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3-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徐颖聪, 刘云, 谈敏, 王伟, 姚伯龙, 王利魁
    涂料工业. 2019, 49(3): 1-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多元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 酸羟乙酯(HEM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三乙胺(TE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为 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UV固化水性含氟聚氨酯。采用FT-IR、1H NMR、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粒度分析 仪、热重分析仪、电子拉力机等对涂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 十二氟庚酯的加入,乳液粒径变大,分布变宽,涂膜接触角明显变大,吸水率明显降低,热稳定性有所 提升,拉伸强度变大。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添加量为6%时,涂膜综合性能最好。
  • 盛锡慧焘子,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涂料工业. 2019, 49(3): 8-13.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得氧化石墨烯(GO),利用硅烷偶联剂(APTMS)改性氧化石 墨烯后,再经L-抗坏血酸(L-AA)还原得到氨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KRGO),并与碳纳米管(CNT)作为 协同改性剂,与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复合得到KRGO-CNT/WPU复合物,以期改善WPU涂膜的力 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水性。采用FT-IR、XRD、TEM、SEM和TG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TMS成功地插入了GO片层,明显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疏水性与 热性能。当KRGO-CNT 的质量分数为0.5%时,涂膜拉伸强度从纯WPU的14.10 MPa增大到35.49 MPa,增幅达152%;KRGO-CNT/WPU 涂膜质量损失为5%时的温度(T5%)比纯WPU 高29.3 ℃;当 KRGO-CNT的质量分数为0.8%时,涂膜静态水接触角从纯WPU的54.7°增大到82.8°。
  • 王长坤, 梁亮, 蒲永祥, 汪松青
    涂料工业. 2019, 49(3): 14-1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蓖麻油、甘油、己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酯化缩聚合成低黏度的蓖麻油聚酯多元醇,并将该蓖麻油聚酯多元醇与HDI聚异氰酸酯制备无溶剂涂料。研究了醇酸比[n(—OH):n(—COOH)]对蓖麻油聚酯多元醇及其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比为1.32时,蓖麻油聚酯多元醇所制涂层的耐水性、耐冲击性、耐擦伤性、柔韧性等综合性能良好。
  • 工艺技术
  • 彭嘉明, 乔永洛, 吕狄, 章志伟, 申亮,
    涂料工业. 2019, 49(3): 20-2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含磷功能单体PAM-100的亲水性和防腐性能及乳胶胶束的包裹机理,通过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高环氧树脂含量的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乳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复合乳胶用于制备双组分水性金属防腐底漆,研究了环氧树脂含量、丙烯酸磷酸酯用量、甲基丙烯酸用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NPEL-127用量为(占单体总量,下同)为25%、丙烯酸磷酸酯(PAM-100)为3%、甲基丙烯酸(MAA)为1.5%,树脂Tg设计为15.30 ℃时,合成的树脂制得的涂膜的铅笔硬度可达2H,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优异,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 王秀夷, 宋文迪, 方大为, 王孟雪, 聂俊, 杨金梁
    涂料工业. 2019, 49(3): 25-3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侧链带有羧基和不同羟基含量的聚丙烯酸酯(PAA),然后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脂(IPDI)、聚醚多元醇(CHE-204)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合成了3种聚氨酯丙烯酸酯PEPUA1、PEPUA2、PEPUA3。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动态热力学分析(DMA)和拉伸试验测试了树脂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同时考察了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涂膜的耐水性等;并详细研究了光引发剂浓度及种类、单体及辐照光强等对树脂光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固化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涂膜物理性能均随着共聚单体HEA含量的增多而提高。
  • 马志平, 谢静, 李勇, 顾宇昕, 程润,
    涂料工业. 2019, 49(3): 33-3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配方和工艺设计,分别采用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二酸为酸解剂合成了不同结构组成的聚酯树脂,研究了不同酸解剂对聚酯树脂消光及耐冲击性的影响,考察了合成聚酯的消光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消光粉末涂料的固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十二烷二酸(DDDA)作为酸解剂可以制备得到消光光泽更低且耐冲击性优异的聚酯树脂,合成的消光聚酯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适合用于制备耐冲击消光粉末涂料。
  • 王利伟, 李 辉, 李爱平
    涂料工业. 2019, 49(3): 38-41.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单体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 000、乙烯基摩尔分数为10%的乙烯基氟硅油作封端剂,以硅氧烷醇钠作催化剂,聚合成平均摩尔质量约8×10 5g/mol、乙烯基含量0.5%的氟硅树脂。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原料中水分的含量、乙烯基含量和中和剂对氟硅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纯度D2F,硅氧烷醇钠催化剂用量为0.4%,在(130±5)℃反应60min制备出的氟硅树脂经硫化测试,其邵氏硬度为71,撕裂强度为31.5kN/m,拉伸强度8.6MPa,断裂伸长率404%,其结果表明符合市场使用要求。
  • 健康·安全·环境
  • 王猛猛, 鲍俊杰, 程芹, 黄毅萍, 许戈文
    涂料工业. 2019, 49(3): 42-4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Mn=2 000)为软段,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组稳定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探讨了HQEE含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散射粒度仪测试表征了乳液形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胶膜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电子拉力实验机研究了胶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QEE含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小,胶膜的结晶度降低,耐热性提高,胶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HQEE含量为6.93%时,胶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达到29.9 MPa。
  • 李小强, 李勇, 谢静, 林锡恩, 曾历, 彭浩民,
    涂料工业. 2019, 49(3): 48-5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双官能团聚酯树脂的结构及固化反应原理,研究了粉末涂料配方中双官能团聚酯树脂的酸值和羟值、消光剂和填料的种类与含量对粉末涂层消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消光光泽随着双官能团聚酯树脂酸值的升高而升高,而双官能团聚酯树脂羟值的变化对涂层消光光泽影响较小;使用消光固化剂时,填料采用高光钡和沉淀钡消光效果更为优异。
  • 应用研究
  • 周达朗, 彭亮
    涂料工业. 2019, 49(3): 53-5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性沥青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合适量的丙烯酸乳液和滑石粉,制备了具有较强防腐蚀性能的水性沥青金属防腐漆。讨论了乳化沥青的选择、填料种类与用量的选择、浆料中丙烯酸乳液与填料的配比、流变助剂对流挂性能的影响、消泡剂对漆膜外观的影响等。结果表明:选取丙烯酸乳液与滑石粉,两者以质量比1.2∶1混合,且滑石粉用量占漆样18%(质量分数)时,配合一定量的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R,可以制得目标浆料。所得浆料黏度适中,细度符合要求。选取乳化沥青A与浆料,配合消泡剂R、0.2%流变助剂E、0.3%流变助剂F及其他助剂,可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水性沥青金属防腐漆。
  • 魏桂芳, 吴陶俊, 孙 岩, 陈 苗
    涂料工业. 2019, 49(3): 58-6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控制变量法,对乳液、消光粉、纤维素及分散剂进行优选,并优化了流变体系的搭配,研制出一种通透性、耐水性优良的水性亚光清漆。结果表明,在(25±2)℃ 时,体系黏度较低,贮存稳定性良好,在(50±2)℃ 贮存30 d 未发生消光粉沉降现象。
  • 胡楠, 刘芳, 张晓烨, 刘玲, 施文锋, 何力军
    涂料工业. 2019, 49(3): 63-66.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不同碳链链长分散剂改性的银粉为填料,制备出银导电胶。通过间接测量、计算分析的手段,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银导电胶体积电阻率、剪切强度、黏度、触变及点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散剂对银导电胶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碳链长的饱和酸作为分散剂时,制备出的导电胶体积电阻率更低,触变和黏度也更大,剪切强度与分散剂的碳链链长呈反比,与分散剂有无双键无关,不饱和18个C的油酸作为分散剂时制备出的导电胶与饱和碳链的8个C的正辛酸性能相近。
  • 涂装技术
  • 郝玉林, 生海, 黎敏
    涂料工业. 2019, 49(3): 67-7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材料表面质量对锆化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粗糙度、涂油量、元素富集程度以及色差缺陷板料表面制备锆化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锆化膜表面形貌、膜质量、耐腐蚀性等性能。结果表明:钢板表面粗糙度对锆化膜膜质量及耐腐蚀性影响显著,提高材料表面Ra值以及降低RPc值可以提升锆化膜耐腐蚀性。适当提升材料表面涂油量,可以提升锆化膜耐腐蚀性。钢板表面元素富集程度较大或者存在色差缺陷均会降低锆化膜耐腐蚀性。
  • 科学视点
  • 郝晋靓, 于霄, 徐斌,
    涂料工业. 2019, 49(3): 75-7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调研了汽车外饰塑料件3条溶剂型涂料涂装线和1条水性涂料涂装线的生产运行数据及其使用的供应商涂料配比数据,对2类涂料涂装过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量和总能耗(生产过程和涂装过程能耗之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涂装过程中使用水性涂料比溶剂型涂料在VOCs释放方面有大幅削减,在末端使用集中热力燃烧装置(RTO)的情况下,2种涂装线的VOCs释放浓度目前均能够达标;而水性涂料比溶剂型涂料的总能耗大约多55%,改用水性涂料后,涂装释放的VOCs削减效果很显著,但其能耗有所增加。因此,水性涂料需要在涂装工序方面进行精简,水性涂料涂装线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未来推广水性涂料使用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 齐玉宏, 张国梁, 夏金洋, 廉卫珍, 张永明, 马春风, 张广照
    涂料工业. 2019, 49(3): 80-8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9.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隔热保温涂料可有效提高设备及管道的节能效果,降低能源损耗,在石化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系统介绍了反射型、辐射型及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的保温机理、性能及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隔热保温涂料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兼具防腐和保温双重功能的防腐保温一体化涂料。最后展望了隔热保温涂料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