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06-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李为立, 邢新雨, 韩 鹏, 邢玉金
    涂料工业. 2012, 42(6):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自由基聚合机理先合成不同比例的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然后加入铁红、云母粉、磷酸锌、三聚磷酸铝制备成漆料,最后加入聚酰胺树脂 650固化得到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的铁红底漆。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等对制备的丙烯酸 -环氧树脂及加聚酰胺树脂固化的丙烯酸 -环氧树脂进行分析测试,并通过仪器对涂膜的各项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漆膜表现出优异的硬度、附着力、柔韧性、耐冲击性及优良防腐性能。
  • 毛慧文, 高延敏, 曾鲁红
    涂料工业. 2012, 42(6):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数码相机记录了环氧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体系在恒温鼓风式烘箱中固化产生褶皱的整个过程,对该体系未固化完毕的涂层施加外力后产生了褶皱,最后用针挑开该体系未固化完毕的涂层观察了其固化情况,提出假设的机理。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相同体系换成由基材底部受热的固化方式,用 SEM观察涂层的断面相结构,分别对假设部分做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相符合,证明了涂层产生褶皱的机理。
  • 白玉星, 张宏涛, 何世钦, 高建岭
    涂料工业. 2012, 42(6):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结构建筑属于循环结构形式,由于钢材耐火性能差,温度超过 600℃,材料强度和刚度都显著降低,因此必须对钢结构建筑进行防火保护。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逐渐应用到民用建筑钢结构防火保护中,而且GB14907—2002对其耐火性能评价方法有了具体规定,但是对石化烃类火环境下的耐火性能没有提及。本研究依据GB14907—2002的规定,参照 UL1709的实验方法,对烃类火下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试验情况主要考察了涂料的发泡倍数,试验结果表明发泡倍数指标可以作为该类涂料的一个参考指标,并且对烃类火下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施工养护和粘结强度等提出了建议。
  • 卢 斌, 郭 迪, 卢 峰
    涂料工业. 2012, 42(6):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稳定剂爱利索TM RM-825对 SiO2气凝胶进行改性并制备成浆料,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在助剂的配合下制得水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实验结果表明,用稳定剂对 SiO2 气凝胶进行改性,能够实现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玻璃涂覆膜厚为 20~25μm时,涂膜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见光透过率大于 89%,透明性好,同时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 工艺技术
  • 姚 煜1, 沈学宁2, 吴嘉乐2
    涂料工业. 2012, 42(6):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套年产1000t聚丙烯酸树脂的反应装置,根据丙烯树脂生产的条件要求,依据国家标准,主要对丙烯酸树脂的反应釜进行设计选型,着重介绍了设计反应釜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反应釜的体积、釜体外形尺寸的设计,以及传热的设计计算和搅拌的选型等,通过对产品工艺特性的了解和物料特性的分析,进行设备选型,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求出设备参数,依照具体参数设计生产装置,保证生产安全高效,满足国家质检标准,减少设备费用投资,节省预算。
  • 金 瓯, 王志军
    涂料工业. 2012, 42(6): 2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 3种不同类型的水性分散剂分散透明氧化铁黄颜料,色浆调入水性丙烯酸清漆中制备透明氧化铁涂料。实验确认了不同类型分散剂对色浆的降黏和分散效果,以及不同类型增稠剂对涂膜光泽和透明度的影响。研究了影响缔合型增稠剂和分散剂相互作用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疏水改性环氧乙烷聚氨酯类(HEUR)增稠剂和AB嵌段型聚合物分散剂相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2种主要的缔合型增稠剂和不同类型分散剂的相互作用不同,从而导致涂膜光泽和透明度的不同,嵌段型聚合物分散剂对透明氧化铁黄色浆有较强的降黏和分散稳定作用。这类分散剂和疏水改性碱溶胀丙烯酸乳液增稠剂(HASE)的相容性较好,而和疏水改性环氧乙烷聚氨酯类增稠剂的相容性受到分散剂加量、制漆温度、漆液放置时间的影响。
  • 王 伟, 王 欢, 卢杨斌, 刘 仁, 张胜文, 刘晓亚
    涂料工业. 2012, 42(6):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丁二酸酐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进行化学改性,合成羧酸改性聚碳酸酯二元醇(CA-PCDL),进一步将改性产物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制备一系列基于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光敏低聚物(GMA-PCDL)。酸值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较高,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 CA-PCDL及 GMA-PCD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成功合成了光敏低聚物 GMA-PCDL。分别测试不同型号 GMA-PCDL的黏度,对 GMA-PCDL进行光固化涂料配方设计并将其应用于聚碳酸酯(PC)基材,考察涂膜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涂膜的附着力、硬度、耐酸、耐碱性均十分优异。
  • 张安智1, 2, 吴燕芳1, 胡松霞1, 2, 邸春阳2, 刘连河2
    涂料工业. 2012, 42(6):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混凝土表面涂层保护技术对跨海大桥混凝土进行腐蚀防护,聚脲涂层与混凝土之间的封闭底漆是喷涂聚脲对混凝土进行有效保护的关键。通过耐盐雾、耐碱性、抗冻融循环、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了环氧改性聚氨酯底漆在环氧树脂用量、聚醚种类、—NCO含量等因素变化时对性能的影响,环氧树脂占总质量的 5%,环氧树脂、PTMG-2000与 MDI-50合成—NCO为 15%的封闭底漆的综合性能最佳。
  • 艾晓龙1, 夏金童1, 赵敬利2, 赵庆才2, 李允柱2, 刘奉来2, 何成林1
    涂料工业. 2012, 42(6):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石墨含量对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对以石墨为主要导电填料,配入一定质量的炭黑和碳化硅原料制备的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电热性能测试和 SEM分析表明:石墨是炭系电热涂料优良的导电填料,当石墨含量为 50%(粘结剂为 50%)时,在 220V的电压下通电 10min,其涂层的发热功率为18.6W,发热温度为43℃;配入炭黑和碳化硅原料时,在同等测试条件下,配比为 m(粘结剂)∶m(石墨)∶m(炭黑)=5:3:2的涂层电热性能最好,发热温度稳定在53℃,可用于民用采暖;配比为 m(粘结剂)∶m(石墨)∶m(碳化硅)=5∶4∶1的涂层发热温度可稳定在 37℃。实验表明:炭黑比碳化硅对炭系电热涂料的电热性能影响大,能较好地提高炭系电热涂料的电热性能。
  • 健康·安全·环境
  • 杜 娟
    涂料工业. 2012, 42(6):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为主要原料,采用环氧树脂改性制备出稳定的水性聚氨酯油墨连结料。水性油墨连结料的红外光谱分析说明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结构油墨连结料;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表明环氧树脂复合改性增加了涂膜交联度,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提高;粒径分布分析说明经过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粒径分布变宽;热失质量分析说明环氧树脂改性增加了涂膜的耐热性;水性聚氨酯油墨性能测试说明水性油墨连结料 PUIV-1的基本性能优于所用的水性丙烯酸连结料。
  • 李德贵, 潘朝群
    涂料工业. 2012, 42(6):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工艺,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反应溶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丙烯酸(AA)、α-甲基苯乙烯(AMS)碱溶性苯丙树脂,用于炭黑颜料的水性色浆体系。实验表明:其最佳聚合工艺条件:m(St)∶m(AA)∶m(AMS)=40∶20∶40,引发剂用量 4.8%、聚合温度 130℃、分子链调节剂用量10%,可得到质均相对分子质量9056,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1.83的碱溶性苯丙树脂。该树脂调配的色浆的细度为8μm,平均相对吸光度值为 0.933,贮存的粒径变化率 69.3%,进口树脂调配的色浆的相应值为 9μm、0.933和47.1%,在水性色浆中有较好的颜料分散效果。
  • 标准及检测
  • 马建坤1, 何桂兰1, 高云涛2, 刘 琼2, 刘晓海3
    涂料工业. 2012, 42(6):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膜玻璃碳电极,研究了铅在电极上的电位溶出行为,建立了嵌入式碳纳米管-铋复合膜电极测定铅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结果表明:富集电位为 -1.1V,HAc-NaAc(pH=4.60)缓冲溶液中,峰高与铅浓度在 0.1~20.0μg/L范围呈线性,检出限为 0.5μg/L,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在38%~71%之间,回收率在 95.2%~98.7%之间。
  • 应用研究
  • 胡 钊, 类成林, 杨 涛
    涂料工业. 2012, 42(6):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填料对水性阻尼涂料阻尼性能和隔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云母粉作为填料的水性阻尼涂料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而以白炭黑作为填料的水性阻尼涂料则具备较优的隔声性能。同时,水性阻尼涂料的阻尼性能和隔声性能随着云母粉粒径的减小而提高;随着云母粉用量的增加,水性阻尼涂料的损耗因子值降低,共振频率提高。
  • 彭文杰, 陈学刚, 于善普
    涂料工业. 2012, 42(6):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部分中和丙烯酸钠和长链反应型单体 LP为主要单体,采用过硫酸钾(KPS)-亚硫酸氢钠(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耐盐型增稠剂。利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对产物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长链反应型单体 LP的改变量对聚合产物耐盐性的影响,考察了引发剂、交联剂的用量对产物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链反应型单体 LP的添加量为单体总量的 6.7%,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 0.4%和 0.2%时,所得产物的增稠效果最佳,耐盐性最好。
  • 彭 红, 杨 旗, 陈明凤, 刘立军
    涂料工业. 2012, 42(6):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掺、复掺试验方法,优化辐射型功能填料的掺量,获得辐射型外墙隔热涂料的最佳配方。绝对温升、半球发射率等性能测试表明,辐射型外墙隔热涂料对建筑物吸收的热量具有一定的发射功能,可加快室内降温速率,从而达到良好的隔热降温效果,是一种主动降温型隔热涂料。
  • 白晓军, 耿光强, 胡松霞, 张安智
    涂料工业. 2012, 42(6):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阻燃剂三聚氰胺磷酸盐(MP)对阻尼聚氨酯的影响;同时,归纳了聚氨酯阻燃剂 MP的最佳用量,为在保证聚氨酯阻燃性的同时提高其阻尼性提供了参考。
  • 涂装技术
  • 唐 政1, 顾广新2, 刘江来1, 冉隆强1, 李 阳2
    涂料工业. 2012, 42(6):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车起重机结构件的底漆涂装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汽车起重机的防腐效果。本研究通过测试经抛丸表面处理结构件的不同漆膜厚度的耐盐雾性能,确定符合防腐要求的底漆漆膜厚度。通过优化涂料喷涂黏度和无气喷枪的喷嘴口径、喷涂压力、喷涂距离、喷枪移动速度等参数,确保汽车起重机结构件的底漆漆膜厚度,满足汽车起重机的防腐和涂装效率的要求。
  • 科学观点
  • 谭世语1, 滕柳梅1, 唐 英2, 张晓刚2
    涂料工业. 2012, 42(6):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作为石质文物保护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其中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包括:橡胶弹性体改性、热塑性树脂改性、核壳聚合物改性、热致液晶聚合物改性、嵌段聚合物改性、齐聚倍半硅氧烷结构改性、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超支化聚合物改性以及纳米粒子改性等,并比较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论述了改性后的环氧树脂,特别是用纳米材料改性的环氧树脂在石质文物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张 浩1, 王智懿2
    涂料工业. 2012, 42(6):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近年来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纳米材料优越的性质将其应用于钢结构防火涂料中这一新的研究思路。介绍了火灾条件下对钢结构构件的破坏机理,评述了防火涂料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利用纳米材料优越的性质在钢结构防火涂料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同时预期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发展方向,为防火涂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