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6-12-01
  

  • 全选
    |
  • 段 辉, 汪厚植, 赵 雷, 邓承继, 顾华志
    涂料工业. 2006, 36(1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醇溶性氟化聚合物溶液中, 首先在水量不足的酸性条件下, 掺杂聚四氟乙烯 ( PTFE ), 得到了均匀的复合溶胶。涂敷后, 经表面凝胶化技术处理, 使涂层表面得到微米和纳米相结合的阶层结构。TEM 和 XPS证实了凝胶化只在涂层表面发生, SEM 观察到涂层表面的形貌与天然荷叶表面极其相似, 该方法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超疏水性功能涂层材料。
  • 张福强, 糜锡骏, 宁少锋, 徐福英, 罗艳敏
    涂料工业. 2006, 36(12):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乳液共聚合的基础上计算了聚马来酸二丁酯(PDBM)的虚拟玻璃化温度, 并研究了它在醋丙、苯丙和纯丙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聚马来酸二丁酯的玻璃化温度为 - 15. 36 ℃, 该单体在涂料、粘合剂方面可以部分代替丙烯酸丁酯, 降低产品的成本。
  • 周 松, 周雪松, 代加林, 周 明, 王瑞芳
    涂料工业. 2006, 36(12):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高分子抗静电材料制备过程中, 存在因氧化锌晶须电阻率较高导致的氧化锌晶须添加量过大和抗静电效果较差等问题, 采用新的铝掺杂方法, 显著地降低了氧化锌晶须的本体电阻率, 研究了铝掺杂对氧化锌晶须电阻率的影响。 含 20%掺量的氧化铝使氧化锌晶须的表面电阻率从 107~ 108 Ψ cm 降低到 1. 6×106 Ψ cm, 体积电阻率从 108~ 109 Ψ cm 降低到 7. 1 ×105 Ψ cm;进一步研究了铝掺杂氧化锌晶须对聚氨酯涂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铝掺杂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为 8%, 涂层的表面电阻率降低到 2. 4 ×107 Ψ cm。 铝掺杂氧化锌晶须可替代氧化锌晶须作为抗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白色导电添加剂。
  • 袁爱群, 周泽广, 黄增尉, 马少妹, 白丽娟
    涂料工业. 2006, 36(12):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种含磷酸锌钾和四水磷酸锌的新型活性超细磷酸锌颜料。 用 XRD、FT - IR和纳米激光粒度仪对其进行表征, 测定了溶解度、电导率、 pH 缓冲区间, 从理论上探讨了该颜料的活化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正磷酸锌相比, 随着局部 pH 环境的变化, 活性含钾磷酸锌能离解出较多的 Zn2+和 PO3 -4 离子, 改善了正磷酸锌的溶解性、水解性和 pH 缓冲区间, 从而提高抑制阴极剥离反应的能力。
  • 裴嵩峰, 张 婷, 桑玮玮, 陈华辉
    涂料工业. 2006, 36(12):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硅酸钾富锌涂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钢铁防腐蚀涂料。作为涂料粘结剂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对涂料和涂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考察了硅酸钾粘结剂的模数变化对涂料及涂层性能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粘结剂模数的提高可以提高固化后涂层的耐水性能, 当粘结剂模数在 51 0左右时, 所得富锌涂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 但当粘结剂模数超过 51 5时会造成涂料施工性能和贮存稳定性下降, 涂层柔韧性降低, 从而降低涂层的耐磨性能。
  • 陈艳军, 王艺峰, 张超灿
    涂料工业. 2006, 36(12):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通过半连续滴加法制备的无皂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乳胶粒形态、聚合条件对乳胶粒粒径的影响,测定了乳液性能和乳胶膜的表面性能。制备的含氟乳液的乳胶粒呈圆形, 粒径分布窄。 乳液稳定性好, 含氟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为 110. 2°, 吸水率低, 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性能。
  • 宋志超, 胡应模, 刘在美
    涂料工业. 2006, 36(12):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 ( TD I)、马来酸酐 (MA)、聚乙二醇 ( PEG400和 PEG1000) 和三乙胺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两种兼有非离子和阴离子性能的可聚合聚氨酯型表面活性剂Ⅰ和Ⅱ, 用 FT- IR以及 1HNMR 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对其 CM C值、流变特征、浊点和乳化能力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I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8.3 X10-3 mo l/L, 此时的表面张力为 38.67 mN /m, Ⅱ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2.11 X 10-2 mol/L, 此时的表面张力为 31.29 mN /m, 溶液表现为牛顿型流体, 其乳化能力明显优于常用乳化剂 OP- 10。
  • 张 睿, 王留方, 倪爱兵, 赵宝华, 朱亚君
    涂料工业. 2006, 36(12):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组成无溶剂环氧地坪涂料的环氧树脂、胺固化剂、低挥发性活性稀释剂、无机着色颜料、惰性填料和助剂等对涂层性能和施工性能的作用和影响, 探讨了施工工艺条件。
  • 黄宏志, 沈 玲, 熊娉婷, 孙 泰, 鲁德平, 管 蓉
    涂料工业. 2006, 36(12):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及丙烯酸 - 2- 羟丙酯作主单体, 丙烯酸作功能单体合成了水性涂料用纯丙乳液, 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可聚合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 (包括聚合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等 )的影响, 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粒子形态。结果表明: 使用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 ( 10) 醚硫酸铵 ( DNS- 86), 能有效改善乳液的性能。
  • 吴凤芹, 姚 超, 王华林, 范文元
    涂料工业. 2006, 36(12):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水热处理, 利用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水热处理前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pH 值、水热反应温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形貌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 pH 值的增加,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生长速度减慢。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 纳米的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逐渐变大。水热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形貌的影响不大。
  • 杨小青, 朱梅芳, 俞剑峰, 何建文, 孟庆华
    涂料工业. 2006, 36(12):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不含芳香族的高耐候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卷材涂料中的应用, 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通过人工老化的比较, 高耐候聚酯树脂表现出比普通聚酯树脂更优异的户外耐候性。
  • 刘 宏, 向寓华, 董观秀
    涂料工业. 2006, 36(12):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粉末涂料粒径的原理, 分析了粉末涂料的粒径对涂料的流平性、上粉率、稳定性、回收率及涂装产品质量外观等的影响, 结合实际生产经验, 根据涂装产品质量的要求, 提出了控制粉末涂料粒径的生产工艺参数。
  • 张凤珍, 张代儒, 张 瑜
    涂料工业. 2006, 36(12):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影响彩色涂层钢板质量的涂料、生产工艺控制等方面着手, 探讨了彩色涂层钢板的质量缺陷及成因,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 徐龙贵, 袁培福, 赵德华, 陈 剑
    涂料工业. 2006, 36(12):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日本涂料界流行的户外用涂料的亲水耐沾污方法, 尤其是减少窗台上的雨痕污染的方法,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亲水化途径 ( 特别是亲水化助剂的应用 )。
  • 张文杰, 闫富安, 王建成, 彭玉峰
    涂料工业. 2006, 36(12):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低聚物、活性稀释单体以及助剂对玻璃涂膜附着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加入一定量的三官能团酸酯或硅烷偶联剂可以显著提高紫外光固化玻璃涂膜对玻璃的附着力。
  • 刘正堂, 张新歧, 李淑杰, 侯宴宾
    涂料工业. 2006, 36(12):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粘结剂, 以镉红为主热色颜料, 酞菁蓝和海碧为辅助热色颜料, 通过加入其他填料助剂, 制备了多变色不可逆示温涂料, 检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示温涂料具有良好的示温性能。
  • 王李军, 叶广宁, 滕 瑞, 陆文明, 张荣伟, 陆梦南
    涂料工业. 2006, 36(12):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脱漆的脱漆剂, 该脱漆剂由两层液体组成, 上层为油封层, 下层为工作液。脱漆时需将工件完全浸没在工作液中, 合适的脱漆温度为 80~ 110℃。该脱漆剂具有较宽的使用范围, 脱漆效率较高。
  • 王良东, 杜风光, 史吉平, 董青山
    涂料工业. 2006, 36(12):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小麦面筋蛋白分散于水中的方法以及其在水性内墙涂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分散剂 A可以使小麦面筋蛋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均匀的乳液。小麦面筋蛋白在内墙涂料中既起到了成膜剂的作用也起到了增稠剂的作用。该内墙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力、流平性, 涂膜外观、耐水性以及耐洗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