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3-3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崔锦峰, 马永强, 郭军红, 杨保平, 周应萍, 张鹏飞
    涂料工业. 2012, 42(3):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聚氰胺 -甲醛(MF)树脂为壁材,硬脂酸丁酯 -正十四醇混合物为相变芯材制备了微胶囊相变材料,与一定比例的成膜物质混合制得相变储能调温内墙涂料。采用 SEM、DSC、FT-IR等测试仪器分别对微胶囊形态、热性能、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模型对影响涂料的储能调温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呈粒状、热稳定性好、相变潜热高;微胶囊的芯壁比为 1.2∶1、涂层厚度为 1.0mm时,所制涂料储能调温效果最佳。
  • 王丽伟, 李树材
    涂料工业. 2012, 42(3):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丙醇为介质,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 ZnO/WPU(水性聚氨酯)复合涂膜。通过涂膜的力学性能来评价纳米 ZnO的改性效果,讨论了改性纳米 ZnO添加量对涂膜的力学性能、耐摩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联剂用量为 2%(质量分数),搅拌时间为 70min,反应温度为 50°C时,纳米 ZnO 改性效果最好,当改性纳米 ZnO添加量为 0.3%(质量分数)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 路则光, 贾万达, 王 萌, 赵怀艳, 王凤双
    涂料工业. 2012, 42(3):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湿度恒定、温度变化的强制干燥条件下,为了探讨在重涂间隔时间内温度对水分挥发速度和挥发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枫木薄木贴面家具板件为基材,以单组分水性封闭底漆为涂料,在相对湿度恒定为 50%、温度为 15~35°C范围内强制干燥涂层,研究涂层的水分挥发规律。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同一温度条件下,水性封闭底漆的水分挥发率不断增加,水分挥发速度逐渐降低;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挥发率和挥发速度差异不明显;相同的时间段内,在 15~25°C温度范围内水分挥发率的差异程度要小于 25~35°C的干燥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挥发速度的差距越来越不明显。
  • 王 霁, 舒中俊
    涂料工业. 2012, 42(3):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结构防火涂料在电缆工程中,可用于对明敷穿管电缆的防火保护,但防火涂料的种类和厚度与保护效果之间没有明确的规律和依据可循。文章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电缆穿涂敷钢结构防火涂料后在火灾条件下的内部温度分布模型,并采用 MATLAB软件求得了模型的数值解,并据此获得电缆绝缘失效时间。对电缆在90种不同保护条件下的绝缘失效时间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失效时间与防火涂料涂层膨胀厚度及热扩散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为电缆防火设计、施工时确定涂料选型及涂刷厚度等参数的定量参考依据。
  • 工艺技术
  • 付长清, 陈 樟, 刘海波, 陈义旺, 申 亮
    涂料工业. 2012, 42(3):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烯丙基 /环氧基物质 的量比的水性混杂乳液,将此混杂乳液与巯基封端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复合可制得含烯丙基 /环氧基 /巯基三种活性基 团的水性混杂涂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 RAFT乳液和固化膜的结构及混杂涂料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并 研究了固化膜的性能。研究表明可通过 RAFT乳液聚合制得具有预想结构的聚合物乳液,不同的固化条件对固化膜 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光 /热双重固化的条件下,通过巯基点击反应制备的涂膜铅笔硬度为 6H,耐甲乙酮的擦拭次数 为10次,凝胶量为 83.96%,耐冲击性 >50cm
  • 唐金财, 陈 政, 黄美松, 张 帆, 辛中印
    涂料工业. 2012, 42(3):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水性 UV固化星型杂臂聚氨酯丙烯酸酯(WSPUA),重点研究了星型聚氨酯分子臂的软段组成(PC-DL10和 PEG40)对其乳液和 UV固化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径、表面张力和革表面接触角随 PCDL用量减少而变小;涂膜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溶剂性能随 PCDL用量减少而降低,耐水性随 PCDL用量减少而提高;涂膜微相分离程度随 PCDL用量增加而增加,软段玻璃化温度随 PCDL用量增加而降低,热稳定性随 PCDL用量增加而提高。
  • 范望喜, 张 舟, 李文元, 唐 倩, 郑培军
    涂料工业. 2012, 42(3):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乙烯、五氯化磷、无水甲醇等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苯乙烯基膦酸二甲酯(可作为单体制备新型聚膦酸酯类阻燃剂),讨论了产率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干燥情况下,无水甲醇与膦酰氯中间体的物质的量比为2.4∶1,缚酸剂吡啶与膦酰氯中间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9∶1时,产物产率可达9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了目标产物结构。
  • 杨 震, 卿 宁
    涂料工业. 2012, 42(3):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Vi-D4)为有机硅单体,在乳液体系中开环聚合得到有机硅中间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与丙烯酸单体共聚得到高硅含量的硅丙乳液。研究了体系的 pH、加料方式、乳化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发现 Vi-D4在 pH=3下开环聚合,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 0.4%,且其配比为3∶2,乳化剂的用量为 3%,控制丙烯酸有机硅中间体的滴加时间分别为 2h和 3h制得的乳液稳定性高。
  • 徐千贺, 高荣华, 刘俊龙, 鞠福生, 王玉标
    涂料工业. 2012, 42(3):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含氢硅油、烯丙基聚醚为原料,铂为催化剂制备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合成 S的影响;并使用红外光谱、接触角测定仪等对其进行表征;将 S作为乳化剂应用在苯丙乳液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配比为 1∶1,80°C下反应 5h,催化剂用量 6×10-6时,合成的产率最高为 95.23%;用 S作为乳化剂合成的苯丙乳液随着 S用量的增加,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稳定性先增加后稳定、乳液粒子平均粒径、乳胶膜吸水率先降低后变化趋于平缓。
  • 健康·安全·环境
  • 张向雨, 应灵慧, 刘小云
    涂料工业. 2012, 42(3):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有机硅为成膜剂,乙醇为溶剂,加入纳米氧化锑锡(ATO)浆料,制备了有机硅纳米 ATO隔热透明涂料。研究了 ATO用量对涂层透光率以及隔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成膜剂配比对涂料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 ATO透明隔热涂膜对玻璃附着力好,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温差可达 12~15°C,可见光透过率达 80%以 上,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足够的可见光区透明度,节能效果显著。
  • 胡 晶, 王晶晶, 黄从树, 秦 岩, 任润桃
    涂料工业. 2012, 42(3):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熔融共聚法制备了丙交酯/己内酯聚酯共聚物,采用FT-IR、1H-NMR和XRD等分析手段对聚酯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认合成了嵌段型聚酯共聚物。利用石英微晶天平(QCM-D)检测己内酯/丙交酯聚酯薄膜在天然海水中频率和耗散的变化,并用POM、AFM和SEM原位观察了水解过程中薄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初步推断聚酯共聚物的水解过程。
  • 刘 力, 曾白玉, 曹建新
    涂料工业. 2012, 42(3):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硬硅钙石作阻隔型填料,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中空玻璃微珠为反射型功能填料,制备建筑外墙隔热涂料。研究了单掺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中空玻璃微珠以及复合添加 3种填料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或中空玻璃微珠均可提高涂层隔热性能,硬硅钙石的适宜掺量为 9%,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适宜掺量为 30%,空心玻璃微珠的适宜掺量为 20%;复合掺入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空心玻璃微珠可进一步提高涂层隔热性能,掺量为 9%、30%和 15%时,涂层的热反射率可达 93.69%。按建筑行业标准 JG/T 235—208《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进行检测,涂料对波长为 250~250nm范围内的太阳反射比为 0.85,半球发射率为0.87,隔热温差为 13°C,符合标准要求;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钛和硬硅钙石复合掺入后,发挥协同作用,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
  • 王谷峰, 张永兴, 陈长锋
    涂料工业. 2012, 42(3):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建筑外墙用保温隔热弹性腻子的原材料、基本配方、制备工艺和施工方法,其功能性填料是用工业废渣粉煤灰漂珠代替价格昂贵的玻璃空心微珠,所研制的弹性腻子干密度低、保温性能好,其腻子层能在遮蔽保护层裂缝、防止装饰涂膜开裂、增强保温隔热效果、提高节能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江学志, 黄从树, 黄志雄, 任润桃, 王晶晶,
    涂料工业. 2012, 42(3):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丙烯酰氯对草甘膦进行化学改性,使其接枝活性双键,合成丙烯酰草甘膦,并用 FT-IR、1 H-NMR 和13 C-NMR等分析手段表征丙烯酰草甘膦的化学结构。丙烯酰草甘膦用乙二醇酯化后与其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制备草甘膦丙烯酸树脂。微生物抑制毒性试验表明草甘膦丙烯酸树脂薄膜的水解产物对藤壶金星幼体具有良好的杀生作用,为将该树脂应用于新型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奠定了基础。
  • 应用研究
  • 杭莱莱, 许俊伟, 陈铁钢
    涂料工业. 2012, 42(3):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型无铅环保电泳涂料的产品特性,以及在汽车涂装生产线置换有铅电泳涂料的过程,针对涂料的置换要求以及维护进行重点说明。
  • 杜长森, 张明俊, 宋立新, 郭小春, 李四伟
    涂料工业. 2012, 42(3):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涂料色浆的着色强度和色牢度等性能除了与颜料分子的化学结构、分散性密切相关外,还与涂料色浆微观颗粒的大小与分布有关。颜料粒径越小,其着色强度、光泽和遮盖力越好,因此,超细涂料色浆的制备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研究了超细涂料色浆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分散剂结构及用量、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功率对颜料分散效果的影响,分析表征了所制备涂料色浆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剂FPE对颜料的分散效果较好,其较佳工艺为:颜料含量15%,分散剂用量占颜料用量的20%,超声波处理时间30min,处理功率800W,所制备的超细涂料色浆的粒径可达到150.9nm,其离心稳定性达93.27%。稳定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涂料色浆具有良好的对温度、pH和电解质的稳定性。
  • 刘方方, 邵志轩, 可同欢, 李海方
    涂料工业. 2012, 42(3):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高速列车涂装中对原子灰的特殊需求,采用 T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原子灰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均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高速列车外表大修的运行里程。
  • 科学视点
  • 曹献龙, 邓洪达, 兰 伟, 刘筱薇, 曹鹏军, 周安若
    涂料工业. 2012, 42(3):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学压敏涂料的基质对其压敏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将光学压敏涂料的基质分为传统聚合物载体(包括硅胶、溶胶-凝胶膜、硅橡胶等)和新型载体(包括薄层色谱板、阳极氧化铝、聚合物/陶瓷、硅纳米棒、新型聚合物载体等)2个重要发展阶段进行了总结和比较,以此为该类涂料的研究和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 赵庆玲, 王 锋, 胡剑青, 涂伟萍
    涂料工业. 2012, 42(3):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目前国内产量较大,应用较广的环氧改性醇酸树脂常见的 3种方法:物理共混改性、溶剂型环氧改 性醇酸、环氧改性水性醇酸。同时介绍了影响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制备及涂膜性能的多种因素,如环氧树脂的种 类、一元脂肪酸种类与含量、油度等。最后对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