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5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05-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孙一昊, 项 清, 刘鹏程,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1-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实现光引发剂与紫外 -可见 LED光源的高效匹配。【方法】将 9,10-二苯基蒽基团引入羟基氧化膦结构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紫外 -可见光响应的单组分自由基光引发剂(羟基(4-(10-苯基蒽 .9-基)苯基)甲基)二苯基氧化膦( DPOH)并发现其前体化合物 4-(10-苯基蒽 .9-基)苯甲醛( DPO)同样具有优异的光引发性能。利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 DPOH与 DPO的吸收与光解行为,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实验与质谱分析推测了光引发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估了引发剂的热稳定性,实时红外法研究了光引发剂的光聚合动力学。【结果】 DPOH和 DPO在近紫外 -可见光区域展现显著的光吸收能力, DPOH与 DPO引发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合的双键转化率可达 49%~68%,引发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合的双键转化率分别为 87%和 95%。DPOH与 DPO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 253 ℃和 330 ℃,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混合时热聚合起始温度分别为 176 ℃和 187 ℃,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结论】 DPOH与 DPO是一类高效稳定的可裂解 LED光引发剂,在光固化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胡英臣, 钱 良, 熊丽萍,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8-1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 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改性交联剂的添加量,系统测试 SPSA的 180°剥离强度、环形初黏力、内聚力及高温残胶量,分析改性对其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影响规律。【结果】丙烯酸酯的引入可显著提升 SPSA的黏结能力,其中丙烯酸苯甲酯改性 SPSA在保持高剥离强度( >3. 67 N/cm)和环形初黏力( 12. 675 N)的同时,残胶出现的温度提升至 280 ℃,耐热性大幅增强。【结论】实现了 SPSA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协同优化,丙烯酸苯甲酯改性交联剂的应用为解决耐高温残胶和黏结不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拓展 SPSA在高温环境下的工程应用。
  • 刘璐滢, 石展望, 余会成,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16-20.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提高醇酸清漆的防腐性,制备了一种棉花状纳米 Co3O4缓蚀剂。【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X射线粉末衍射仪( XRD)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对棉花状纳米 Co3O4进行表征。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盐水浸泡腐蚀试验及吸水率试验研究了添加棉花状纳米 Co3O4的醇酸涂层的性能。【结果】纯醇酸涂层腐蚀电流密度为 42. 24 μA/cm2,清漆中棉花状纳米  Co3O4的质量分数为 0. 12%~0. 25%时,腐蚀电流密度为 1. 02~1. 56 μA/cm2经过 20 d盐水浸泡腐蚀试验,复合涂层只是轻微腐蚀,而纯醇酸涂层腐蚀非常严重,复合涂层吸水率降低到 4%左,右,而纯醇酸涂层吸水率超过 12%。【结论】棉花状纳米  Co3O4能显著改善醇酸清漆的防腐性能。
  • 郭永刚, 李 智, 王 依,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21-2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升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在风电滑动轴承的严苛工况下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引入改性碳化硼( B4C)和六方氮化硼( h-BN),制备了一种聚四氟乙烯( PTFE)基复合涂层,采用喷涂 -热固化法制备于锡青铜基材表面,并研究了填充材料比例对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B4C通过硅烷偶联剂 KH550改性处理后,提高了颗粒分散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而 h-BN作为固体润滑剂,凭借其层状结构在摩擦界面形成稳定的润滑转移膜,两者共同作用改善了复合涂层表面的润湿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添加 4%h-BN和 6%改性  B4C的复合涂层表现出最佳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降低了 35%,磨损质量降低了约 50%。通过三维轮廓图、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添加的B4C和 h-BN有效降低了磨损表面的裂纹密度和磨粒堆积。此外,改性 B4C颗粒的高硬度增强了涂层的承载能力,而 h-BN的润滑作用显著减少了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复合涂层中观察到的主要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结论】建立了基于多种颗粒增强和润滑膜保护的减摩耐磨机理,为 PTFE基复合涂层在风电滑动轴承领域扩大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 工艺技术
  • 刘亚安, 官自超, 张玉兴,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28-33.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解决自抛光防污涂料中防污剂释放速率不稳定的技术难题。【方法】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协同缓释功能的松香/苯甲酸改性丙烯酸锌树脂(CTR-Zn50)。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预聚物,采用氧化锌作为接枝位点,将苯甲酸和松香同时接枝于预聚物侧链。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等表征了树脂的化学结构及热性能。【结果】当预聚物合成温度 100 ℃、单体滴加时间 3h、松香与苯甲酸物质的量比 1∶1时,制备的改性树脂性能最佳。基于改性树脂制备的自抛光涂层表现出优异柔韧性和稳定持久的铜离子缓释性能。经 260 d浅海挂板测试,涂层表面几乎无污损生物附着,具有显著的海洋防污效果。【结论】上述工作为构建可控释放型环保防污涂料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策略。
  • 刘霖
    涂料工业. 2025, 55(5): 34-3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开发一款静态防污效果良好的环保型防污涂料。【方法】以低毒有机铋为催化剂,使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多元醇、醇羟基封端硅氧烷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主链可降解且表面能较低的树脂,并制备成防污涂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析树脂结构与相对分子质量,测试涂层附着力、水接触角、抗藻性能、磨蚀率及实海防污效果来系统评价涂料的各项性能。【结果】所得涂层附着力>1 MPa,初始水接触角达 100°~110°,兼具力学强度与疏水性;PLGA主链初期降解速率较快,3个月以后磨蚀率趋于稳定,浅海挂板 12个月后表面无明显海生物附着。【结论】制备的可降解低表面能防污涂料通过主链降解与硅氧烷动态释放的协同机制,突破了传统防污涂料静态防污长效性不足的局限,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巫 丹, 柴延军, 李雪坤,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40-4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获得兼顾高光泽高硬度的羟基丙烯酸酯乳胶。【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为软单体,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含羟基化合物为功能单体,通过核壳乳液聚合,制备了羟基丙烯酸酯微球乳胶。着重研究了丙烯酸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AM3)、己内酯改性丙烯酸羟乙酯(HA2)几种羟基单体及不同羟基含量对乳胶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羟基含量对由乳胶制备的聚氨酯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羟基含量为 2. 8%的高光泽高硬度的羟基丙烯酸酯乳胶,粒径分布窄,与异氰酸酯固化剂相容性好,与固化剂结合后所到的漆膜光泽(60°)为 91. 3,硬度为 2H。【结论】以 HEMA作为羟基单体得到的乳胶稳定性好,粒径均一,与固化剂相容性良好;随着羟基含量的增加,与异氰酸根反应的羟基位点增加,交联程度得到提升,得到的聚氨酯漆膜更加致密,硬度更高,但乳胶粒径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凝胶率增加,需要对体系的乳化稳定性做细致的调控才能得到更佳的效果。
  • 绿色低碳
  • 牟 迪, 姚唯亮, 何树先,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46-5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解决水性环氧乳液 VOC含量偏高、乳化剂添加量高以及在高颜料体积浓度(PVC)下涂膜防腐性能不佳等问题。【方法】利用二聚酸改性,采用特定工艺合成了高效乳化剂并用其制备了环氧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表征了乳液和涂膜的性能。【结果】制备的环氧乳液稳定性好,高 PVC(46%)下的涂膜耐腐蚀性优异,耐盐雾性达到 400 h,板面无起泡,单边扩蚀不超过 2 mm。通过调整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和相对分子质量,优化了乳液的粒径和细度。二聚酸的添加量为 14%时,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佳。【结论】与市售水性环氧涂料对比,经二聚酸改性的环氧乳液在柔韧性、硬度、耐冲击性等方面表现更为优异,且在相同 PVC条件下,防腐性能显著优于市售产品。
  • 马亚斌, 刘保磊, 马英杰,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53-5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降低建筑物内维持自身舒适温度所需的大量能耗。【方法】以 PVA/SiO2复合气凝胶、 HGM和 HPM为主要隔热填料,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球保温隔热涂料( HGM-TIM)和中空聚合物微球保温隔热涂料(HPM-TIM)研究了 PVA/SiO2复合气凝胶、 HGM和 HPM掺量对涂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并对比了 HGM-TIM和 HPM-TIM的力,学性能、耐介质、耐温变性和保温隔热性能。【结果】 PVA/SiO2复合气凝胶、 HGM(或 HPM)质量分数分别为 3%、23%(或 8%)时涂膜导热系数最低,且 HPM-TIM的密度低至 0. 056 8 g/cm3,35 ℃时导热系数为 0. 027 7 W/(m·K),涂层厚度仅为 2 mm时隔热温差可达 40 ℃。【结论】 HPM-TIM比 HGM-TIM表现出更优的保温隔热性能。
  • 涂装技术
  • 陈明
    涂料工业. 2025, 55(5): 60-6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开发绿色环保、反应温和的铝合金电泳涂装前表面处理工艺。【方法】采用有机酸替换传统阳极氧化工艺中的强酸,采用含钼酸盐、稀土盐、硅烷偶联剂的无镍钝化剂进行后续钝化工艺,得到阳极氧化 +无镍钝化工艺。考察阳极氧化工艺和无镍钝化工艺中部分参数对所得转化膜的影响,采用带能谱仪附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EDS)表征阳极氧化 +无镍钝化后样品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并测试磷化、阳极氧化、阳极氧化 +无镍钝化这 3种表面处理后电泳漆膜性能。【结果】通电 40 min,电压 <12 V,温度 <46 ℃,采用改良的阳极氧化工艺可获得厚度 20 μm以内的氧化膜;采用含稀土盐( 1. 35 g/L)的无镍钝化剂,于 80~85 ℃处理可获得均匀、墨黑色的钝化膜;阳极氧化、阳极氧化 +无镍钝化处理后电泳漆膜的物理性能和防腐性能优于磷化处理后电泳漆膜。【结论】研究所采用的阳极氧化液、无镍钝化剂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阳极氧化膜、无镍钝化膜的制备路线简单、环保,防腐性能较好。
  • 科学视点
  • 张贤, 蒋军, 季纾颖,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66-7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人造板多采用经过浸渍树脂处理的浸渍胶膜纸装饰。【分析/评论/进展】文章聚焦于浸渍树脂及浸渍胶膜纸的功能化研究,综述了浸渍树脂及浸渍胶膜纸在防火、抗菌、耐磨和环保性能上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自修复、抗指纹、释香等特殊功能是浸渍树脂及浸渍胶膜纸研发的新思路。【结论/展望】性能平衡、生产工艺优化和成本管控是浸渍树脂及浸渍胶膜纸研发面临的挑战。未来应注重功能化、绿色化与智能化,推动功能化浸渍树脂及浸渍胶膜纸在建筑工程、智能家居、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 刘春庭, 孟林龙, 杨名亮,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72-7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智能涂层是通过感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以可控的方式作出响应的涂层,可为涂层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分析/评论/进展】归纳了基于功能填料的智能涂层常见类型,包括纳米型、反应型、负载型和复合型,概述了每种类型的作用机理和结构特点;并介绍了功能填料应用于智能涂层所采用的基于功能填料表面改性的涂层制备技术、层层自组装技术、溶胶-凝胶技术和电泳沉积技术等;总结了基于功能填料的智能涂层的应用领域。【结论/展望】未来基于功能填料的智能涂层将向低成本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 万 昊, 王俊磊, 陶敏峰,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78-8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超疏表面可有效解决金属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腐蚀、结垢、结蜡等现象,还可赋予金属材料自清洁、减阻、耐摩等特殊功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分析/评论/进展】简单介绍了超疏涂层的构建及作用原理,系统地总结了超疏涂层在防腐、阻垢、防蜡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作用原理及其优势。【结论/展望】超疏涂层在实际应用中会面临防护持久性、制备成本、环境适应性等问题,为研制开发高性能、多功能涂层,可从优化涂层表面性质、增强防护长效性和优化涂层组分等方面着手。
  • 樊武厚, 王 斌, 蒋 旎, 等
    涂料工业. 2025, 55(5): 83-88.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意义】耐高温化学改性硅树脂的发展对拓展其在特种耐高温涂层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分析/评论 /进展】阐述了硅树脂的 3种热降解机理,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侧链、端基和主链化学改性提高硅树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此外,还介绍了化学改性硅树脂在耐高温涂料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论 /展望】尽管当前化学改性硅树脂还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生产应用的不足,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化学改性硅树脂有望在特种耐高温涂层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