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4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4-08-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方健君1, 覃远斌2, 马胜军1, 靳美亮1, 徐 科1
    涂料工业. 2014, 44(8):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下施工固化涂料的特点与要求,分析了可用于水下施工固化的涂料种类,发现只有特定的无溶剂环氧涂料才能满足水下施工固化的要求。最终,研制了一种可完全水下施工固化的无溶剂环氧涂料,该涂料以双酚 F环氧树脂和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为主要基料,以特定的胺类作为固化剂。该涂料具有良好的水下施工涂装性能和优异的防腐性能,可用于水下钢结构的涂装与防护,满足水下使用的要求。
  • 曹国磊1, 陆 冲1, 程树军1, 戎宗明2
    涂料工业. 2014, 44(8):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不同量的端巯基液体聚硫橡胶(PSR)对酚醛环氧树脂(F-51)进行改性,合成 F-51/PSR预聚物,并用 3种不同的固化剂(聚酰胺固化剂 PA650、环氧酚醛胺固化剂 T-31、腰果壳油改性胺固化剂 NX-5454)分别对其进行固化。用红外光谱(FT-IR)对 F-51/PSR预聚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改性环氧固化物拉伸性能的测试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固化物断面形貌的分析,评价了该固化物的增韧效果并分析了其增韧机理。此外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TGA)对涂膜的固化行为与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AR可以有效增韧 F-51树脂,采用NX-5454为固化剂,当 M(PSR)∶M(F-51)=0.2时,涂膜柔韧性和干燥速度得到了最有效提高,断裂伸长率从 6.42%增长到 18.25%,室温下涂膜 1.5 h内表干,4.5 h内实干,达到了快速固化的要求。

  • 袁才登, 邢竞男, 郝艳敏, 曾海唤
    涂料工业. 2014, 44(8):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四苯基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大分子引发转移终止剂,用其引发丙烯酸六氟丁酯聚合,合成了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用红外、核磁及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氟化丙烯酸酯的引入使聚氨酯的耐热性得到了提高,氟元素又赋予了聚合物膜优异的疏水性,制备的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可用作强疏水性涂料。结果表明:引发转移终止剂法是很好的含氟聚氨酯合成方法。
  • 孙 洁1, 曹京宜2, 唐聿明1, 左 禹1
    涂料工业. 2014, 44(8):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的自抛光防污涂层在模拟海水浸泡过程中铜离子的释放及其在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的分布规律。防污涂层在浸泡过程中 Cu2O会与 NaCl溶液反应生成 Cu2+ ,并伴随着丙烯酸树脂的水解,Cu2+得到释放从而具有防污效果。浸泡一段时间后,铜离子的渗出率基本保持稳定并显著大于铜离子防污的最小渗出率。但防污面漆中的Cu2+ 也会渗入中间漆以及防腐底漆中,并且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防腐底漆以及连接中间漆中的铜含量都会增加,并且与时间呈正比关系
  • 工艺设备
  • 苏秀霞, 董 伟, 张 丹
    涂料工业. 2014, 44(8):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硅油对水性硝化纤维(WNC)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水性硝化纤维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粒径分析和热重分析(TGA)等测试手段,研究了 IPDI三聚体(Tri-IPDI)、甲基硅油的含量对 WNC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n(Tri-IPDI)∶n(NC)为0.50左右,w(甲基硅油)=7%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良好,涂膜的耐水性、表面疏水性和热稳定性较未改性乳液涂膜都得到提高。
  • 杨 涛, 夏正斌, 雷 亮, 林晓琼
    涂料工业. 2014, 44(8): 2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以亚麻油(L.O.)、三羟甲基丙烷(TMP)、邻苯二甲酸酐(PA)为主要原料,采用醇解法合成了端羟基醇酸树脂预聚物,再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原料反应合成了 TDI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分散体(WAR)。探讨了醇酸树脂预聚物的油度、酸值、DMPA含量、R值[n(—NCO)/n(—OH)]等因素对分散体的外观、黏度、粒径及涂膜的硬度、柔韧性、光泽等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采用热重分析(TG)研究了 R值对涂膜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性醇酸树脂的油度为 40%~45%,酸值为 7~10mgKOH/g,DMPA含量为 7%,R值为 1.4时,所得涂膜的硬度、光泽、稳定性等性能最佳。
  • 娄丽丽1, 张萍波1, 蒋平平1, 范永生2, 唐敏艳2
    涂料工业. 2014, 44(8): 3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马来酸酐和 KH560对可再生资源蓖麻油进行改性,将—Si(OCH33引入到蓖麻油分子中得到了 KH560和马来酸酐共改性蓖麻油(GMCO),利用核磁(1H-NMR)、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 GMC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 KH560作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GMCO和钛溶胶与有机硅苯丙树脂进行复配得到 GMCO/TiO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涂膜,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热重分析(TG)及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地对有机硅苯丙树脂进行了改性,改性后的涂膜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钛原子的引入能提高涂膜的附着力,且 GMCO的引入及其用量的增加能分别改善涂膜的柔韧性和疏水性。
  • 崔玉民1, 2, 王彩华1, 2, 陶栋梁1, 2, 李慧泉1, 2, 苗 慧1, 2
    涂料工业. 2014, 44(8):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轻质隔热吸音仿石漆的研制过程,讨论了配方设计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要点,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包覆型轻质仿石骨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粉质量分数为 20%,液固比为 10:1(体积比),包覆次数为 2次,搅拌速度为 500r/min,搅拌时间为 60min。实验研究还表明,影响涂料体系密度的最大因素是石粉浓度,最小因素是液固比;影响吸水率的最大因素是搅拌时间,最小因素是石粉浓度。
  • 应用研究
  • 房 晓1, 赵如松2, 慕 朝2, 殷延海1
    涂料工业. 2014, 44(8):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硫橡胶弹性体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改性,以混合胺为固化剂制备胶膜,考察聚硫橡胶用量、混合胺类固化剂配比、偶联剂用量以及填料用量对固化后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用 SEM和 TG对固化产物的拉伸断裂面形态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通过一系列改性实验,发现当聚硫橡胶的加入量为总质量的 7.5%,TY300/T31配比为 3:1,加入 8%偶联剂时,可以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固化体系。经测试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 7.5MPa和 35%。
  • 仲小亮, 杨 霞, 张 鑫, 夏文丽
    涂料工业. 2014, 44(8):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有机硅型和氟碳型清水混凝土保护剂对 C40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系统研究了保护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未处理的混凝土相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剂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率和碳化深度,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候性。
  • 宋建荣1, 宋 静2, 张卫东1, 张 涛1, 蒋立红1
    涂料工业. 2014, 44(8):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触媒空气净化漆是一种新型水性功能涂料,能够主动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本研究在实验室配方研发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开展中试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效果等内容。具体包括生产工艺优化、设备选型、厂房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工程案例等,结果表明:通过中试所形成的光触媒空气净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空气净化效果明显,工程应用反映良好。
  • 陈向东
    涂料工业. 2014, 44(8):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电加热导热油系统如何提高热效率进行了讨论,通过采用带有蓄热段的连体双膨胀槽的设计方案,避免了冷油进入热油系统需要加热,而热油进入冷油系统需要冷却的问题,热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阐述了安全设计对导热油加热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 王小君, 余冬梅, 瞿少敏
    涂料工业. 2014, 44(8):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乳液共聚技术,制备出具有核壳有限相容结构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乳胶粒子。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粉体进行原位改性,同时配合新型气相消光技术,在有效降低传统二氧化硅消光粉体用量的情况下得到消光性能优良的水性 PUA消光织物涂层剂。通过红外光谱、激光动态光散射、应力应变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所制备的 PUA乳液的稳定性和成膜物性能,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协同消光技术制备的织物涂层,其光泽、粘色牢度、手感、重涂光泽稳定性等主要指标性能优异。
  • 标准及检测
  • 赵 芯1, 2, 于新华1, 苏正良1, 左洪福2
    涂料工业. 2014, 44(8): 69-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归纳总结了目前国际上对民用航空器用蒙皮涂料的验证技术,通过对比波音和空客两大飞机制造商对民航蒙皮涂料的不同适航要求以及相关检测标准,分析总结了不同测试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判定结果,并对我国建立自己完整的民用航空蒙皮涂料适航验证体系提出了期望。
  • 王仙菊1, 颜林平2, 朱丽花2
    涂料工业. 2014, 44(8):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 2个胶粘剂样品进行了苯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品,采用这 2种方法检测出的苯含量数据相差悬殊。气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易受干扰,而且响应值低、峰形拖尾严重,无法进行定性分析,特别对于基质复杂的样品很难给出准确的检测结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不仅能将样品中的各个物质分离开来,而且还能通过质谱对各个物质的种类进行鉴别。GC-MS联用法因其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有望成为胶粘剂中苯含量检测的普适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