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02
  

  • 全选
    |
    探索开发
  • 田共有
    涂料工业. 2018, 48(2): 1-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湿热环境对RFH环氧涂层的影响,通过涂层外观、变形量、表面形貌及红外光谱分析,发现RFH环氧涂层在湿热作用下,涂层外观及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涂层表面由亚光转变为无光,并产生严重的翘曲鼓包变形和微裂纹;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涂层表面环氧树脂特征吸收峰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在湿热条件下涂层表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塑性下降,同时在内应力作用下,附着力下降,从而出现了较大变形鼓包以及失光、裂纹。通过表面配套防护涂层改进及验证,确定采用有机硅涂层和底涂的表面防护体系,可以有效改善涂层耐湿热性。

  • 缪策,成中平
    涂料工业. 2018, 48(2): 6-10.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烯酸树脂为主体树脂,搭配相应的固化剂及催化剂等制备了适用于易拉罐底部涂装的涂料。讨论了防锈颜料、气相二氧化硅及硅溶胶等特殊粉体或助剂对涂料耐腐蚀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截面形貌;用EIS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不同配方涂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防锈颜料及气相二氧化硅均能有效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而添加硅溶胶则没有明显效果。

  • 陈旭,李丽,王浩,丁若男,温福山,刘东,宋贤妮
    涂料工业. 2018, 48(2): 11-18.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树脂和聚酰胺为基料,通过添加KH 560改性的纳米SiO2、SiC微粉、滑石粉和颜料等物质制备了一种适合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涂装的环氧涂料,探讨了聚酰胺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及改性纳米SiO2、SiC、滑石粉的添加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料的最佳配方以甲、乙组分总质量计为:聚酰胺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3,改性纳米SiO2、SiC微粉、滑石粉填入量分别为1%、6%、8%,按此配方得到的环氧涂料涂覆在活化液处理后的碳纤维板材上,漆膜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耐水性和耐盐雾性,且柔韧性较好,高温处理后漆膜不发生起皱、脱皮等现象,达到了中车涂装的技术标准;环氧涂料和碳纤维板材存在物理和化学等相互作用,且环氧分子聚合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较小,因此附着性能优良,适合工业化作业。

  • 工艺技术
  • 高超,曾一兵,吴晓峰,赵璐露,范海波
    涂料工业. 2018, 48(2): 18-24.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乳液转相点法,制备了稳定性好的嵌段甲基硅橡胶纳米乳液。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亲水亲油平衡值对硅橡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的复配体系;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的复配比例和添加量对硅橡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乳液转相点法的相转变机理。对硅橡胶乳液交联固化得到的弹性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非离子乳化剂聚氧乙烯月桂醚和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物质的量比1∶1进行复配,复合乳化剂添加量10%时,硅橡胶乳液的粒径为57 nm,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30 min仍能保持稳定;固化得到的弹性体密度0.98 g/cm 3,邵A硬度43,拉伸强度1.69 MPa,断裂伸长率178.68%,各项指标均与溶剂型硅橡胶弹性体较为接近。

  • 郑鑫,母章,谭晓明
    涂料工业. 2018, 48(2): 25-2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在环氧丙烯酸树脂(EA)中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纳米聚苯胺(PNAI-DBSA),纳米PNAI-DBSA/EA混合物与蓖麻油聚氨酯(PU)预聚体、交联剂(苯乙烯、丙烯腈)等混合后,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作用下形成了纳米PANI-DBSA/EA/PU互穿网络导电复合膜。通过测定电导率和拉伸强度,研究了PANI-DBSA含量、交联剂及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BPO用量对复合膜导电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NI-DBSA含量为12.5%、苯乙烯含量为60%、KH-550用量为3%、BPO用量为0.4%时,复合膜的电导率达2×10 -5 S/m,拉伸强度为15.8 MPa。

  • 孔凡厚,胥维昌,李磊,杨承玲,曹莹,刘歌,宋昭仪
    涂料工业. 2018, 48(2): 30-36.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将自修复微胶囊埋植于基体,在破坏后实现自我修复。IPDI作为低官能度异氰酸酯在湿气中固化修复能力有限,本文设计基于六官能度异氰酸酯DiPE-IPDI/DiPE-TDI合成用于自修复防腐涂料的新型微胶囊,着重对六官能度异氰酸酯DiPE-IPDI合成过程中溶剂、温度进行反应条件优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等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粒径结构进行可控组装, 通过TGA/DSC表征该自修复微胶囊热力学性能。制备负载微胶囊的自修复环氧树脂基防腐涂料,盐雾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

  • 健康·安全·环境
  • 华涛,甘崇宁,蒋旭,常霞俊,袁浩,李大鸣
    涂料工业. 2018, 48(2): 37-42.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多元醇和多元酸单体开发了一种卷材面漆用低黏度聚酯树脂,探讨了多元酸单体、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结构等因素对树脂黏度的影响。通过比较涂料黏度以及VOC含量确定适宜的树脂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 300的以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多元酸主体的线性聚酯树脂,其蓝色面漆VOC含量为417 g/L。通过各项性能测试发现,制备的高固体分卷材面漆的机械性能以及耐性都达到或超过主流产品,并具有高固低黏、环保的特点。

  • 胡云勇,付长清,申亮
    涂料工业. 2018, 48(2): 43-49.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没食子酸、环氧大豆油和蓖麻油为原料,通过简单绿色的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可UV固化活性单体(GAM、SOM、COT), 并将所制备的单体进行巯基-烯UV固化,制得一系列可再生碳含量较高的UV固化涂膜。通过核磁( 1H NMR)、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机械分析仪(DMA)对单体结构和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单体含量对涂膜机械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没食子酸基单体含量增加,UV固化涂膜的铅笔硬度和Tg有所提升,涂膜整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 黄春林,卢智昊,孙贤波
    涂料工业. 2018, 48(2): 50-56.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整车厂涂装车间产生的高浓度水性漆废液,经混凝预处理后,采用纳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膜处理过程采用纳滤-反渗透二级膜处理,使COD(化学需氧量)从1.75×10 5 mg/L左右降低到1.10×10 4 mg/L左右,去除率达93.7%。其中,纳滤的COD去除率在25%~31%,反渗透对纳滤进水的COD去除率在85%~93%。通过考察膜通量,比较管式纳滤膜和振动纳滤膜的性能,表明振动膜的处理性能和耐用性高于管式膜。能谱仪(EDS)分析表明,该水性漆为丙烯酸类,且硫化程度较高。

  • 应用研究
  • 何伍南,邹发泽,谭征兵
    涂料工业. 2018, 48(2): 57-63.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解决了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高光泽、高硬度、高抗刮性能、高颜料分散性不能平衡的问题。讨论了分散介质、反应单体、玻璃化转变温度、油改性醇酸树脂、反应温度和时间、固体含量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以该方法制备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各项综合性能优异。

  • 罗晓民,魏梦媛,冯见艳,杨菲菲,曹敏
    涂料工业. 2018, 48(2): 64-68.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依据球状物体堆积密度数学模型,用不同粒径的预聚体共混乳化法制得固含量为51.43%、粒径呈多元分布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HSC-WPU)乳液,并将其应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面层涂饰,采用红外光谱仪、拉力试验机、耐磨试验仪等分别对乳液、胶膜及涂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高固含量有利于提高涂层力学性能、耐磨性、耐水性等。

  • 高建东,李思,徐霭莹
    涂料工业. 2018, 48(2): 69-75.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了一种木器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该体系在到达活化期的同时可产生液态漆可视胶化的现象,且漆膜性能在活化期内各时间段均能保持稳定。重点讨论了乳液、配套固化剂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只有特定的乳液和固化剂搭配才能保证达到活化期内出现液态漆可视胶化以及漆膜性能在活化期内保持稳定的目标,并且该产品漆膜性能与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相当。该涂料产品适合零售市场对水性木器漆的需求。

  • 涂装技术
  • 张川,韩俊杰,孔飞
    涂料工业. 2018, 48(2): 76-80.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迷宫纸盒的工程应用为出发点,介绍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测试分析了纸盒的捕捉性能和工作效率,通过搭建试验线和流场仿真提出了在整车涂装车间中迷宫纸盒干式喷房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和要点,并对其运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后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 李庆华,王文文,梅涛,苏军
    涂料工业. 2018, 48(2): 81-87. https://doi.org/10.12020/j.issn.0253-4312.2018.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将以普通冷轧钢板为主材的车身导入镀锌板车身硅烷处理生产线上后,普通冷轧钢板车身出现了大面积的前处理、底漆质量问题。通过配方调整和工艺改进解决了普通冷轧钢板车身前处理后产生白色点状物及电泳漆膜上出现缩孔、爆孔、块状花斑等问题,成功实现了镀锌板车身和普通冷轧钢板车身在硅烷处理线上的混线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