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06-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张 娜1, 2, 王 磊1, 2, 聂 俊3, 杨金梁1
    涂料工业. 2017, 47(6):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4-氟-4′-羟基二苯甲酮和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酰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可聚合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FBPAc)。 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 FBPAc 的吸收、降解以及迁移性能,并利用实时红外(RT-IR)研究了 FBPAc 的光聚合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FBPAc 的最大吸收峰在 256.2 nm处,与二苯甲酮(BP)最大吸收峰(251.0 nm)相比略微红移;FBPAc 的相对迁移率仅为 BP 的 15%。
  • 张海清, 陈正平
    涂料工业. 2017, 47(6):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了不同的单体和低聚物在 ABS 上的附着力;并从化学结构角度分析了造成附着力差异的原因。 指出化学结构是决定附着力的首要因素,而不是体积收缩;酯键和醚键分别起到增加附着力和降低附着力的作用。 提出了衡量附着力的 3 个概念:酯键密度(Ces)、醚键密度(Cet)和酯键醚键密度比(Ces/ Cet)。 对于不含醚键的单体和低聚物,如果 Ces≥0.6%,则可在 ABS 上获得良好的附着力。 对于含有醚键的单体和低聚物,需要 Ces和 Ces/ Cet同时满足条件:只有 Ces≥0.6%,并且 Ces/ Cet≥4,才能获得良好的附着力。
  • 李东兵1, 2, 张 娜1, 2, 聂 俊3, 杨金梁1
    涂料工业. 2017, 47(6):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 Michael 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可聚合胺助引发剂(HMPMO),并探究了将该胺助引发剂代替 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用于齿科修复树脂后的光聚合动力学、动态力学以及吸水性、溶解性、体积収缩和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体系的固化速率和双键转化率随HMPMO 浓度的增大而逐渐提高;与 EDAB 相比,HMPMO 引发体系的双键转化率较低,但其他性能,如吸水性、溶解性、体积收缩以及细胞毒性均符合齿科复合材料的要求。
  • 杨永登, 梁 爽, 李云庆, 王家喜
    涂料工业. 2017, 47(6):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乙氧基化季戊四醇/ 双季戊四醇与由聚乙二醇(PEG4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 -1-丙酮(Irgacure 2959)反应形成的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合成了 2 种可用于紫外光固化的长臂多官能度大分子光引发剂(MPIs)。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其结构。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 MPIs 的光分解过程,用实时红外光谱研究了 MPIs 引发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聚合动力学。 结果表明:MPIs 的引发效率稍高于 Irgacure 2959;光引发速度随引发剂用量增加而提高;与 Irgacure 2959 相比,MPIs 在光固化单体及树脂中的溶解性有所提高,光固化膜中残留光引发剂的迁移率降低。 MPIs 引发光固化聚合后的固化膜性能优异,表明MPIs 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大分子光引发剂。
  • 工艺技术
  • 沈为真, 刘晓亚, 刘 仁, 李治全
    涂料工业. 2017, 47(6): 25-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光产碱剂在 LED 可见光辐照下释放强碱进而同时引发巯基-环氧聚合及硅氧烷的溶胶-凝胶反应,实现原位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涂层。 通过拉曼光谱和实时红外光谱对混杂光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和 X 射线衍射对杂化涂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化涂层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较高的表面硬度。
  • 曾 泽, 钟 荣, 冯英锋, 谢 刚
    涂料工业. 2017, 47(6): 3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胺(IPDA)、碳酸丙烯酯(P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红外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PUA 合成的最优实验条件,对其光固化过程和涂膜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当用 7%的光引发剂 Irgacure 184 引发 PUA 固化时,其双键的最终转化率最高,可达 93.7%;涂膜性能较好,表面干燥,硬度达到 3H。
  • 崔燕燕1, 刘 峰1, 袁 帅2, 刘国栋1
    涂料工业. 2017, 47(6):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硅溶胶改性,将改性的硅溶胶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共混,制备出聚碳酸酯(PC)用紫外光(UV)固化耐磨涂层。 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激光粒度仪、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 )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对制备的 UV 固化涂层的透光率、雾度、表面硬度和附着力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纳米 SiO2 表面接枝上了 KH-570,且亲水性降低。 当 KH-570 用量为 60%、改性纳米 SiO2 用量为 4%时,涂覆 UV 固化涂层的 PC 的耐磨性得到最佳改善,耐磨试验后,涂覆添加 4%改性纳米 SiO2 的 UV 固化涂层的 PC 较涂覆未添加纳米 SiO2 的 UV 固化涂层的 PC,透光率降低值从 4.5%降至 1.1%,雾度增加值从 21.29%降至 3.41%,PC 表面涂层的铅笔硬度达到 2H。
  • 董海晖, 向洪平, 刘晓暄
    涂料工业. 2017, 47(6):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乙醇胺(DEOA)为原料,经一步法自缩聚反应制备超支化聚氨酯(HPU-OH)。 再以聚乙二醇(PEG200)、IPDI 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一端为异氰酸基团、另一端为双键的预聚体 IPDI/ PEG200 / HEA,将其接枝到 HPU-OH 后合成含柔性链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HPUA)。 优化了合成条件;并采用 FT-IR、1H NMR 和 GPC 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以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184)作为光引发剂,对 HPUA 涂膜紫外光固化后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优化后 IPDI/ PEG200 / HEA 的合成条件为温度 35 ℃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用量为丙烯酸羟乙酯质量的0. 037 5%、反应时间为 120 min;优化后 HPUA 的合成条件为温度 70℃ 、DBTDL 用量为 0.05%、反应时间为 120 min。 合成的 HPUA 产品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Mn ) 为13 68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 2.1;与同类产品相比,其固化速度快且涂膜柔韧性优异,光固化速度为 3 s,柔韧性 1 mm,铅笔硬度 2H,附着力 1 级。
  • 健康·安全·环境
  • 覃健耀, 韦星船, 邓 妮, 陈伟成, 卢景威, 田华浩, 岳梦恩, 盛 杰
    涂料工业. 2017, 47(6):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树脂(E-51)、衣康酸(I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有机氟改性 UV 固化水性环氧衣康酸树脂。 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合成树脂的影响,考察了 HFMA用量对涂膜耐水性、水接触角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改性树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 105 ℃ ,含氟单体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 1 ∶4时,制得的树脂及其涂膜的综合性能优良,涂膜的吸水率由改性前的 9.14%下降到改性后的 4.01%,水接触角由改性前的 63.26°增加到改性后的 90.05°,耐水性、疏水性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 应用研究
  • 葛惠文, 刘敬成, 孙冠卿, 刘 仁, 刘晓亚
    涂料工业. 2017, 47(6):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一种兼具光交联和抗菌特性的季铵化巯基二氧化硅杂化粒子,采用红外与拉曼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将该杂化粒子添加到光固化涂料中,对涂膜的光固化过程、涂层基本性能及其抗菌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杂化粒子的加入能够提高涂膜的双键转化率,并赋予涂层优良的抗菌性;涂层的铅笔硬度、耐划伤性以及热稳定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营 飞, 王木立, 顾 斌, 马智俊, 张东阳, 狄志刚, 朱 东
    涂料工业. 2017, 47(6): 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低折射率含氟丙烯酸树脂(FA)。 通过红外光谱对 FA 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原料对 FA 性能的影响。 以 FA 树脂为主体,配合含氟活性稀释剂、多官能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制备了折射率低于1.378 0的紫外光固化光纤涂料,分析了各组分对涂料外观、折射率、黏度、固化速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范雷平
    涂料工业. 2017, 47(6):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紫外光固化涂料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与常规涂料相似的流变问题,比如沉降问题、流挂问题以及触变假稠带来的供料和流平问题。 文章针对助剂对紫外光固化涂料流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并且通过选择合适的助剂来改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流平性、防沉降性以及抗流挂性。
  • 何伍南
    涂料工业. 2017, 47(6): 7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自制的磷酸酯功能单体,制备的丙烯酸树脂在不外加防掉银助剂的情况下,达到不掉银效果。 讨论了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溶剂、玻璃化温度、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甲基丙烯功能单体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重点讨论了磷酸酯功能单体对漆膜防掉银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制备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各项综合性能优异
  • 科学观点
  • 李 聪, 袁 妍, 刘 仁, 刘晓亚
    涂料工业. 2017, 47(6): 8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固化技术具有高效、适应性广、经济、节能、环境友好的“5E”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在聚合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严重阻碍其应用。 文章简要介绍了体积收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对减小收缩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