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4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方健君, 周 磊, 徐 科, 马胜军
    涂料工业. 2013, 43(8):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二聚酸改性环氧树脂与传统 E-44 环氧树脂在物理性能、与固化剂的混容性以及固化漆膜玻璃化温度方面的差异;同时,用二聚酸改性环氧树脂研制高固含量涂料,并与传统的高固含量环氧涂料进行性能对比。 结果表明:用二聚酸改性环氧树脂研制的高固含量环氧涂料具有较低的黏度,固化得到的漆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通过对防腐性能、耐化学品性、耐溶剂性能、与车间底漆的兼容性的测试发现,该高固含量环氧涂料综合性能优异,能够满足重防腐领域的防腐性能要求。
  • 杨 柱1, 2, 夏 萍1, 2, 邓康清1, 2, 龚露露1, 2, 常 征1, 2, 施文芳3
    涂料工业. 2013, 43(8):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 UV 双重固化方式制备高透光率、高雾度光学扩散膜扩散涂层。 分别研究了不同树脂/ 粒子比例(以热固化树脂为参考)、双重固化树脂比例(UV 固化树脂/ 热固化树脂),以及相同树脂/ 粒子比例条件下不同粒子粒径等参数对光学扩散膜扩散涂层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 对制备的光学扩散膜扩散涂层力学、光学性能及表观形貌进行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合适比例的热/ UV混合固化树脂,能够制备出具有耐划伤性能且翘曲度较低的光学扩散膜扩散涂层。
  • 张 丹, 苏秀霞, 毛 敏, 郭明媛
    涂料工业. 2013, 43(8):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硝化纤维(N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三聚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通过自乳化方法合成了水性硝化纤维(WNC)。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TG)研究了 WNC 薄膜中硝化纤维基体的热分解行为;并分别采用 Kissinger法、Ozawa 法求解出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等动力学常数,结合 9 种常用的动力学函数来判断 WNC 中硝化纤维基体的热分解机理函数。 结果表明:水性硝化纤维基体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平均热分解活化能为 221.31kJ/mol、频率因子为1.1082 × 1024 s-1,热分解反应遵从 Sigmodal 类型中的随机核化机理。
  • 何 游, 张 力, 刘金玲, 李冠荣, 吴业辉
    涂料工业. 2013, 43(8): 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 2,4 - 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可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树脂。 利用 FT-IR、PCS、TG、TGA 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PCS 分析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含量达到 6% 时,乳液可以获得良好的粒径分布及稳定性。 TG 和 DTG 分析结果表明:氟改性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热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 工艺技术
  • 马爱洁1, 2, 张秋禹1, 张和鹏1, 艾秋实1, 史有强1
    涂料工业. 2013, 43(8):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聚脲甲醛(PUF)为囊壁,乙烯基硅油为囊芯,成功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且粒径均匀的新型 PUF 包覆乙烯基硅油微胶囊。 实验研究了 PVA 浓度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及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对微胶囊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激光粒度仪及同步热分析仪测定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当 PVA 浓度为 2% ,搅拌速率为1 600 r/min时,微胶囊粒径均匀,产率可高达 90% ;在240 ℃下,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良好。
  • 迟继波, 姚军善, 李 洋, 雷良才, 李海英
    涂料工业. 2013, 43(8): 28-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作为活性单体,CuCl/2,2'- 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 120 ℃下,通过改变 n(CuCl)∶ n(CMS)配比,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察了催化剂与单体的配比、溶剂极性、用量等因素对所合成的 h-PCMS 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和转化率的影响。 再分别以具有不同支化度的 h- PCMS 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制得以超支化大分子 h-PCMS 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臂的星型多臂共聚物 h-PCMS-b-PMMA。 借助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对所制得的聚合物进行表征。 本研究的特点是运用先核后臂的方法来合成具有精确分子结构参数的星型多臂共聚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合成具有复杂但结构可控的多元共聚物的新思路。
  • 张 斐, 李保山
    涂料工业. 2013, 43(8): 3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硅烷偶联剂 A-172 改性空心 SiO2 纳米球,使其表面带有富含碳碳双键的活性基团,有效地增强了空心 SiO2 纳米球的疏水性,明显减少了团聚现象。 进一步将其引入到纯丙乳液中,研究了其对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使用扫描电镜( SEM) 、高倍透射电镜( HRTEM)观察了改性前后空心 SiO2 纳米球的形貌;使用傅里叶红外( FT - IR) 、热重分析( TG) 、附着力测试等对改性纯丙乳液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空心 SiO2 纳米球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明显强,且并未破坏其形貌结构;空心 SiO2 纳米球改性后的纯丙乳液热稳定性及附着力明显提高。
  • 俞剑峰1, 2, 潘红霞2, 周晓东1
    涂料工业. 2013, 43(8):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间苯二甲酸 - 5 - 磺酸钠(5 - SSIPA)对聚酯树脂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水性改性聚酯树脂,并用其制备卷材涂料,研究了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 结果表明:通过两步法的工艺,将亲水性功能单体 5 - SSIPA 引入聚酯树脂中,亲水性功能单体 5-SSIPA的用量越大,树脂的亲水性越好,但是其用量太大,表面固化反应速度太快,会影响漆膜的性能。
  • 标准及检测
  • 许继光
    涂料工业. 2013, 43(8):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不挥发物含量的方法,其实质是采用载玻片,使样品在载玻片上形成薄而均匀的膜,加快挥发物的挥发。 该方法降低了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烘烤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小分子释放,提高了测定准确性。
  • 谭帅霞, 邓江华, 昌慧娟, 刘国钧, 任申玥, 王 进
    涂料工业. 2013, 43(8):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氟树脂原料及涂料样品中溶剂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首先以氧弹燃烧分解氟树脂,把其中的氟转化为氟离子,然后用离子色谱法定量分析溶剂可溶性氟含量。 在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 2,置信率为 95%时,氧瓶燃烧 - 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均处于氧弹燃烧 - 离子色谱法测定不确定度区间中,表明 2 种检测方法结果同样有效可信,且氧弹燃烧 - 离子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 应用研究
  • 杨 晨, 李小瑞, 李培枝, 王 晨, 李海斌
    涂料工业. 2013, 43(8):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自交联型水性聚氨酯 - 丙烯酸酯(FPIA)乳液。 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环氧基团含量和氟单体含量对乳液制备过程、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膜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涂膜表面的水接触角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n(—NCO)∶ n(—OH) = 1.4、n(—NHNH2 )∶ n(—CO—) = 1、GMA 用量为 4%、含氟单体用量为 6% 时,合成乳液稳定性良好,涂膜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良好。 在成膜时复合乳液中的氟基团向空气/ 聚合物界面伸展,有效地覆盖涂膜表面,降低涂膜表面能,水在涂膜上的接触角达到 117.2°。
  • 刘 楠, 梁 亮, 罗思远, 黄志辉, 郭 婧
    涂料工业. 2013, 43(8):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2 种软硬程度不同的UV 固化水性树脂,对 UV 固化水性木器涂料的复配及工艺进行研究。 探讨了助剂(特别是硅溶胶)对水性木器涂料涂膜性能及施工工艺性等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UV 固化水性木器清漆涂膜硬度高,具有很好的附着性、耐刮擦、耐化学品等性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板材的涂饰。
  • 李 杰, 刘 林, 陶 鑫, 韩 敏
    涂料工业. 2013, 43(8):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集装箱用环氧内面漆在生产线加热工艺变化后产生黄变现象的原因,并从生产环境、配方设计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张鹏飞, 杨 瑞, 原 玲, 房 昺, 曹文健
    涂料工业. 2013, 43(8):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溶性的磷酸盐、铬酸盐作为粘结剂,铝粉为填料合成了无机盐铝涂料,用于保护钢铁材料防止盐雾腐蚀和高温氧化。 对涂层结合力、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结合强度、耐高温、耐磨损及耐腐蚀等性能。 粘结剂也可用作无机盐铝涂料的面层,提高涂层的表面光洁度和耐腐蚀性能。 采用空气喷涂,施工工艺简便易行,已应用于燃气轮机的机匣等部件,效果良好。
  • 涂装技术
  • 王坤发1, 顾广新1, 张启生2, 王 帅2, 寇向阳2, 赵 宏2, 方瑶婧3
    涂料工业. 2013, 43(8): 7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工程机械结构件涂装线为例,围绕涂装材料和涂装工艺进行涂装成本控制的分析。通过选择合适的钢丸、涂料和原子灰,并且对喷涂方式、喷涂顺序进行优化,提高了涂层质量和喷涂效率,并使涂料利用率提升了 23% 。 对烘烤温度及强冷工艺进行优化,减少了涂装的能耗,使每台车天然气费用平均降低了 78 元,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涂装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