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4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4-07-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孙瑞敏, 赵 辉, 周永恒
    涂料工业. 2014, 44(7):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Q235 钢作为基体材料,采用喷涂的方法制备了耐温耐磨聚酰胺酰亚胺(PAI)涂层材料。利用 MMW-1 型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 SiC 及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 PAI 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 PAI 涂层进行了 TG 热性能分析。 结果表明:当 SiC 含量为 10% (质量分数)、PTFE 含量为 0.8%(质量分数)时,PAI 涂层摩擦学性能达到最优;TG 曲线表明制备的 PAI 涂层热失质量温度在 350 ℃以上;PAI 涂层在 250 ℃保温 1 h 后,表面无气泡、剥落及裂纹等缺陷。
  • 丁 锐1, 2, 李相波1, 王 佳2, 3, 许立坤1
    涂料工业. 2014, 44(7): 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冷喷涂 Cu-Cu2O 涂层在不同溶解氧、盐度、温度及流速海水中的铜渗出率,继续讨论涂层的防污机理。 本文认为铜的腐蚀或氧化亚铜(膜)的溶解,释放出可溶性铜离子或亚铜离子,在其表面形成富含溶解态铜离子或亚铜离子的水层从而毒杀靠近的海生物,这是铜、铜合金以及以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的涂料产生防污功效的原因。 冷喷涂 Cu-Cu2O 涂层的铜渗出机制为:铜与氧化亚铜形成腐蚀微电池,其中铜作为阳极,氧化亚铜作为阴极促进铜阳极的溶解。 铜的电化学溶解通过增加表面 CuCl2- 浓度和降低氧化亚铜附近 Cl-浓度的方式抑制了氧化亚铜的溶解。 由于氧化亚铜颗粒和铜表面的氧化亚铜膜结构不同,后者溶解速率大于前者,整个涂层的减薄过程由铜的腐蚀控制。

  • 张承辉, 阳全美, 鲁文杰
    涂料工业. 2014, 44(7):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羟甲基丙烷和己内酯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经开环聚合得到含柔性长链的液态聚己内酯多元醇(PCLs)。 再以 PCLs 为核单体,二羟甲基丙酸为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经缩聚反应合成了两代超支化聚酯(HBPEs)。 采用 FT-IR、1H-NMR、GPC 对 HBPEs 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HBPE-2 的支化度为 0.44,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接近,HBPE-1 和 HBPE-2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分别为 1.70 和 1.82,聚酯的代数增加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所变宽。 以 TDI三聚体为固化剂,对超支化聚酯 HBPEs 涂膜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证明:根据结构设计所合成的超支化聚酯(HBPEs)的涂膜,与同类产物相比,涂膜耐冲击性和柔韧性更佳。 其中第 2 代超支化聚酯的综合性能更优异,耐冲击性 50 cm,柔韧性 1 mm,铅笔硬度 HB。
  • 张 梁, 郭长昊, 李晓芳, 宫希杰, 叶妮雅, 李海英, 雷良才
    涂料工业. 2014, 44(7): 18-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2-(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 -2-甲基丙烯酸为链转移剂,利用 RAFT/ 细乳液联合技术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PDI = 1.53)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再以该大分子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通过连续加料的方式加入苯乙烯后进一步引发聚合,得到 PGMA-b-PS 二嵌段共聚物。 采用 GPC、FT-IR、1H-NMR、DSC 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为线型二嵌段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 1.87,该聚合过程具有活性/可控特征。 DSC 测得二嵌段共聚物具有 2 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 77.33 ℃和 98.30 ℃ 。 此外,还考察了单体加料顺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 工艺技术
  • 李国新, 李秉洁, 黄汝杰, 陈 畅, 史 琛
    涂料工业. 2014, 44(7):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富锌涂料中锌粉含量,改善涂料的防腐性能,采用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为基体,超细锌粉和铝粉为防腐填料,配制了富锌和富锌铝涂料。 经中性盐雾试验2 500 h后观察其防腐性能差异,同时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涂层的腐蚀电流和腐蚀电位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腐蚀后涂层表面的微观形貌。 研究表明:锌含量 76%的富锌涂料防腐性能较差,而在 91%的富锌涂料中添加 1%~4%铝粉可以代替部分锌粉而起到更好的防腐效果。
  • 孙祥玲1, 吴国民1, 2, 孔振武1, 2
    涂料工业. 2014, 44(7):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萜烯基环氧树脂(TME)与漆酚基缩水甘油醚(UDE)进行亲水化、羟基化改性,合成了一系列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乳液,并将其与多异氰酸酯(D80)交联制备了改性水性聚氨酯膜。 研究了 TME 与 UDE 的质量比对多元醇乳液的稳定性、黏度及粒径分布的影响;测试了涂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接触角。 结果表明:TME 与 UDE 的环氧基全部与羟基反应,合成了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且当 TME 与 UDE 质量比为 1 ∶1时,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乳液的性能最好;随着 TME 与 UDE 质量比的减小,涂膜的拉伸强度减小,热稳定性提高;涂膜的疏水性随着 TME 与 UDE 质量比的减小显著增强,当 TME 与 UDE 质量比由 1 ∶0降低至 0 ∶1时,涂膜的水接触角由 55.58°提高到 90.54°。
  • 罗 敏, 郭文录, 孟祥国, 孙 萍
    涂料工业. 2014, 44(7):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硅烷偶联剂 KH-550 对表面包覆 MgO 的金红石型纳米 TiO2 表面进行改性,对纳米粒子进行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 X 衍射角表征,SEM 分析表明改性后纳米粒子的团聚减少。 选取改性效果最佳的纳米粒子用二元醇分散法制备纳米 TiO2 /水性聚氨酯复合物。 对其红外、粒径、黏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 TiO2 的加入可提高乳液的耐水性且最佳加入量为 0.5%。
  • 健康·安全·环境
  • 徐 杰1, 闵 洁1, 顾广新2, 王振东2, 孙曙元2, 蒋伟洁2
    涂料工业. 2014, 44(7):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性环氧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而且符合环保要求,可以用于工程机械涂装。由于水性环氧乳液是一个多相体系,其涂料的固化过程与溶剂型环氧涂料有所区别,特别是环氧固化剂的用量对涂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不同比例的水性环氧乳液和固化剂进行研究,采用红外光谱、涂膜硬度、吸水率、耐中性盐雾试验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 m(环氧乳液) ∶m(固化剂)= 4.5:1 时,涂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 孙潇潇1, 谢永新1, 陈朝阳1, 闫世友1, 罗倩1, 李鹏冲2, 刘义1
    涂料工业. 2014, 44(7):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组分不同的水溶性苯乙烯/ 丙烯酸酯改性醇酸树脂。 采用 FT-IR、1H-NMR和 GPC 分别对树脂的结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由合成树脂制备的清漆的性能,包括漆膜干燥时间、铅笔硬度、附着力、耐水和耐碱性能。 结果表明:改性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 标准及检测
  • 钱正华, 王 帅
    涂料工业. 2014, 44(7):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质量分数为 25%的丙烯酸乳液 MC-102、15% Al(H2PO43 溶液、0.01% H3BO3 、0.01%Zn(Ac)2·2H2O 和 2%二乙二醇丁醚组分,在不同固化工艺下制备涂层。 极化曲线和电导率测试发现 300 ℃处理 60 s 得到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水煮实验证明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断口线扫描发现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性。
  • 应用研究
  • 郭纪帅, 谢德龙, 张心亚
    涂料工业. 2014, 44(7): 5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变材料(PCM)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温控材料,应用在建筑上能够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本研究着重讨论相变材料的温控机理、分类,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并展望其在建筑及装饰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 李 治, 孙 琛
    涂料工业. 2014, 44(7):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水性聚氨酯(WPU)作为大分子乳化剂并以易水解缩合的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成功合成出以聚氨酯为壳、聚硅氧烷(PMPS)为核的一系列不同PMPS(由 MPS 单体聚合而成)含量的稳定的 WPU/PMPS 复合乳液,且 PMPS 的最高含量能达到 50%(基于乳液中不挥发组分的质量分数)时,复合乳液也很稳定。 通过透射电镜(TEM)发现复合乳液粒子的核壳结构很明显,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乳液的粒径分布,Zeta 电位测试表明了乳液稳定性与MPS 加入量有关,固体29Si核磁谱图证实了 WPU/PMPS 复合乳液在室温下成膜时,PMPS 会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并在 WPU 涂膜中生成Si-O-Si交联型的无机结构。
  • 涂装技术
  • 刘长勇
    涂料工业. 2014, 44(7):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三门核电站安全相关涂层的质保要求,提出了安全相关涂层全寿期质量控制的理念,对安全相关涂层在设计、建安、运行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安全相关涂层施工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手段,旨在为核电站安全相关涂层的质量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 科学观点
  • 许明路1, 何小芳1, 彭 苗1, 孙得翔1, 曹新鑫1, 2
    涂料工业. 2014, 44(7): 7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聚苯胺(PANI)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单一 PANI 防腐涂料、PANI 叠层防腐涂层和 PANI 与树脂共混防腐涂料。 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有机酸等对 PANI 的改性,分析讨论了 PANI 涂料的防腐机理,展望了 PANI 防腐涂料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