灰涂料的颜料体积浓度(PVC)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相近时,涂层具有最优的甲醛捕捉效果;同时常规性能满足 GB / T 9756—2009 的要求,可以被应用到内墙涂料中。
  • 沈 航
    涂料工业. 2016, 46(2): 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现有纯色反射隔热涂层的制备工艺为基础,对水性多彩涂料进行改进,包括特殊颜、填料的使用及层结构的设计,讨论了基材处理、底涂、色点、颜料等诸多因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改进罩面体系对多彩涂层的重要性;经改进后的多彩仿石涂层体系被赋予了反射隔热性能,其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沾污后太阳光反射比下降率均可符合标准 JGJ / T 359—2015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为水性多彩涂料的功能化和拓展使用提供了空间。
  • 于东杰, 陈大俊
    涂料工业. 2016, 46(2):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物理共混法,将 β-环糊精/ 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包合物添加至聚氨酯树脂中,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阻燃效果的聚氨酯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实验等手段,研究了 β-环糊精 / RDP 包合物的含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氨酯经 β-环糊精/ RDP 包合物改性后其胶膜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当 β-环糊精/ RDP 包合物质量分数为 20%时,极限氧指数为 26%。UL-94 燃烧测试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的阻燃性能已达到 V-1 级。
  • 工艺技术
  • 刘志远, 朱亚君, 谭伟民, 李文凯, 倪维良
    涂料工业. 2016, 46(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中子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种类、氢氧化铝粒径和用量以及碳化硼用量的选择,制备了一种体系黏度低、氢元素含量高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中子屏蔽性能的中子屏蔽材料。
  • 王 虎, 杜秀才, 赵凯锋, 沈慧芳, 魏燕彦
    涂料工业. 2016, 46(2): 2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炭黑分散于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中,研究了炭黑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固化速度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与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比较。 透射电镜可见,炭黑在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分散效果优于在环氧丙烯酸酯中的分散效果。通过性能优化,得到含炭黑的黑色 UV 固化树脂, 其涂膜的铅笔硬度为 4H,附着力 0 级,耐冲击性大于 50 cm,耐水性优良。 该树脂体系可应用于黑色光固化涂料领域。
  • 姜恭俭 , 贾涛芳 , 刘华武
    涂料工业. 2016, 46(2):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连续玄武岩长丝织物和玄武岩玻璃( 即黑宝石) 粉体共同作为改性增强材料,应用于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中,给出了涂膜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及耐磨性能变化曲线。 通过二元方差分析,发现玄武岩织物的种类和黑宝石粉体的含量对涂料的性能影响不显著。 实验发现,玄武岩织物和黑宝石粉体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涂料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
  • 健康·安全·环境
  • 陈 昊, 吴梦奇, 李杰飞, 秦 刚, 何小芳
    涂料工业. 2016, 46(2):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水性环氧树脂(WEP)防腐涂料、水性聚氨酯(WPU)防腐涂料和水性丙烯酸酯防腐涂料等新型水性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树脂、聚苯胺(PANI)以及纳米粒子等对水性防腐涂料的改性方法,改性剂通过增强涂层的交联密度,减少腐蚀性离子的渗入,提供屏障保护,从而提高涂层防腐性,其中纳米粒子的改性和多种树脂的复合改性还可以提高涂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水性等综合性能;总结了水性防腐涂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性防腐涂料的发展方向。
  • 李翠苹 , 李金艳 , 李再亮 , 王胜军 , 李再峰
    涂料工业. 2016, 46(2):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端羟基阳离子聚氨酯低聚物作为插层剂对钠基蒙脱土( MMT) 进行有机改性,制备出羟基修饰的聚合物蒙脱土。 将该改性活性有机蒙脱土(OMMT)作为增强体,制备出聚氨酯纳米片层粒子复合的杂化树脂。 以封端型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交联剂与上述复合树脂混合,经机械剪切、水乳化得到纳米杂化电泳树脂,经电泳工艺制备出聚氨酯漆膜,漆膜的耐化学腐蚀性得到改善。 采用广角 X 射线衍射(W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热重(TG)分析研究了新型有机蒙脱土的结构与性能。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表征了杂化聚合物及有机蒙脱土的形态。 同时研究了有机蒙脱土添加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经端羟基阳离子聚氨酯改性后,其层间距由原来的 1.309 nm  扩大到 2.154 nm,当其质量分数为 0.3%时,电泳漆膜的耐酸性和耐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 孟凡磊, 徐丽丽, 马凤国
    涂料工业. 2016, 46(2):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采用预乳化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 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条件下,PVA 种类及含量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保护胶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采用 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m(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 B9) ∶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B20)= 2 ∶1 ∶1乳化体系、PVA-124 为保护胶体的聚合体系,所制得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较小,乳液最稳定。
  • 赵刚磊, 仇 鹏, 吴 亮, 陈 俊, 李明威
    涂料工业. 2016, 46(2):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一系列反应型乳化剂合成出了丙烯酸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类型、乳化剂的使用方式和配比、反应温度和水量分配等对乳液凝胶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反应型乳化剂乙烯基烷基酯磺酸钠和烯丙基羟丙基磺酸钠搭配使用,二者质量比为 4 ∶1,且烯丙基羟基磺酸钠全部放在打底液中使用,打底液和预乳化液水量分配为2∶1(质量比),聚合反应温度为86~90 °C,可以减少乳液结渣, 提高聚合稳定性。
  • 标准及检测
  • 王玉鹏, 季军宏, 唐佳瑜, 万雪期, 彭菊芳
    涂料工业. 2016, 46(2):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X射线衍射(XRD)法、偏光显微镜(PLM) 法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 法3种技术对涂料及其相关材料中石棉的检测展开系统的研究,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因此几种方法相互辅证,取长补短,才能使结果更加准确。 文中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从样品前处理、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等方面分别进行讨论,并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做出详细的说明。
  • 关红艳, 郭中宝, 丁建军, 梅一飞
    涂料工业. 2016, 46(2): 59-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国内室内空气净化涂料按用途和材质分为内墙乳胶漆、硅藻泥涂料和木器涂料。 分析了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涂料的主要作用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空气净化涂料的净化性能评价标准现状,对国内现行标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针对现行方法的不足,提出建立可以区分彻底消除污染物及物理吸附污染物的测试方法、建立模拟室内居住环境的动态测试方法、建立适用于更多污染物的净化性能的评价方法以及建立模拟涂料长时间使用情况下对污染物净化性能的评价方法将是未来的趋势。
  • 林日平, 谭晓玉, 刘凤娟, 周 焕
    涂料工业. 2016, 46(2):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测定防水涂料乳液中氨含量的凯氏定氮仪蒸馏滴定法。 称取 2 g 样品,经凯氏定氮仪碱化蒸馏,以硼酸为接收液,用 0.01 mol/ L 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1.3%~96.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与JC1066—2008附录C中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凯氏定氮仪蒸馏滴定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均优于标准方法 JC 1066—2008 附录 C,而且耗时短,方法可靠,满足涂料及涂料乳液厂商实施原材料及产品监控需要。
  • 许春生, 姚敬华,
    涂料工业. 2016, 46(2):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抛光防污漆的防污机理决定了研究涂层磨蚀率的必要性,通过考察涂层在水流作用下 磨蚀快慢可以掌握防污树脂磨蚀的行为特征,对防污漆的防污能力及防污期效进行预判,并可为开发新涂料、涂装设计等提供数据参考。 文中介绍了磨蚀率的试验原理及当前主要试验方法,并以转鼓法和激光法相结合详细介绍磨蚀率试验流程,从试验涂层当中挑选部分产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 自抛光防污涂层在海水冲刷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自抛光防污漆试验初期磨蚀率比较大; 随着释出层生成并逐渐达到稳定,磨蚀率也逐渐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试验后期磨蚀率呈现缓慢衰减趋势,这与实海浸泡结果相一致。
  • 应用研究
  • 王家根
    涂料工业. 2016, 46(2): 7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散研磨一体机将分散与研磨 2 种功能集于一道工序中,它可以单作为分散机使用,也可以作为研磨机使用,实现先分散后研磨的功能。相比普通涂料的设备(分散机+研磨机),分散研磨一体机具有工艺简化、操作简单、效率高、清洗换色方便、容器内残留少、经济实用、使用安全、维护方便等优点。 主要讨论了实现分散研磨一体功能在结构上的可行性。
  • 涂装技术
  • 郑吕凤, 凌 辉, 宁智勇, 张志良, 刘 家
    涂料工业. 2016, 46(2): 7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环保型喷漆的调色打样过程中,以 LPG(液化石油气)为抛射剂,按一定料气比灌装,喷制样板,出现漆膜起泡的异常现象。 为解决漆膜起泡问题,以 LPG 在环保型喷漆中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料气比、漆料黏度、溶剂体系、助剂等因素对漆膜起泡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料气比调整为 1.73 ∶1,涂料黏度调整到 12.5 ~ 13.5 s,增加真溶剂和慢干溶剂用量,漆膜起泡现象有所改善;在配方中添加 HANSA ADD 1010 助剂后,成功解决了漆膜起泡的问题。
  • 单唤中, 崔 宏
    涂料工业. 2016, 46(2):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转化膜前处理工艺、紧凑型水性面漆工艺的论述与分析,探讨了紧凑型涂装工艺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国内汽车自主生产企业推广应用紧凑型涂装工艺提供了依据,以不断提高国内汽车涂装生产线的自主设计水平,推动实现绿色涂装工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