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4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4-10-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赵书彦, 祝郦伟, 刘福春, 韩恩厚, 王震宇, 钱洲亥
    涂料工业. 2014, 44(10):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现用配套涂层作为对比,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2种配套涂层进行老化试验,考察了涂层老化后的失光率、色差和附着力,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涂层表面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涂层的耐老化性能优于现用配套涂层,有利于输电杆塔的长效防护。
  • 李文渊, 曹有名
    涂料工业. 2014, 44(10):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环氧树脂E12为基体,配合酚类固化剂及其他助剂,经熔融共混制备出低温固化环氧粉末涂料。考察了固化剂、促进剂用量等对体系固化性能、附着力及耐冲击性的影响,并通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红外光谱研究了酚羟基/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用量增加,涂膜耐冲击性能先提高后减小;随着促进剂用量的增加,体系固化温度降低,附着力和耐冲击性提高。固化剂、促进剂最佳用量分别为环氧树脂E-12用量的20%和2.0%。
  • 徐康宝, 叶章基, 谭振华, 陈凯峰, 王胜龙, 戎宗明
    涂料工业. 2014, 44(10):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旋转黏度计测定了环氧树脂6101分别与3种固化剂所形成的体系在固化过程中剪切黏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环形剪切法处理获得相应的凝胶时间。考察了凝胶时间与固化剂、溶剂含量及固化温度等的变化规律,并以凝胶时间作为固化速度的表征,分别建立了相应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所建立的固化动力学方程,能同时适用于有无溶剂场合,可根据体系的组成(环氧树脂、固化剂和溶剂)及固化温度预测其凝胶时间,为优化防腐涂料配方及固化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
  • 陈 唯, 顾宇昕, 许振阳, 何 涛, 余 林, 余 倩
    涂料工业. 2014, 44(10):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熔融聚合法合成了粉末涂料用端羧基型饱和聚酯树脂,并在此基础上接枝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引入不饱和双键作为活性热固化基团。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对端羧基转化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双键封端前后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并将合成的树脂制成粉末涂料,考察其固化后涂层性能。
  • 工艺技术
  • 宋云龙, 谭 艳, 黄旭珊, 张 麒, 万军鹏, 吕维忠
    涂料工业. 2014, 44(10):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自制的镱掺杂二氧化锡(YTO)水性纳米隔热浆料与水性氟丙树脂共混,制备了水性YTO透明隔热玻璃隔热涂料,系统研究了YTO浆料用量、Yb掺杂比例、涂层厚度对涂膜光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水性氟丙树脂用量对涂膜硬度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YTO浆料用量为40%、Yb/Sn物质的量比为0.35∶0.65、涂覆次数为3次、树脂用量为50%时,涂膜的光学性能、硬度及附着力最佳。
  • 李玉峰, 王 迪, 祝晶晶, 王春庆, 樊丽权, 刘喜军
    涂料工业. 2014, 44(10):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引入苯胺单体,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苯胺共聚乳液,分析了共聚机理,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共聚乳液中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引发剂与苯胺的物质的量比[n(APS)∶n(An)]等条件对共聚乳液性能及乳胶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对制备的共聚乳胶涂层进行了电化学阻抗谱(EIS)、塔菲尔曲线(Tafel)、开路电位(OCP)等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对腐蚀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酯-苯胺共聚乳胶涂层可以使金属基材表面形成钝化膜,且当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5 h,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2%,引发剂与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5∶1时,共聚乳液的性能及其乳胶涂层防腐蚀性能最佳。
  • 李 勇, 瞿金清, 顾宇昕, 刘 亮, 何 涛
    涂料工业. 2014, 44(10):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半结晶型聚酯树脂和无定形聚酯树脂,并以其分别制备了粉末涂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衰减全反射红外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半结晶和无定形2类聚酯粉末涂层的耐老化性能,发现半结晶聚酯粉末涂料的耐老化性能不如无定形聚酯粉末涂料。
  • 胡 鹏, 贺龙强, 刘中阳, 何伟国
    涂料工业. 2014, 44(10):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400(PEG-400)为主要原料,合成端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以亚硫酸氢钠为封闭剂,对预聚体进行了封闭研究。着重考察了封闭反应温度、溶剂配比、促进剂、亚硫酸氢钠用量和浓度、p H等对封闭率的影响。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实现了亚硫酸氢钠对端异氰酸酯基的良好封闭,产物的解封温度在56.3~68.4℃之间。
  • 健康·安全·环境
  • 艾 倩, 强西怀, 闫 哲
    涂料工业. 2014, 44(10):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共聚将功能单体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引入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中,在制备的丙烯酸树脂乳液中添加壳聚糖,形成室温自交联型壳聚糖-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经FT-IR证实了壳聚糖与AAEM单体之间交联反应的发生,通过测试涂膜吸水率、接触角、Tg、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考察了AAEM-壳聚糖交联体系对乳液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引入和相互交联网络的形成,可使涂膜具有更好的吸水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 应用研究
  • 赵春艳, 王 静, 冀志江, 王晓燕
    涂料工业. 2014, 44(10):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添加纳米银溶胶、玻璃载银、磷酸锆载银3种抗菌剂制得抗菌内墙涂料。用贴膜法和抑菌圈法测试了涂料的长效抗菌性;用扫描电镜测试了抗菌涂料与细菌的作用状态,并测试了抗菌涂料的色差变化。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能很好地观察到涂膜与细菌的作用状态与形貌;自制玻璃载银抗菌涂料的色差变化最小;加入0.6%载银抗菌剂的内墙涂料初始抗菌率达到99%以上,但放置3个月后,抗菌率有所下降。
  • 任 云, 王 博, 王胜利,
    涂料工业. 2014, 44(10):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池涂料涂布要求,由苯乙烯磺酸钠、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共聚合成了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涂料分散剂。通过正交试验法对配料比进行优化,最佳配比(以丙烯酸为基准计算)为:丙烯酸100%、马来酸酐10%、丙烯酸丁酯6%、苯乙烯磺酸钠10%、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60%。在最优配料比条件下合成该分散剂,进一步探讨了分散剂用量对涂料流变性影响,结果表明:固含量为77.1%,分散剂用量为活性物质磷酸铁锂质量的0.3%时,涂料初始黏度为1 332 m Pa·s,静置90 min后黏度为1 656 m Pa·s,符合电池涂布工艺要求。
  • 王正祥, 袁吉童, 李运华, 刘奇龙, 陈 洪
    涂料工业. 2014, 44(10):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酯交换法制备桐油基二元醇,并以其为功能性扩链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酯二元醇(PEG)、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等原料制备了一系列桐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桐油二元醇、PEG、DMPA对乳液及其涂膜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桐油基二元醇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涂膜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随着PEG含量的增加,涂膜的硬度与强度降低,微相分离程度减弱,断裂伸长率增加;DMPA含量的增加使乳液的稳定性增加,颜色更加透明,粒径变小,但耐水性降低。当桐油基二元醇用量为6%(以原料的总质量计,下同)、PEG用量为59%、DMPA为7%时,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良好的外观、贮存稳定性,且涂膜的耐水性及机械性能优异。
  • 涂装技术
  • 张菊香
    涂料工业. 2014, 44(10):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身电泳漆膜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防腐效果和外观。采用化学方法、扫面电镜微观分析和能谱成分分析理化检测方法,对车身冲压件局部电泳不能正常成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产生缺陷的钢板表面含硅氧,阻止了磷化膜的形成,不利于表面涂装,导致电泳无法正常成膜。此次缺陷分析,为汽车厂和冲压件生产厂找到了一种方便快捷的钢板表质量控制方法,从而降低车身电泳缺陷。
  • 吴永福, 刘荣德, 李 军
    涂料工业. 2014, 44(10):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超滤系统在阴极电泳涂装工艺中的作用,介绍了超滤技术的原理及阻碍超滤液生成的因素,着重阐述了超滤系统单元的选择、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超滤系统在日常使用中的清洗方法。
  • 科学视点
  • 张学卿, 王群伟, 宋相丽
    涂料工业. 2014, 44(10):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防污机理,研究了影响低表面能防污涂料防污性能的表面能、弹性模量和涂层厚度与海洋污损物的附着力(剥离力)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一种涂料的防污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低表面能涂料的防污性能的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得到涂料防污性能敏感程度自大到小依次为表面能、涂层厚度和弹性模量。为今后低表面能涂料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借鉴。
  • 蔡文曦, 盛鑫鑫, 张心亚, 钟 理
    涂料工业. 2014, 44(10): 7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已有研究人员将石墨烯应用于涂料中,并探讨了其在涂料中表现出的独特作用。对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及改性方法等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石墨烯在导电涂料、防腐涂料、建筑涂料及其他功能性涂料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并展望了石墨烯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