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2-01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张 凯,范敬辉,黄渝鸿,谭 云
    涂料工业. 2007, 37(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分散聚合反应进行了试验设计,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参数(PMMA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大小及分布)和各变量(单体质量分数、稳定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介质溶度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进行了分散聚合反应的配方优化,得到了约束条件下的MMA分散聚合反应配方,实测值与预测值比较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优化配方制备的PM-MA粒子的各项性能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对试验配方设计有指导作用。
  • 赵子千,姚伯龙,陈明清
    涂料工业. 2007, 37(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光敏丙烯酸酯低聚物(UVB)、甲基丙烯酸丁酯(MBA)、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丙烯酰胺(AM)及丙烯基烷醚羟磺酸钠(CAS)为主要成膜物质,再配以适量的溶剂、交联剂、光敏剂及各种助剂制成UV固化防雾涂料。研究了单体的选择及用量、光敏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涂膜性能及涂膜固化速度的影响。进而得出了性能最佳的配方,并以此为基础配制UV涂料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及优异的防雾性能。
  • 杜建伟,张 静,梁 镐,杜 强
    涂料工业. 2007, 37(2):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厚膜环氧涂料是一种以小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与特定固化剂反应而得的高分子网状结构为主要成膜物的双组分常温固化涂料,该涂料由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颜填料、固化剂、助剂等组成,一道施工涂层干膜厚度可达500μm以上。本文介绍了该涂料的生产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 张剑桥,李齐方
    涂料工业. 2007, 37(2):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OVS)-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用核磁共振分析了其聚合状态。对乳液性能和涂膜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多面体低聚倍半氧烷(POSS)含量的增加,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显著提高,而聚合稳定性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 高焕方
    涂料工业. 2007, 37(2):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填料、溶剂等制备了环氧厚涂层涂料,对比了不同添加量的液态聚硫橡胶对环氧厚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以及工艺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环氧厚涂层涂料中添加20%的液态聚硫橡胶时,可在满足涂料施工工艺性要求的前提下,使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以及耐温性能明显提高。
  • 陈义锋, 谢月圆, 张玉敏
    涂料工业. 2007, 37(2):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性糠酮树脂是由环己酮、尿素、甲醛和糠醇缩合而成的新型铸造用的呋喃树脂。其反应分三步,第一步是酮醛树脂的合成,第二步是脲醛树脂的合成,第三步是糠酮树脂的缩聚,制得改性糠酮呋喃树脂,其具有光泽好、硬度高、附着力好、铸造时表面光滑容易脱模,且生产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耐酸耐碱性能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与确定,及其最佳固化剂量和固化时间的确定。
  • 工艺·设备
  • 帅 李,杨 凯
    涂料工业. 2007, 37(2):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丙烯酸酯乳液后,通过用含有—NH2的单体与染料分子中的—C l进行亲核取代反应,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将染料分子接到聚合物链中,得到彩色丙烯酸酯乳液。丙烯酰胺单体加入增加了涂膜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研究了功能单体的选择、丙烯酰胺加入方式、加量,染料加入方式及加量等对合成彩色乳液的影响,找出了合成彩色丙烯酸酯乳液的最佳参数。该彩色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粘结性强、成膜性好、机械性能好、耐高温性、耐紫外光和雨水冲刷等优异性能,具有很好的着色性能和不褪色的性能,可克服传统工艺染料分散困难、色泽不自然、易褪色等缺陷。
  • 饶喜梅,许戈文,鲍俊杰,周海峰,李 莉
    涂料工业. 2007, 37(2):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以IPDI和聚醚二元醇为原料合成聚氨酯,然后加入通过氧化还原引发聚合制备得到的聚苯胺,获得了聚氨酯/聚苯胺抗静电复合材料,研究了聚苯胺含量对共聚物材料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谱图、扫描电镜、TGA和DSC对此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经聚苯胺改性的聚氨酯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该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作为抗静电涂料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 朱安峰,毛广秀
    涂料工业. 2007, 37(2):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合成的碱溶性光敏树脂配制成光致抗蚀剂,对固化速率、碱溶性、涂膜表面干燥性、显影和脱膜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含量大于70%时,涂膜具有较好的表面干燥性、显影性和脱膜性能;光引发剂含量为5%左右,固化速率较高;50℃超声波下用3%Na2CO3显影2 m in,图象清晰度较高。
  • 杨世芳,周 艳,陈沛智
    涂料工业. 2007, 37(2):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为基本原料,用半连续滴加的方法制备了共聚物乳液。FT-IR证明了所用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参与了共聚反应。讨论了氟单体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了乳胶膜的吸水率的影响因素。
  • 曾朝霞,包汇川,傅和青,燕 冲,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7, 37(2):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醇酸树脂转相乳化法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制备改性硝化纤维素乳液。研究了醇酸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改性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制得的乳液效果好。
  • 曹开玉,于红智,孙启明
    涂料工业. 2007, 37(2):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作为成膜物质,并以玻璃体二氧化硅材料、特殊陶瓷材料、磷酸锌、纤维材料为填料,制成保温隔热防腐涂料。该涂料固化后具有耐热、耐油、防潮、绝缘、附着力强、机械性能较好等特点,并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优异。
  • 实用技术
  • 曾凡辉, 姜其斌, 陈宪宏
    涂料工业. 2007, 37(2):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钛酸酯偶联剂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制得了电气绝缘性能优异的硅橡胶防污闪涂料,通过SEM和DMTA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改性剂用量为0.5%,改性温度在110-120℃时,氢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由-50.2℃提高到-45.6℃,耐电弧性能由156 s提高到238 s。
  • 刘方方, 李树朝, 李亚卿
    涂料工业. 2007, 37(2):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普通原子灰灰尘严重影响底漆与中涂之间的附着力。考察了除去原子灰灰尘的不同方法和不同原子灰配方,发现用溶剂擦干净底漆上的灰尘或打磨底漆,可以解决原子灰灰尘对底漆与中涂附着力的影响;调整原子灰配方,不用除去原子灰灰尘且不打磨底漆,底漆与原子灰间附着力可达到0级。
  • 新产品
  • 史 俊, 崔 进, 李芳明
    涂料工业. 2007, 37(2):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对甲苯胺为原料对双氰胺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对甲基苯基双胍盐酸盐。利用DSC方法考察了产物固化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性能,结果表明,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单独使用时,固化温度比双氰胺体系(180℃)降低了近60℃。确定固化工艺为80℃/2 h+100℃/1 h。
  • 知识窗
  • 王斋民, 皮丕辉, 文秀芳, 程 江, 杨卓如
    涂料工业. 2007, 37(2):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马来酸酐改性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动力学,并确定了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液态感光成像油墨在应用中出现低显和过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改性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酯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23.74 kJ/mol,指前因子A=1.383 9×103min-1,反应速率可以由dαdt=1.383 9×104e-23740/(8.314*T)(1-α)来定量描述;曝光强度、显影速度和喷淋压力是影响低显和过显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
  • 专论与综述
  • 甘孟瑜,揭芳芳
    涂料工业. 2007, 37(2):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微乳液聚合理论及几类微乳液在涂料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展望了微乳液的发展趋势。
  • 李远利, 雍歧卫, 刘 志
    涂料工业. 2007, 37(2):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管道防腐涂层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管道防腐涂层材料与技术的新发展,对管道防腐涂层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 涂装技术
  • 李国丽, 王雪明,
    涂料工业. 2007, 37(2):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砂纸打磨、酸洗、磷化、喷砂、KH-560硅烷处理等不同表面预处理工艺对Q235钢基体进行预处理,并在不同表面状态的钢基体上制备聚乙烯涂层,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聚乙烯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表面处理工艺提高涂层结合强度有限,而KH-560硅烷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结合强度,较用传统的砂纸打磨(60#)、酸洗、磷化、喷砂处理工艺分别提高了40.3%、46%、17.6%和13.2%,而涂层的破断形式也有别于传统的处理方法,为内聚断裂;“喷砂+KH-560”预处理法可以获得最大的涂层结合强度。
  • 分析测试
  • 王 勇,胡晓静,胡永琪
    涂料工业. 2007, 37(2):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使用激光粒度仪对自制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粒径分析。考察了超声分散时间、分散剂浓度、纳米碳酸钙溶液浓度等因素对纳米碳酸钙粒径测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除超声时间、分散剂浓度外,碳酸钙溶液浓度对粒径的测量影响也很大,确定了针形纳米碳酸钙粒径的最佳测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