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饶青青, 陈坤林, 王潮霞
    涂料工业. 2016, 46(10):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氟硅烷(FAS13)的微胶囊,并将其与FAS13改性的气相二氧化硅、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P25)及有机硅树脂乳液通过简单共混制备得到水性超疏水涂料,将其涂覆于基材表面并经过UV光照即得超疏水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微胶囊的形貌,并对涂层进行耐老化测试。考察颜基比、P25用量及微胶囊用量对涂层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基比为4.5∶5.5、P25含量为5%、微胶囊含量为20%~25%时,基于此配方制备的涂层表面水接触角可达到160°以上,加速老化试验360 h后,涂层表面依然保持超疏水性,同时该超疏水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
  • 王盛鑫,梁红玉,张连红
    涂料工业. 2016, 46(10):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KH560和KH602硅烷偶联剂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复合改性,将改性海泡石(OMSEP)加至硅溶胶中制得海泡石纤维/SiO2复合材料,采用SEM、XRD、FT-IR、TG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通过接枝反应接在海泡石表面,并且部分偶联剂分子进入海泡石内部孔道,改变了海泡石的晶格结构。TG分析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提高了海泡石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表明,有机改性海泡石的加入提高了硅溶胶的成膜性能、附着力及耐擦洗性能。当改性海泡石与硅溶胶质量比为3∶10时,耐擦洗性能最佳。
  • 乔变莉, 安秋凤, 潘家炎, 张 蓓, 李晓璐
    涂料工业. 2016, 46(10):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正硅酸乙酯(TEOS)、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以及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OTS)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制得纳米杂化氟硅防指纹剂TBF-SiO2。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TG)、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仪器对其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透光率及热性能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等。结果表明:当TBF-SiO2涂层的应用温度在25~200℃之间、n(POTS)∶n(TEOS)=3∶10、TBF-SiO2的质量分数为0.6%、喷涂层数为2层时,得到的涂层热稳定性和透明度良好、附着力强且疏水疏油性最佳,其水和油接触角分别达到了121.6°、101.7°。经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可观察到规则且粗糙不平的类似于荷叶表面的微纳米级结构,实现了无机粒子和低表面能材料在玻璃表面的有机结合。
  • 张 彦, 袁成清, 张 天, 陈旭东, 周春斌,
    涂料工业. 2016, 46(10):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低表面自由能的氟碳树脂具有较强的防污能力,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玻璃表面,以减缓污浊物对玻璃盖片的损伤。但是由于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的特殊性,对玻璃表面涂层的透光率和散热性有较高要求。为了研究氟碳树脂作为太阳能电池板表面防污涂料的可行性,实验制备了涂有氟碳树脂涂料的试样,测定了其涂层透射比和温度变化率。结果表明:涂层对光的透过性较好,并未造成散热性明显下降。
  • 工艺技术
  • 江 拥
    涂料工业. 2016, 46(10):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钢结构厂用防锈漆的特点,从水性醇酸树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方面进行了试验对比。最终采用油度在53%~56%之间的水性醇酸树脂搭配碱土金属磺酸盐类缓蚀剂及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油污乳化剂设计配方,开发了一种用于大型钢结构前处理的水性醇酸防锈漆,实现了涂料润湿性、施工性、干燥性、防腐性、耐水性各性能的平衡,并已实现产业化。
  • 汪玉添,陈志达,乔永洛,申 亮
    涂料工业. 2016, 46(10):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2-乙基乙酯(2-EHA)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酸二酰肼(ADH)的酰肼交联体系以及丙烯酸磷酸酯(PAM-100)为功能单体,采用反应型乳化剂SE-10N,通过预乳化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金属防腐漆用双重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乳液Tg、MAA、SE-10N、A-151、DAAM/ADH和PAM-100对乳液及其金属防腐漆涂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液设计Tg为30℃、MAA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反应型乳化剂SE-10N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5%、A-15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DAAM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PAM-100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时,所制备的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配制成的金属防腐涂料,具有附着力好、耐盐水、耐酸碱、耐盐雾等特点。
  • 健康·安全·环境
  • 黄之杰,孙世安
    涂料工业. 2016, 46(10):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机场油库混凝土设施对迷彩涂料阻燃性能特殊要求,设计了溴-锑复配体系阻燃剂基本组成配方。通过燃烧性能测试和热失质量分析研究了不同Br/Sb物质的量之比下复配体系的阻燃效果,得到了阻燃效果较好的最佳配比(物质的量之比为3∶1),并分析了溴-锑阻燃剂复配体系的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溴-锑复配体系应用于伪装涂料后阻燃性能好,满足油库防火安全要求。
  • 袁才登, 彭 艳, 王景棚, 崔明通
    涂料工业. 2016, 46(10):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结合复合含磷阻燃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非挥发分含量为50%的阻燃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阻燃剂用量对乳胶粒粒径及分布、乳液黏度和稳定性以及聚合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氧指数测试,对聚合物(粒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在9 000 r/min下离心15 min,所有乳液样品无沉降或破乳现象,表明聚合物乳液具有很好的贮存稳定性。将合成的聚合物乳液作为地毯背衬胶,测试了涂敷该阻燃聚合物乳液的地毯样品的阻燃性。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大,聚合乳液黏度降低,但乳胶粒粒径变化不大,聚合物和经乳液涂敷的地毯样品的热稳定性提高且LOI值均增大;当阻燃剂占总单体质量的60%时,聚合物和经涂敷地毯的LOI值分别为31.0%和27.8%,较未阻燃改性的样品分别提高了65%和40%。
  • 孔慧清, 陈雪影, 卢秋雁, 李 雄, 李 桑
    涂料工业. 2016, 46(10): 4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不同乳胶漆及乳液生产商变质乳胶漆、腻子和乳液,生产设备(管道、过滤机、贮罐等)中存留的半成品、成品,生产用水及设备冲洗残留水等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对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耐药性较强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通过进一步对不同化学成分和类型的杀菌剂最低抑制浓度(MIC)的对比试验与结果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乳胶漆防腐保护中针对耐药腐败污染菌的防治措施。
  • 孙艳婷, 邢晓平, 康文倩, 高继东, 唐 磊, 黄 燕, 吴生英, 苏建华, 王利民
    涂料工业. 2016, 46(10):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醚多元醇(JH303F)、十二酸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淡黄色透明液体聚醚多元醇酯类化合物(A)。通过酸值滴定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聚醚多元醇与十二酸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3∶1,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且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5 h,酯化率达到93%。采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在乳胶漆配方中,测试其成膜性能。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制备了聚醚多元醇酯A,其可作为成膜助剂添加在乳胶漆中,并且不影响乳胶漆的其他性能。
  • 标准及检测
  • 张 芳,董 婕
    涂料工业. 2016, 46(10): 5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核磁共振谱(NMR)在未知结构的涂料乳化剂配方剖析中的应用。其中,核磁共振包含多种方法,分别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扩散排序技术(DOSY NMR)以及定量核磁共振(QNMR)。通过以上方法的联用,对未知乳化剂各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配方中主体成分和溶剂的种类及含量,为未知混合物配方的剖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许乾慰, 张 鑫, 张之涵, 沈剑平, 徐 娜
    涂料工业. 2016, 46(10): 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持续检测亲水型多异氰酸酯聚合物中的—NCO基团含量在水性体系中的变化情况、液态双组分涂料添加固化剂后的黏度变化情况,并检测涂膜固化后的硬度、光泽、雾影、耐化性等方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乳液CA42、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CA70和羟基聚氨酯分散体CU55这3种树脂与磺酸盐改性HDI三聚体CH655固化剂按照一定物质的量比配制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一定条件下的适用期,并试图建立一套用于确定3种体系适用期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CA42体系的雾影值在5~6 h增长478.7%;CU55体系的雾影值在4~5 h增长313.1%;CA70摆杆硬度在6~7 h的1 h内下降12%,得出CA42、CA70、CU55这3个体系的适用期分别为5 h、6 h和4 h,根据3个体系适用期长短,计算其在适用期内异氰酸根浓度的下降值分别为34.1%、36.9%和31.2%,可以看出异氰酸根大约消耗30%就会达到适用期的极限。而通过光泽、耐化学品性、黏度、粒径均不能判断适用期长短。
  • 娄黔川, 王健生, 袁 伟, 韩雄炜
    涂料工业. 2016, 46(10): 6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衬里涂料性能表征方面比较重要的几种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附着力测试、柔韧性测试、浸泡试验、高压釜测试、阿特拉斯测试、冷壁效应测试、水汽渗透率测试、阴极剥离测试、阻抗测试及实际服役情况参考,并对衬里涂料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测试提出了建议。
  • 科学视点
  • 简 凯, 李东兵, 胡春青, 杨金梁, 聂 俊
    涂料工业. 2016, 46(10): 7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与灯源的发射光谱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光引发体系的效率,目前,商业化的光引发剂只有部分适用于LED光聚合体系。为了更好地将LED技术应用在光聚合领域中,对在LED光源的辐照下具有较好引发效率的光引发剂或光引发体系进行研究非常有意义。本研究重点论述了适用于LED光固化体系的光引发剂或光引发体系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
  • 朱文凯,吴 燕,于成宁,曹坤丽,吴智慧
    涂料工业. 2016, 46(10):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生漆历史悠久,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被业内赋予"涂料之王"的美称。文章介绍了生漆的主要成分、成膜机理、天然生漆常用的改性方法以及生漆涂饰工艺,并简介了生漆改性适用于彩色家具喷涂工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