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5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张淼, 尹龙, 张莹双, 耿武松, 汪许俭, 王武生
    涂料工业. 2020, 50(9): 1-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乙基 -2-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与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亲水离子位于聚氨酯结构的侧链、且结构中不含有 β氢的阳离子亲水扩链剂 ——NN-二甲基 -2-(二羟甲基)丁胺(DMDMOBA),将其作为扩链剂合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采用 1H NMR和液质联用对 NN-二甲基 -2-(二羟甲基)丁胺进行结构表征,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粒径进行测试,采用拉伸试验机对聚氨酯胶膜拉伸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常用阳离子亲水扩链剂 N-甲基二乙醇胺(MDEA)比较,新型扩链剂合成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亲水离子位于聚氨酯侧链,其自乳化能力好于主链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且具有更好的抗黄变性能,合成的水性聚氨酯胶膜力学性能也优于主链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 王帅, 王刚, 王震宇, 常峻玮, 易祖耀, 梁新磊, 李娜
    涂料工业. 2020, 50(9): 6-1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供热管道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隔热材料需要进行优化提高其保温功能。本研究通过化学接枝法制备出具有高腐蚀抗性和耐高温性能的改性硅溶胶隔热涂料。电化学阻抗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隔热涂层表面涂刷封闭聚氨酯清漆后阻抗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腐蚀防护性能。隔热试验表明:在 50 ℃盐水中有封闭清漆的涂层隔热性能优于无封闭的硅溶胶涂层。此外,封闭清漆能大幅提高硅溶胶涂层的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表面采用清漆封闭的硅溶胶涂层是一种优良的供热管道用耐蚀隔热材料。
  • 崔亚慧 , 江振林 , 郑钦超 , 金亮 , 朱玮 , 焦俊峰 , 李唯真
    涂料工业. 2020, 50(9): 12-16.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合以及固化反应的进程,通过水解反应过程中温度以及固含量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通过研究反应制得的凝胶表面水接触角的变化情况,得出理想的缩合时间;最后应用原位升温红外观察缩合过程中聚硅氧烷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体系中水解速率最快,且酸性越强,水解速率越快;低温有利于硅氧烷单体水解完全,从而形成更稳定的结构;缩合固化过程中,存在着线型 Si—O—Si结构向体型 Si—O—Si结构转化,且固化温度越高,更有利于体形结构的形成, 2种结构平衡所需时间越短。
  • 杨晓砚, 夏兵, 郝文光, 李浩, 张淼, 徐善军,
    涂料工业. 2020, 50(9): 17-23.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导热模型在室温硫化( 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添加导热填料的方式制备了 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使用该涂料制备了涂层样品,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现有导热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际的复杂的 RTV硅橡胶涂层体系中,可以使用简
    洁的数学表达式 kc =∑ki (φi)di较好地拟合测量数据,其中(φi)di用颗粒连续度 Ci来表示,该模型对 RTV硅橡胶防污闪涂料的产品设计、生产都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工艺技术
  • 张建民
    涂料工业. 2020, 50(9): 24-2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某次核电变压器局部涂膜剥落问题,通过排查生产工艺过程,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脱落的涂膜,设计验证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海洋性气候环境下低磁钢板用底漆与碳钢用底漆防腐性能存在差异。在安装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涂膜破损,富锌底漆中的锌对低磁钢板没有保护作用,反而会与低磁钢板中的锰铝形成原电池反应,加速低磁钢板腐蚀。试验选取边角涂装适应性强的环氧 GX防腐底漆,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其可行性,成功解决了海洋性气候环境下低磁钢板的防腐问题。
  • 高毅安
    涂料工业. 2020, 50(9): 28-3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氯化钛白生产工艺,针对氯化法钛白初品金红石含量、白度和消色力等重点质量指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反应温度和铝粉加入量对金红石含量的影响;杂质元素含量对白度的影响;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反应混合程度和添加剂对粒径、白度及消色力的影响。提出通过调节加铝量、反应温度提高金红石含量;降低杂质含量提高白度;调节停留时间、优化反应器结构、动量比和添加适量的晶粒细化剂调节粒径和优化粒径分布,从而整体提升氯化法钛白初品质量的技术思路。
  • 姜雪莹
    涂料工业. 2020, 50(9): 33-3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了一款高彩度的红色汽车涂料产品,为达到颜色效果,采用杯加枪的喷涂方式,并应用一种特殊涂层结构将其呈现出来,即 BC1(金属漆) + BC2(透明红色漆) + CC(透明清漆)的涂层结构。同时探讨了在该涂层结构下, BC1、BC2膜厚的变化对 5个角度(15°、25°、45°、75°、110°)色差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BC2膜厚固定,随着 BC1膜厚的升高,在 5~18 μm膜厚范围内, 5个角度的 ΔL*、Δa* 及 Δb*先小幅增大,膜厚达到 18 μm以上后数据趋于稳定;当 BC1膜厚固定,随着 BC2膜厚在 7~20 μm范围内逐渐升高, 15°、25°的 ΔL*、Δa *和 Δb*变变化明显,数值逐渐降低,而 45°、75°、110°的数据相对比较稳定。

  • 健康·安全·环境
  • 郭蔚敏 陈燕 曾德芳
    涂料工业. 2020, 50(9): 38-4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得到一种水性涂料和溶剂型涂料通用的漆雾凝聚剂,以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分别以丙烯酰胺、二甲胺为改性剂制备脱粘剂 A剂。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 A剂的更优改性剂为丙烯酰胺;三聚氰胺、甲醛、丙烯酰胺的最佳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2;羟甲基化阶段 pH为 8~9,反应温度为 75 ℃;缩聚阶段 pH为 4左右;反应温度为 45 ℃。并且以改性聚丙烯酰胺( PAM)为 B剂,确定了新型通用漆雾凝聚剂的 A、B剂最佳投料质量比为 1∶1。结果表明:该新型漆雾凝聚剂的浊度去除率能达到 99%,药剂成本下降了 14. 8%。无论从产品的性价比还是环境友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市售的漆雾凝聚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卢小松 , 曹秀梅 , 王永成 , 张世元
    涂料工业. 2020, 50(9): 45-50.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丁酸为原材料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新型成膜助剂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二丁酸酯。采用气相色谱、核磁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在不同乳液中加入该成膜助剂,对比其与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的成膜效果,并将其用作成膜助剂,应用在内墙乳胶漆配方中。结果表明:该成膜助剂的分子结构与设计相符,含量 >99. 0%,符合 TVOC的环保要求,且成膜效率提升 10%,水解稳定性与对比样类似,且涂料其他性能不受影响。
  • 标准及检测
  • 尹雨晨, 叶辉, 卢鹉, 贺晨, 李颖, 李婷
    涂料工业. 2020, 50(9): 51-5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性环氧乳液和水性胺固化剂为成膜物,添加导电炭黑等填料制备了水性四防(防静电、防盐雾、防湿热、防霉菌)漆,当炭黑添加量为 13%、颜基比为 0. 80、环氧基 /胺氢物质的量比为 1. 1∶1时,涂层具有良好的四防功能。此外,对分散剂、消泡剂进行了优选,能够实现炭黑在研磨分散过程中的稳定分散及快速消泡,从而避免了涂料在制备及成膜过程中的缺陷。水性环氧四防漆以水为分散介质, VOC含量低,安全环保,有望替代现有溶剂型四防漆应用于军用领域。
  • 应用研究
  • 张国庆
    涂料工业. 2020, 50(9): 56-6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南海海洋油气平台上 316L部分裸露管线腐蚀穿孔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调研发现管线腐蚀穿孔主要为点蚀及缝隙腐蚀。对 316L不锈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点蚀及缝隙腐蚀原因进行了讨论,发现海洋环境温度、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点腐蚀电位、表面污染及尘粒附着、工作环境、机械损伤等都是造成海洋环境中 316L不锈钢局部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标准及试验结果,建议在南海地区裸露的不锈钢进行材质升级或者进行防腐涂装、使用防锈油脂进行防护。
  • 涂装技术
  • 殷坤, 徐腊平, 邹刚, 李啸, 王文文
    涂料工业. 2020, 50(9): 62-66.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汽车涂装生产线上的一次磷化膜结晶粗厚缺陷进行调查,通过磷化液与表调液的交叉配套试验确定表调液是导致磷化结晶粗厚的原因,进而研究了生产现场表调液老化与磷化结晶状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表调液的老化,表调液中呈分散状态的有效活性微粒密度下降,而表调浓度可以衡量表调液中活性成分的总量,但却反映不出活性微粒的分散状态,因此表调液浓度在管理基准内也能出现磷化结晶粗厚的现象。随后提出在涂装生产现场对表调液状态监控的建议,提高质量预判的时效性。
  • 科学视点
  • 雒瑞 张巍 张培勇 李登 黄成 刘杰 修光利
    涂料工业. 2020, 50(9): 67-7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4个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玻璃纤维塑料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和汽车制造业)的 128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并选择其中 20家企业进行了采样,分析排放口 VOCs物种和非甲烷总烃( NMHC)浓度。结果表明:芳香烃和含氧 VOCs为 4个行业共同的主要排放物种;同时光解(催化)技术在末端治理技术中应用最为普遍,占比 67. 0%以上,但是处理效率较低( 33. 2%)。通过估算企业有组织 VOCs年排放量以及总 VOCs年排放量,发现相关企业均可能存在无组织排放量较大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比发现德州市各行业排放特征同已有研究中其他国内省市的对应行业基本一致,但在德州市家具制造行业和汽车制造行业的特征污染物中分别检测到了异丙醇和苯,需引起一定重视。
  • 马智俊, 张东阳, 杨志伟, 营飞, 顾斌, 王木立 狄志刚
    涂料工业. 2020, 50(9): 76-8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碱溶胀缔合型增稠剂( HASE)是一类常用于水性涂料的通用流变助剂。它一般是由甲基丙烯酸( MAA)、丙烯酸乙酯( EA)、疏水缔合单体( HAM)通过乳液共聚制得。 HASE黏度大小及其流变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 HASE流变行为的几个因素,包括共聚物酸含量、单体种类及配伍、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疏水缔合单体的种类与结构(包括乙氧基链的长度、端基烷基链段的长度),以及 HASE应用体系内介质(离子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含量、 pH及中和用碱的种类)。明确了不同流变性能要求下, HASE结构设计的要求。
  • 宋振伟 白杨 姜秀杰 左娟娟 郭莉莎
    涂料工业. 2020, 50(9): 82-8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20.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板防滑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防滑耐磨性能的退化,给人员和装备的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必须对其进行去除和修复。针对防滑涂层破损程度及其应用条件,选择合理的涂层去除方法极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现有涂层去除方法的种类,总结了现有涂层去除方法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甲板防滑涂层去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不同破损程度涂层的具体施工方案,并指出甲板防滑涂层去除技术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