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4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施冬梅, 赵文轸
    涂料工业. 2011, 41(1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镀制备镍钻磷合金包覆盐酸掺杂聚苯胺粉体、高氯酸掺杂聚苯胺粉体和本征态聚苯胺粉体复合材料。分别以盐酸掺杂聚苯胺粉体、高氯酸掺杂聚苯胺粉体、本征态聚苯胺粉体以及化学镀复合粉体作为吸波剂,醇酸清漆为基料,制备了吸波涂层,并测定涂层微波反射率。分别以盐酸掺杂聚苯胺、高氯酸掺杂聚苯胺、本征态聚苯胺粉体为填料,聚氨酯为基料,制备红外涂层,并测试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研究结果表明,本征态聚苯胺化学镀复合粉体吸波性能有较大提高,在15.5 GHz,反射率为-7.5 dB;盐酸掺杂聚苯胺粉呈现微波和红外兼容特性,对于雷达红外复合隐身涂料开发具有应用前景。
  • 胡加娟, 郭秀生, 于德梅, 苏敏茹, 郭容男
    涂料工业. 2011, 41(1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0.5~3.5代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研究了半代PAMAM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半代PAMAM和PAMAM水解酸进行了表征。通过丙烯酸羟乙酯与半代PAMAM水解酸的反应,合成了不需添加稀释剂,在紫外光作用下便能固化成膜的树枝状聚酰胺-胺紫外光固化树脂,得到的光固化膜表面光滑、柔软、颜色均匀、内部无气泡且表观性能较好,解决了为降低高分子材料黏度必须加入大量稀释剂的问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了丙烯酸羟乙酯改性成功,测定了合成的光固化树脂溶解性、紫外光固化膜的熔点、热稳定性等性能,并对其性能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测试表明合成的产物不同,其溶解性能有较大的不同,只能溶解在极性较大的水、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中。随着代数的增加,紫外光固化膜的熔点逐渐降低;TG分析表明紫外光固化膜的热分解反应是一个由外层向内层分步进行的过程,初始分解均在170℃以上,固化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徐飞高, 李 丹, 彭 伟, 迟宝珠
    涂料工业. 2011, 41(11):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烷氧基硅烷通常用于石材防护,最大的缺陷是烷氧基硅烷在石材孔隙干燥过程中形成二氧化硅凝胶表现为开裂。本文综述了使用烷氧基硅烷制备无裂缝二氧化硅的措施,包括添加干燥控制化学剂、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有机改性剂,同时介绍了催化剂对烷氧基硅烷的水解和缩合影响,对烷氧基硅烷作为石材防护涂料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庄晓莎, 孙东成
    涂料工业. 2011, 41(11):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自制的N-(2-氨基乙基)氨基乙磺酸钠(AAS-Na)为亲水单体,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主要硬段,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大约为50%的聚氨酯分散体(PUDs)。激光粒度分析表明PUDs胶粒平均粒径60~160 nm,部分PUDs胶粒呈二元分布,Zeta电位处于-50~-65 mV之间,黏度均小于200 mPa·s。透射电镜(TEM)显示PUDs胶粒呈不同尺寸的不规则球形结构。DMA测试显示PUDs膜未见软硬段的相分离,玻璃化温度(Tg )在-35~-20℃之间。电子拉力机测试结果表明伸长率为2 000%的定伸强度大多处于5~10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均高于2 000%。
  • 工艺技术
  • 杨伟平, 戴 震, 许戈文
    涂料工业. 2011, 41(11):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一缩二乙二醇(DEG)为主要原料,经相转化法合成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PU)自乳化乳液;再加入过量胺开环的环氧树脂E-51,后扩链30 min,得到一系列状态稳定的环氧树脂E-51改性水性聚氨酯(EPU)乳液。并对乳液及胶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表明:环氧树脂E-51成功被乙二胺开环,用其改性水性聚氨酯,可以使胶膜的机械性能增强,24 h吸水率降至1.46%,硬度、耐热性能均得到较大提高。
  • 付 文, 王 丽, 黄军左
    涂料工业. 2011, 41(11):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纳米管-TiO2(CNTs-TiO2)复合催化剂。将复合催化剂添加到醇酸树脂中制备自洁涂层。测定了该复合涂层对表面吸附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活性。结果表明:添加了复合CNTs-TiO2催化剂的涂层较纯TiO2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还对涂层光催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 李秉昌, 郭秋强
    涂料工业. 2011, 41(11):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与氯醚树脂(VC-IBVE)进行接枝共聚;用中和剂三乙胺(TEA)与接枝反应产物中和成盐,得到水性丙烯酸改性氯醚树脂乳液。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对该体系接枝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丙烯酸类单体用量以及混合单体中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对改性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类单体用量为50%,混合单体中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分别为9%~11%和40%时,制得的改性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盐水性和优异的附着力。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了此改性乳液。
  • 邢宏龙, 吴芳群, 陈水林
    涂料工业. 2011, 41(11):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烯酸正丁酯(n-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2-EHA)、苯乙烯(St)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30)为复合乳化剂,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助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印花涂料用黏合剂。用表面张力仪和Zetasizer Nano粒度仪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的配比与用量、助乳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微乳液粒径、Zeta电位、转化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DS):m(TX-30)=1:2,且量为体系总质量的3.0%~3.5%;MAA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75~80℃,制得的微乳液单体转化率达96%,乳胶粒平均粒径为60 nm。
  • 胡 哲, 叶超贤, 李红强, 曾幸荣, 王江北
    涂料工业. 2011, 41(11):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化学改性,研究了KH-570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TiO2接枝率和亲油化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粒径分析(DLA)等手段表征了KH-570改性TiO2粒子的结构及其分散性。结果表明:KH-570成功接枝到TiO2表面。当KH-570用量为TiO2的1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时,改性效果最好:接枝率达到8.9%,亲油化度达到56%;与未改性的TiO2相比,KH-570改性TiO2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分布变窄。
  • 健康·安全·环境
  • 杨晓东, 吴晓琼
    涂料工业. 2011, 41(11):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了一种用于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的常温清洁锌钙系磷化液。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常温锌钙系磷化液的配方,得到配制简单、能够快速成膜、磷化膜质量好的磷化液配方,且该磷化液不含亚硝酸盐和重金属。讨论了磷化的工艺条件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并对磷化膜进行了检测。在5~35℃下浸渍磷化5~10 min,每平方米即可生成质量约为2 g的浅灰色、均匀、致密的磷化膜,耐CuSO4溶液点滴时间达90~140 s,耐3%氯化钠溶液浸泡时间为240 min。
  • 张 捷, 章晓斌, 胡百九, 彭浩民, 高庆福
    涂料工业. 2011, 41(1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配方组成中树脂酸值范围、固化剂类型及用量、填料类型及透气剂用量等对聚酯/β-羟烷基酰胺(HAA)环保耐候型粉末涂料涂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家用电器涂装的环境友好型粉末涂料产品,并与聚酯/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TGIC)体系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聚酯/HAA型粉末涂料产品在涂装厚度超过120μm时易产生针孔,同时耐高温黄变性及耐蚀性较聚酯/TGIC体系稍差,其他综合性能与聚酯/TGIC型产品相当,而在贮存稳定性和成本方面则更具优势。
  • 应用研究
  • 王红艳
    涂料工业. 2011, 41(11):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现代质量管理中的控制图理论,钢管防腐质量要求。详细介绍了采用Excel软件绘制钢管防腐涂层均值-极差控制图,通过控制钢管防腐生产过程来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可将产生不合格品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 方健君, 於 杰
    涂料工业. 2011, 41(11): 5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环氧官能度适中的酚醛环氧树脂作为基料,以脂环胺作为固化剂,制备了常温固化酚醛环氧涂料。考察了脂环胺的加成改性对其抗发白性和黏度的影响;探讨了3种脂环胺的耐化学品性差异;研究了苯甲醇对酚醛环氧漆膜的固化程度和耐化学品性的影响;分析了偶联剂对涂膜的抗阴极剥离作用。结果表明:选用官能度适中的DEN431作为酚醛环氧树脂;活泼氢当量为65的改性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作为固化剂;以苯甲醇作为增塑剂,其用量为酚醛环氧树脂的7.5%;以KH-550作为偶联剂,其用量为酚醛环氧树脂的0.5%(质量分数,下同);以DMP-30作为促进剂,其用量为酚醛环氧树脂的0.8%,得到耐化学品性与耐温性优异的常温固化酚醛环氧涂料。
  • 王荣民, 张少飞, 郭俊峰, 何玉凤, 蒋梦兰
    涂料工业. 2011, 41(11):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马铃薯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接枝单体,制备了马铃薯淀粉接枝共聚物乳液,并考察了影响接枝率、单体转化率、乳液外观及涂膜性能的因素。将共聚物乳液与多孔颜填料混合、研磨,制备了淀粉乳液基调湿涂料。结果表明,淀粉乳液基调湿涂料达到了内墙涂料的使用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调湿性能,该涂料安全环保,可应用于建筑物内墙的涂装与涂饰。
  • 科学视点
  • 于庆杰
    涂料工业. 2011, 41(11):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尝试了各种手段,换热器表面的腐蚀和污垢沉积依然是换热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换热表面涂装耐腐蚀、抗垢以及高导热率涂料改性是解决换热器腐蚀和结垢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换热器表面的各种多功能涂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多功能涂料体系的优缺点。并结合纳米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换热器多功能涂料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杨 康, 陈保华, 孙 哲, 冯俊忠, 孟军锋
    涂料工业. 2011, 41(11):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阐述了航空飞行器用涂料的分类和组成,包括航空器非金属外表面、舱内、发动机、零部件及特殊专用涂料等。介绍了我国近年来航空涂料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对比了各类航空涂料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状况,研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航空飞行器用涂料领域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同时探讨了业内研究机构及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
  • 赵晓东, 魏仁华, 陈 红
    涂料工业. 2011, 41(11): 7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所承担的省、市两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研究建立了集7个国家和2个组织的涂料行业专利情报于一体的战略分析平台,并对专利信息情报在加快涂料企业改善产品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价值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 涂装技术
  • 刘 宏, 向寓华, 师立功
    涂料工业. 2011, 41(11):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粉末涂料附着力原理及附着力检测方法,以纯聚酯A9016SF75铝型材专用应用为例,从粉末涂料生产使用工艺过程中重要参数如工件表面前处理、涂膜固化温度与时间、涂膜厚度、成膜助剂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粉末涂料静电喷涂附着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参数与措施。生产实践证明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表面铬化处理,铬化膜厚度0.5~2μm,交联固化温度200℃,固化时间20 min,产品涂膜厚度50~90μm,流平剂用量为0.8%~1.5%(质量分数,下同),脱气剂用量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