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5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刘文浩, 罗东, 熊效,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1-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一锅法,先以三羟甲基丙烷( TMP)作为扩链剂引发 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得聚己内酯多元醇(PCLT)再以 PCLT为原料制得柔韧性优异的低羟基含量丙烯酸分散体( LHAD)。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PCLT,探究 PCLT改性 LHAD制备时的反应温度、 n(己内酯) ∶n(TMP)、溶剂种类, PCLT含量, LHAD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对 PCLT和 LHAD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45 ℃、n(己内酯) ∶n(TMP)为 12. 17、乙酸丁酯和乙二醇丁醚等质量混合作为釜底溶剂体系, PCLT含量 9. 4%,LnHAD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41. 85 ℃,制得 LHAD粒径较小、黏度适中、固含量高且热贮存稳定性较好。将 LHAD搭配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AQUAPU-298)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涂层固化后硬度为 F,同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及光泽。
  • 张家宇, 谢楠, 段先健,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8-1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系统讨论气相法氧化铝对粉末涂料的影响,研究了气相法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和添加量对粉末涂料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 EDS)和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氧化铝在体系中的分散状态和漆膜的表面微观形貌,测试了粉末流速、光泽、粗糙度等性能指标,并对气相法氧化铝提升粉末涂料上粉率、耐磨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相法氧化铝在粉末涂料中存在影响漆膜上粉率、机械性能的添加量阈值,该值受气相法氧化铝比表面积的影响。粉末涂料用气相法氧化铝比表面积应高于 70 m2/g,不同添加量对粉末涂料的影响不同,低添加量( 0. 1%)主要表现为提升粉末带电性能,中添加量( 0. 3%)主要表现为提升粉末涂料流动性,高添加量( 0. 6%)下氧化铝表现为减弱静电屏蔽效应,提升漆膜强度。
  • 张华菲, 朱日广, 唐兴颖,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15-2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Q235钢为基材,制备了碳纤维 /水性环氧树脂( CF/WEP)复合涂层,利用冲刷腐蚀试验模拟 Q235钢在含砂流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通过对 Q235钢在冲刷腐蚀后的电化学行为、腐蚀产物形貌和腐蚀失质量进行分析,研究了 CF/WEP复合涂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并解释其耐冲刷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 CF/WEP涂层在流速为 3 m/s、1. 0%含砂量条件下可以屏蔽沙粒,具有很好的耐冲刷腐蚀性能。在 1. 0%的含砂量冲刷环境下,流速为 5 m/s时,试样腐蚀面积增多,涂层发生了破裂;当流速为 1 m/s、含砂量增加至 1. 5%时,涂层被砂粒冲蚀而破裂,砂粒从涂层的破裂口进入涂层内部并聚集,且涂层破裂的边缘极易形成腐蚀坑。空白试样和涂层试样冲刷的腐蚀产物主要为 α-Fe2O3α-FeOOH、γ-FeOOH、γ-Fe2O3、Fe3O4物相。
  • 聂金秋, 李欢欢, 范晓慧,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22-28.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水性木器涂料涂装效率低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双键功能化 PVAc基核壳乳胶粒,然后通过预乳化将多活性单体( TMPTA)在乳胶粒合成后期加入乳液,制备了 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并对其稳定性、光固化性能和漆膜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 PVAc基核壳乳胶粒壳层含有活性双键,且粒径远小于紫外光波长,可实现 UV固化;通过调控活性单体的加入量,可显著加快 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的成膜速度,应用于木器漆涂饰时,最快可在 20 s内完成固化;同时乳胶膜性能可调控,在活性单体 TMPTA与壳层双键的物质的量比为 3∶1时,光固化乳胶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 0. 91 MPa,断裂伸长率为 1. 29%,弹性模量为 70. 54 MPa;此外,木器涂料漆膜硬度、附着力、光泽和粗糙度分别为 4H、0级、 23. 7、1. 15 μm。所制备的 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将在水性木器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工艺技术
  • 张璐, 程相林, 亓子怡,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29-3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性醇酸涂料漆膜的硬度、光泽与耐水性较油性醇酸涂料差,改进这些性能对水性醇酸涂料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豆油、季戊四醇及苯酐为原料,采用醇解法合成醇酸预聚体,并引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改性,通过相反转法制成 IPDI改性水性醇酸乳液。研究了 IPDI用量、中和剂 AMP-95用量、乳化工艺对水性醇酸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IPDI用量(以苯酐的质量计)为 50%,AMP-95用量(以树脂的质量计)为 0. 6%,乳化剂用量(以树脂的质量计)为 5%,搅拌速度为 4 000 r/min时,所制得的水性醇酸乳液漆膜硬度达 2H,光泽为 90. 87,表干 2h,耐水性 24 h无异常,漆膜综合性能表现良好。
  • 陈淼, 王志昂, 王玲玲
    涂料工业. 2024, 54(6): 35-40.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制备低温固化速度快、强度高的建筑防水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预聚体,将制得的预聚体与粉体填料、溶剂、助剂等按照一定配比制备了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表明:当聚醚多元醇中 330N质量分数为 20%、预聚体— NCO含量为 5%、粉体填料为绢云母粉、催化剂采用 WCAT-WS2与 DMDEE复配时,产品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当潜伏固化剂 ALT-402、聚氨酯专用分子筛活化粉 JLH-PU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和 5%时,产品放置 120 d后涂膜细腻无泡。所得产品符合 GB/T 19250—2013中Ⅱ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固化速度,应用前景广阔。
  • 曾如月, 吴志伟, 乔永洛,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41-46.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制水性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为大分子乳化剂,以苯乙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双丙酮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制备了用于水性木器涂料的自交联型杂化羟基丙烯酸乳胶,并对其光泽、耐水性、干燥时间、打磨性、适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自制水性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的质量分数为 13. 2%,杂化乳胶的羟基含量为 1. 5%,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占杂化乳胶体系固体质量的 2%时,所制备的水性木器涂料具有光泽高、装饰性好、干燥速度快、打磨性好、活化期长、耐水性好等优点。
  • 吕东军, 杨明冉, 邵丽君,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47-5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 C. I.颜料黄 155的应用性能,由 2-氨基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经重氮化反应后再与 1,4-双乙酰乙酰对苯二胺偶合,得到 C. I.颜料黄 155粗品,分别采用有机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N-甲基吡咯烷酮( NMP)对其进行处理以及水热处理,得到各 C. I.颜料黄 155样品。并讨论了溶剂处理对 C. I.颜料黄 155颜料的颜色、晶型、热稳定性、水接触角、粒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C. I.颜料黄 155粗品经过 DMF和 NMP颜料化后,颜料结晶度较高且粒径减小,颗粒分布变窄,溶剂处理后的 C. I.颜料黄 155着色力可达 109. 9%,疏水性增大。
  • 健康·安全·环境
  • 张悦, 谢丹, 陈昌正,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52-5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细菌对材料的破坏,制备环境友好的新型光固化抗菌涂层,采用季铵化法一步合成了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QAC),以 SiO2纳米胶为载体,将 QAC与含有丙烯酸双键的硅烷偶联剂按照不同比例接入纳米胶,得到新型 UV固化有机-无机杂化季铵盐抗菌剂(UV-SiO2-QAC)。将抗菌剂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 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中,在 UV光辐照下获得抗菌涂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确定了 QAC的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确定了涂层的表观形貌、双键转化率和热性能,并对涂层的抗菌性能、硬度和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 QAC与硅烷偶联剂物质的量比为 1∶1的抗菌剂,在添加量为 10%时,涂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最优,抑菌圈直径达到 12. 5 mm,5d后达到 11. 4 mm,铅笔硬度为 2B,拉伸强度为 3. 72 MPa,双键转化率达到 81%,综合性能最佳。

  • 应用研究
  • 樊超, 薛瑞丽, 宋欢欢,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60-6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飞机整体油箱的防腐设计要求,本文研制了一种整体油箱用环氧防腐涂料,测试涂层在不同种类铝合金上的性能,考察涂层与密封剂的剪切强度,研究铝合金基材表面处理工艺、黏结底涂种类对涂层与密封剂相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在各类铝合金上的应用性能优异,与 HM118密封剂的剪切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对密封剂剥离强度无影响;PR1782密封剂在有无黏结底涂配套时,均能表现出与涂层优异的相容性;HM118密封剂内聚破坏强度高于 PR1782,需与黏结底涂配套使用,配套 Naftoseal. MC-115黏结底涂的剥离强度高于 PR-188 UNIVERSAL SEALANT。
  • 王华权, 刘晓丽, 赵有强,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65-70.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缩短水性隔声涂料的干燥时间,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填料掺入隔声涂料中,采用自研的简易版撞击声检测装置,探究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添加量对隔声涂料撞击隔声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分析了硅酸盐水泥对隔声涂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隔声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硅酸盐水泥,水泥在涂料中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碳酸钙凝胶等产物,对涂料的干燥效率和隔声性能起到提升作用。硅酸盐水泥添加量达到 6%,隔声涂料的干燥时间可以缩短至 48 h以内;硅酸盐水泥添加量达到 4%,隔声涂料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提升了 75%。隔声涂料( 4%硅酸盐水泥添加量)现场施工, 48 h内完全干燥,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为 63 dB,达到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 涂装技术
  • 戴惠新, 吴金洋, 郑云昊,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71-7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轨道车辆车体表面腻子自动喷涂,搭建了机器人自动喷涂平台,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自动喷涂的最优工艺,考察并确定了腻子施工参数,对比分析了自动喷涂腻子与手工操作的优势。结果表明:适用于轨道车辆的自动喷涂腻子的工艺参数为:腻子黏度 9 512 mPa·s、喷涂压力 42 MPa、喷涂距离 500 mm、移动速度 600 mm/s、扇幅 300 mm、膜厚 2. 00 mm;腻子的施工参数为:腻子加热温度 80 ℃、重涂间隔最大时间 96 h、单次喷涂流挂极限干膜厚度 ≤700 μm、无泡极限膜厚 2. 09 mm、干燥打磨性为自干 4h且 80~180目砂纸易打磨,与手工操作相比,自动化喷涂质量一致性好,有效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 科学视点
  • 黄艳轶, 张振强, 李瑜,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76-8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4-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液体表面对各种液体具有动态排斥性,液体能轻易在表面滑落,同时表现出极低的接触角滞后。近年来,制备成本低、环保、高效、性能稳定、可大规模应用的类液体聚合物表面成为研究热点。类液体聚合物表面独特的拒液性能与分布在表面的聚合物分子结构紧密相关。介绍了类液体聚合物表面的拒液作用机制和制备基本准则以及具有类液体性质的聚合物材料和类液体聚合物表面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类液体聚合物功能材料最新的代表性应用研究成果,包括防冰、耐沾污、减阻、无损液滴定向传输等;讨论了类液体聚合物功能材料仍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
  • 潘红梅, 董群锋, 杨立峰, 等
    涂料工业. 2024, 54(6): 82-88.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3-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普通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较低[0. 2 W/(m·K)],难以满足高频、高功率化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因此开发导热性环氧树脂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导热性环氧树脂一般分为填充型导热环氧树脂和本征导热型绝缘液晶环氧树脂(LCER)两类,LCER的导热性能源于树脂中存在的微观有序结构。综述了本征导热型绝缘液晶环氧树脂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常用表征方法、液晶单体在改性环氧树脂方面的应用、具有特殊功能的绝缘液晶环氧树脂,最后总结了绝缘液晶环氧树脂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