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4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0-10-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方健君, 沈海鹰, 王秀娟, 刘宝成
    涂料工业. 2010, 40(10):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洋环境中浸泡在海水中的涂层由于阴极保护而产生的剥离是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失效现象,讨论了影响涂层抗阴极剥离的主要因素并研制了适应于阴极保护的海洋浸泡涂层。涂料包含不同环氧值的环氧树脂基料、烷基酚醛胺固化剂以及相适应的颜填料。通过调整涂料的颜基比,得到抗阴极剥离性能优异的涂层,涂层能够满足海洋环境中涂层与阴极保护相结合使用的需要。
  • 雷文
    涂料工业. 2010, 40(10):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合适单体合成高反应活性聚酯树脂,介绍了树脂的合成工艺,以高亚氨基部分醚化氨基树脂为交联剂,自制二壬基二磺酸为催化剂,制成低温固化卷材涂料。所制备的涂料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和加工成型性能。讨论了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
  • 钱 蕴, 吉 静, 王 峰, 刘景军
    涂料工业. 2010, 40(10):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膨润土/改性膨润土分散体系可用于制备水性仿石涂料。通过焦磷酸钠作为分散剂对膨润土水溶液进行改性,研究了焦磷酸钠对膨润土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膨润土浓度(5%~10%)对分散体系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对溶液以及烘干后的粉末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焦磷酸钠和膨润土的比例在1∶10左右时,晶面间距小,溶液的Zeta电位最低;采用该比例焦磷酸钠分散改性膨润土,改性膨润土浓度对该分散体系结构的影响是,随着改性膨润土浓度的增加,晶面间距先减小后增大,溶液中平均粒径呈现增大的趋势。而焦磷酸钠与膨润土之间存在氢键作用。
  • 刘长亮, 曹亚成, 朱 东
    涂料工业. 2010, 40(10):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制的分散树脂对二氧化钛进行分散,将制备的色浆应用于含氟丙烯酸酯树脂、三氟氯乙烯和四氟乙烯氟碳树脂等耐候性含氟树脂涂料中,考察了分散树脂对含氟树脂涂层耐QUV老化性能的影响。
  • 郑新建, 马建中, 鲍 艳
    涂料工业. 2010, 40(10):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纳米TiO2能在水中良好稳定地分散,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pH、改性剂的用量对纳米TiO2水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重力沉降法、吸光度法、粒度法、Zeta电位法对分散与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MP)对纳米TiO2的分散效果最好,当pH=9,SHMP用量为0.05 g时水分散体系稳定性最佳。硅烷偶联剂Z6030能有效地对纳米TiO2进行改性,其最佳用量为0.4 g,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Z6030与纳米TiO2粒子表面的羟基相耦合或链接,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到纳米TiO2粒子表面。
  • 郑飞龙, 潘青青, 项尚林, 陆春华
    涂料工业. 2010, 40(10):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ATO/含氟聚丙烯酸酯(PA-F)复合乳液,其中纳米级ATO加入量分别为PA-F树脂质量的0、2%、4%、6%、8%、10%,考察了ATO用量对复合乳液平均粒径及乳液胶膜的光学性能及其他常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O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趋于增大,但体系足够稳定;胶膜的可见光部分的平均透过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平均透过率均高于80%,而近红外部分的平均透过率却急剧下降。当ATO含量为10%时,红外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仅为39.95%,比纯PA-F胶膜下降了54%,而可见光透过率为81.43%,降幅只有4%。
  • 刘东杰, 王爱娟, 赵麦群, 葛利玲
    涂料工业. 2010, 40(10):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碱性条件下合成出导电聚苯胺粉末,测定了聚苯胺的红外光谱、电导率、粒径分布、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当pH为12.18时,电导率可达到8.35×10-2 S/cm;聚苯胺粉末粒径分布范围为0.44~43.57μm;聚苯胺涂层可使钢铁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下降,阻抗值变大,提高了钢铁的防腐蚀性能。
  • 工艺技术
  • 李连惠, 蒋定凤, 蔡传琦
    涂料工业. 2010, 40(10):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利用硫酸亚铁合成高品质氧化铁红的生产工艺。论述了影响氧化铁红品质的诸多因素。
  • 曹洪玉
    涂料工业. 2010, 40(10):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PTMG1000)、三羟甲基丙烷(TMP)、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全氟烷基醇(FOH)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阳离子水性含氟聚氨酯(WFPU)。利用FT-IR、TG分析了含氟聚氨酯的结构及热性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乳液粒子形貌,通过测定表面张力、接触角分析了WFPU的表面性能。检测了涂膜浸水行为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含氟单体和聚氨酯发生了聚合反应。TG结果表明WCPU的耐热性得到提高。TEM照片显示WFPU乳液粒子呈规则的球形,粒子分布较为均一。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测试表明含氟聚氨酯具有低表面能。WFPU涂膜具有较高的防水性及优异的耐蚀性能。
  • 王浩林, 李效玉
    涂料工业. 2010, 40(10):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树脂为母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磷酸酯PAM-200为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磷酸酯单体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酯PAM-200引入水性环氧-丙烯酸体系后,提高了乳液涂膜在金属基材上的附着力,并且可以改善涂膜的成膜性能。
  • 彭文奇, 沈慧芳, 宁 蕾, 夏正斌, 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10, 40(10):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并通过FT-IR、DSC、粒径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硬段组成中HDI和IPDI的相对含量对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DI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变大,粒径分布变窄,乳胶粒子的ξ电位变小,乳液稳定性变差,HDI含量的增加促使了软硬两相的结晶;HDI规整的线型结构提高了聚氨酯胶膜的柔韧性,随着HDI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增大,拉伸强度降低,吸水率降低,但在HDI含量过高时,增加了软硬两相的相容性,吸水率出现微弱的上升。
  • 王福芳, 魏燕彦, 宗成中
    涂料工业. 2010, 40(10):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二羟甲基丙酸(DMPA)、封闭剂等合成水性封闭型聚氨酯预聚物,用作橡胶表面的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封闭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苯酚和甲乙酮肟(MEKO)的封闭效果进行了比较;对不同交联剂含量下的涂膜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甲乙酮肟具有较短的封闭时间和较低的解封温度,而涂膜的硬度和拉伸强度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充分的交联剂用量可以得到拉伸强度18.9 MPa,断裂延长率324%的涂膜,可以满足橡胶涂料的性能要求。
  • 刘志远, 朱亚君, 王留方, 赵宝华, 移 易
    涂料工业. 2010, 40(10):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E-51与聚醚-4000反应制备环氧改性聚醚加成物,再与多乙烯多胺进行反应制备胺封端的聚醚-环氧-胺加成物,最后采用单环氧化合物进行封端,合成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实验表明工艺可行。对环氧E-51改性聚醚-4000合成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固化性能进行了评价。最佳配方与工艺为:n(环氧树脂E-51)∶n(聚醚-4000)>2∶1,催化剂选用含三氟化硼(BF3)质量分数2%的乙醚溶液(60℃时加入,加入量为2%)。与现有的市售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性能相比,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的环氧体系的柔韧性和耐冲击性有大幅提高。
  • 韩见龙, 鲁 钢, 金 江
    涂料工业. 2010, 40(10):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正交试验得出紫外光固化(UV)绝缘漆基础配方,通过添加柔性低聚物、助剂等方式对基础配方调整优化,得到UV绝缘漆最终配方:环氧丙烯酸酯25 g、聚氨酯丙烯酸酯35 g、聚醚型聚氨酯5 g、HDDA为15 g、TPGDA为20 g、光引发剂184为7 g、附着力促进剂UF-602为1 g、流平剂BYK-333为0.1 g、消泡剂等其他助剂0.1~0.5 g,考察了UV绝缘漆的电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固化绝缘漆配方设计合理,固化工艺简单,力学性能优异,击穿强度可以达到57.15 kV/mm,耐热等级为E级,同时具备优良的耐老化性能。
  • 杨花娟, 吕菲菲, 王 芳, 朱 伟, 汤嘉陵
    涂料工业. 2010, 40(10):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乙醇胺与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在树脂分子侧链上引入伯羟基,再用马来酸酐与伯羟基开环醇解反应引入亲水性羧基,在无助剂且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得相对分子质量、羧基含量可控的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粒径分析等手段,对化学反应机理、产物化学结构、乳液相关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
  • 涂装应用
  • 梁永煌, 满瑞林, 肖 围, 宋维鑫
    涂料工业. 2010, 40(10):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一烯烃烷氧基硅烷、硅烷掺杂长链有机酸酯分别对铝管表面进行钝化,得到硅烷膜和杂化膜。硫酸铜点滴实验、析氢实验和盐雾试验对其耐蚀性测定表明,杂化膜的耐蚀性优于硅烷膜和常规铬酸盐钝化膜。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测定显示,钝化膜的存在使铝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有效降低了铝的腐蚀速率。金相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发现,杂化膜由大量无定形的固体颗粒不均匀沉积而成,表面显得致密均匀。经检测,硅烷掺杂钝化液中不含重金属和氟化物,满足欧盟RoHS指令要求,安全环保,该配方和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李敏婷, 李金艳, 刘晓丹, 董慧民, 李再峰
    涂料工业. 2010, 40(10):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聚物二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阳离子聚氨酯电泳树脂。探究了电泳工艺参数、成膜助剂种类和用量、软段种类及中和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温度为30℃,电泳电压为60 V,丙二醇苯醚(PPH)占所取树脂质量分数的5%,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000)为软段,中和度为85%,得到了表观及性能优异的漆膜。
  • 王洪海, 王登生, 林 颖
    涂料工业. 2010, 40(10):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一种含水量30%(质量分数)的W/O型微乳液,作为脱漆剂应用于工业上脱除漆膜,效果明显。在脱除温度、挥发性、耐腐蚀性、稳定性等方面明显占优,可应用于脱除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漆膜。
  • 综述
  • 穆 颖, 曲辉德, 袁 兴, 周 铭
    涂料工业. 2010, 40(10):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汽车面漆涂层材料的组成,对国内外汽车涂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动态进行了跟踪,认为汽车面漆在要求耐候性的同时,正朝高清晰度、环保型、节能方向发展。
  • 蔡青青, 孔志元
    涂料工业. 2010, 40(10):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多彩涂料的特点、类型以及国内外多彩涂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水包水型多彩涂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多彩涂料产品稳定性的几个常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