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4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0-11-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李学良, 徐海龙, 何金铧, 罗 梅
    涂料工业. 2010, 40(1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二甲基乙醇胺(DMEA)同时作为亲水剂和封端剂,开展了封端型聚氨酯阴极电泳乳液的制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径分析、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聚氨酯(PU)乳液的分子结构、乳液粒径和聚合物解封温度等进行了表征与测试。通过对合成条件的考察发现,选择w(MDEA)=3%、w(DMEA)=5%、封端温度50℃、w(TMP)=2%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乳液的平均粒径为77.50 nm,60 d仍未分层。研究表明DMEA呈现了亲水和封端双功能作用,实现了对亲水基含量可控与调节。所制备的电泳膜的耐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烘烤后膜的耐水时间达到了158 h。
  • 王雪镅, 郝志峰, 廖昔虬, 唐博志, 余 坚, 余 林
    涂料工业. 2010, 40(1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氧树脂和钛硅树脂通过缩聚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环氧改性钛硅树脂。通过对化学改性产物的红外光谱、羟值、环氧值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测定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2种树脂是通过羟基的脱水反应接枝而成的。对化学改性树脂的固化活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探讨了改性方法、环氧树脂含量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和钛硅树脂的质量比为1∶1时,固化活性达到最佳,涂层在100℃下5 min实干,16℃下10 min实干。其固化物的SEM照片显示改性树脂呈均匀一相,且固化物的附着力为1级,铅笔硬度为6H,耐冲击性大于50 cm。固化物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在450℃下恒温烘烤3 h,涂膜无脱落,颜色由无色变成淡黄棕色。
  • 付 文, 曾青华, 王 丽
    涂料工业. 2010, 40(1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将复合粒子添加到醇酸清漆中,制备出自清洁涂层。研究表明:少量SiO2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O2的晶型转变和晶粒长大,改善了复合涂层的亲水性。利用荧光光谱对亲水性机理进行了验证。
  • 陈建峰, 陈 峰, 谢吉民, 朱建军, 王仲华
    涂料工业. 2010, 40(1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善聚磷酸铵(APP)与环氧树脂等高聚物的相容性和耐水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其表面包覆尿素-甲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蜜胺树脂)和脲醛-蜜胺双层树脂,用XRD、SEM和FT-IR等手段对包覆前后的聚磷酸铵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加入到环氧树脂(EP)中,用热分析(TG)、极限氧指数分析(LOI)和垂直燃烧试验(UL94)测试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聚磷酸铵表面分别包覆了3种斥水性树脂,从而改善了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和耐水性;微胶囊化的聚磷酸铵使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从150℃提高到300℃;将15 g微胶囊化的聚磷酸铵与15 g季戊四醇混合后,加入到70 g环氧树脂中,LOI从19%上升到29%以上,UL94达到了V-1以上,显示出了优异的阻燃性能。
  • 倪楠楠, 贾梦秋
    涂料工业. 2010, 40(11):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物。通过XRD、红外光谱、SEM、表面接触角测试、电导率测试、EI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材料在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导率上有较大差别,其中乳液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聚苯胺在玻璃鳞片载体上能够生长成较长的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电导率高达2.281 S/cm。最后以之为导电填料,制备环氧防腐导电涂料,经研究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导静电、防腐性能和机械性能。
  • 工艺技术
  • 马 金, 高新田, 吴伟锋, 刘 棋
    涂料工业. 2010, 40(11):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聚脲/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分子设计以及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混酸氧化处理得到羟基改性的碳纳米管。随后,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有碳纳米管的端异氰酸根预聚物,其中碳纳米管通过表面羟基和异氰酸根的反应,以共价键形式连接到预聚物分子链中。最后,使用端氨基聚醚固化端异氰酸根预聚物,得到碳纳米管/聚脲纳米复合材料。结果发现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碳纳米管/聚脲纳米复合材料的凝胶含量和拉伸强度均有显著提高。
  • 万义玲, 麦东彬, 张 琪, 粱路路
    涂料工业. 2010, 40(11):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聚氰胺为壁材,空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为芯材,采用锐孔法和乳化缩聚技术制备涂料用微胶囊乳液。以微胶囊的外形、粒径大小,微胶囊乳液稳定性、导热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涂料用微胶囊乳液制备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工艺简便,经济;涂料用微胶囊乳液保温性能较佳。
  • 张玉玺, 肖耀南, 曹鸿璋, 李春成, 于晓丽
    涂料工业. 2010, 40(1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种类的稀土复合物。将稀土复合物添加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添加量对涂料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随着添加的稀土复合物粒径的减小,在波长200~400 nm范围内紫外线透过率逐渐减小。随着添加量增加,均能使涂层的紫外屏蔽性得到提高,但添加量过大会影响涂料的流平性。SEM分析表明,稀土复合物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良好。稀土复合物粒径在1μm左右时,其在涂料中的紫外屏蔽率可达到90%以上。
  • 楼 淼, 胡永乐, 强文江, 芦玉峰, 周 萌
    涂料工业. 2010, 40(1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起泡是有机涂层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介绍了有机涂层起泡失效行为的微观机制,对洞室环境钢结构防腐涂层起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 袁学芹, 陈 松, 李效玉
    涂料工业. 2010, 40(11):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乙烯基环硅氧烷(D4vi)与丙烯酸(酯)为原料、(NH4)2 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乙烯基环硅氧烷的开环聚合和缩聚以及丙烯酸(酯)类单体自由基聚合同步进行的制备方法,制得了一种新型的硅-丙乳液,其特点是乳胶粒子内部的相容性较好、没有明显相分离;使用该硅-丙乳液制备的建筑涂料,具有铅笔硬度高,耐沾污性、耐水性,以及耐碱性优异的特点。探讨了聚合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以及用量、有机硅的用量、功能单体种类及用量对乳液的影响,分别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乳液结构及状态进行了表征。
  • 实用技术
  • 陈 斌, 蒋永祥, 席昱音, 张玉兴, 刘海军
    涂料工业. 2010, 40(11):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橘纹涂料中加入抗流挂树脂起触变作用,帮助橘纹效果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抗流挂树脂制备橘纹涂料,橘纹效果明显增强,光泽提高,丰满度好,耐水性好。
  • 李 杰, 刘 林, 姚健刚
    涂料工业. 2010, 40(11):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耐沾污氟碳涂料的开发思路、原理、主要性能。对比了耐沾污氟碳涂料与常规氟碳涂料的耐污染能力,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
  • 顾广新, 章道彪, 范军锋, 魏 勇, 武新民
    涂料工业. 2010, 40(11):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制备稳定的纳米二氧化钛浆料和纳米氧化锑锡(ATO)浆料,以有机-无机杂化树脂作为成膜物质,制备出纳米透明隔热涂料。该涂料应用于汽车玻璃,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 黄凯兵, 赵上元, 任丹凤, 王 建
    涂料工业. 2010, 40(11):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速剪切制备复合硫化剂水分散体,乳液物理共混制备橡胶/织物复合用水基胶乳胶粘剂。研究了水乳胶粘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同时对胶粘剂的贮存稳定性、胶粘剂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胶粘剂中各组分胶乳的相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氯丁胶乳/天然橡胶胶乳/苯丙乳液/复合硫化剂水分散体/萜烯树脂乳液的比例(质量比)为5∶5∶1.5∶3∶1.5时,胶粘剂粘接效果最好,胶粘剂的T型剥离强度可以达到2.82 MPa(达到市售溶剂型胶粘剂粘接强度的85%)。
  • 涂装应用
  • 陈 玉, 林金火
    涂料工业. 2010, 40(11):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镀技术对腰果酚缩甲醛聚合物(PC)涂膜基体表面预处理,通过实验在其表面上化学沉积金属铜、银、镍磷镀层,获得外观质量和光泽良好的镀层。定性分析基体镀层的结合力情况,采用了SEM、DMTA、TG-DSC等方法对镀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基体与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获得镀层致密,粒径大小匀称、排布规整。化学镀涂膜总体弹性模量降低,耐热性好,扩大了PC的应用范围。
  • 李 娟, 叶 钊
    涂料工业. 2010, 40(11):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超临界CO2对丙烯酸清漆中的主要成膜物质丙烯酸树脂物性的影响以及超临界CO2喷涂过程中各因素对雾化粒子大小的影响。FT-IR光谱说明超临界CO2的作用没有引起丙烯酸树脂中特征基团的改变。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雾化粒子尺寸影响的顺序为:压力>CO2含量>温度。
  • 综论
  • 李 达, 刘金库
    涂料工业. 2010, 40(11):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介绍了碳系、金属系、金属氧化物系、有机高分子系及复合系导电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同时综述了导电材料在功能性涂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宁 蕾, 夏正斌, 彭文奇, 沈慧芳, 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10, 40(11):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论述了磺酸盐型WPU的类型及其制备技术。磺酸盐亲水基团的引入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小分子扩链剂引入,也可通过含有磺酸基团的聚酯或聚醚引入,或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引入;除了磺酸盐亲水基团外,还可在水性聚氨酯的分子结构中引入羧酸基团、非离子型亲水基团等,形成混合内乳化剂,可大大提高水性聚氨酯合成过程的稳定性,并降低总亲水性基团含量,从而提高WPU的耐水性及其他性能。
  • 综述
  • 熊邦虎, 郑仕远, 田骏翔
    涂料工业. 2010, 40(11):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实施中存在的包括溶剂化效应、季铵化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副反应及对产物可控性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