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5-01
  

  • 全选
    |
    探索开发
  • 韩 笑, 董玉华, 周 琼
    涂料工业. 2016, 46(5):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 Hummers 法合成氧化石墨烯,经旋涂制备氧化石墨烯/ 聚偏氟乙烯复合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T-IR)表征氧化石墨烯;测定了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断口形貌;同时测试了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 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片层为单层且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都随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 0.5%时,复合涂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83.63MPa 和 389%),分别比纯聚偏氟乙烯膜高 25%和 31%;同时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最佳,比纯聚偏氟乙烯涂层的阻抗模值高 1.4个数量级。
  • 王 娣, 何 浪, 余 越, 关红艳, 洪昕林
    涂料工业. 2016, 46(5):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常规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以及可聚合型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E-10)乳化剂为研究对象,在复配乳化剂(OP-10/SDS、SE-10/SDE、SE-10/OP-10/SDS)体系中制备得到聚苯乙烯-丙烯酸酯(苯丙)乳液。 对比研究了预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不同配比的乳化剂对苯丙乳液转化率、粒径、乳液稳定性(聚合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贮存稳定性)以及乳胶膜耐水性等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3种复配乳化剂体系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均较优异。 OP-10/SDS 体系乳液聚合转化率较低,但凝胶率低,冻融稳定性好,聚合物膜吸水率最高。 SE-10/SDE 体系转化率提高,涂膜吸水率小,随体系中 SDS 量的增加凝胶率降低,冻融稳定性提高。 而 SE-10/OP-10/SDS 体系的转化率最高,但凝胶率也偏高,冻融稳定性差,吸水率随着 SE-10 量的减小呈增大的趋势。
  • 赫奕梅1, 李 兵2, 朱福朋3, 许晓慧3
    涂料工业. 2016, 46(5):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一步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通过向体系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电解质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粒径(90~350nm)的聚丙烯酸丁酯(PBA)乳液。 研究了阳离子价态和半径以及阴离子种类对粒子聚并的影响。 乳液的最终粒径随阳离子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当获得相同粒径的乳液时,乳液的电解质浓度和离子强度随阳离子价态升高而下降;对于不同类型阴离子,乳液的最终粒径随电解质溶液 pH 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表明:电解质通过影响乳液的 pH 以及离子强度来影响乳液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粒子的聚并。
  • 韩晓靓1, 赵 敏1, 王 霁1, 杜 宁2
    涂料工业. 2016, 46(5): 17-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膨胀型防火涂料涂层耐老化性能,为实际工程中防火涂料耐火时间的预测提供新思路,实验探究了涂层接触角大小与膨胀型防火涂料老化率的关系。 研究发现:水基型、溶剂型 2 种涂料涂层的耐火时间和接触角随着老化周期的增加均明显下降;加速老化条件下,2 种涂层接触角与老化率呈线性关系。
  • 工艺技术
  • 陈昌兵, 陈 勇, 刘欣伟, 张文通
    涂料工业. 2016, 46(5):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La-TiO2光催化剂纳米粉体,以丙烯酸乳液为基体树脂,用砂磨机高速分散与超声辅助自制La-TiO2光催化涂料。 利用 X 射线衍射仪、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纳米粉体的粒径、比表面积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以紫外光照射下涂料降解甲醛效果反映其光催化性能,并分别讨论了光催化剂种类与添加量、光照强度和甲醛初始浓度对涂料降解甲醛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最佳光催化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在 500w 汞灯光照下,La 掺杂量为1.5%,La-TiO2添加量为 8%,甲醛初始浓度为 2mg/m3时,降解效果最佳,240min内甲醛降解率达到 71.2%。

  • 梁 瑞, 刘锐玲, 李飞飞, 张建成, 赵正保
    涂料工业. 2016, 46(5):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四甲氧甲基甘脲和丙二醇甲醚(PGME)在减压蒸馏条件下反应生成 1,3,4,6-四(1′-甲基-2′-甲氧基)乙氧甲基甘脲(TMMEG),并用红外光谱、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及合成产物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反应收率为 99.8%,Amberlyst 15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最佳,与四甲氧甲基甘脲相比,合成产物使粉末涂料具有更好的固化性能和耐候性。
  • 马 星1, 4, 马宣宣2, 刘苏静1, 4, 隋学会3, 周晓群3, 夏传海1, 2
    涂料工业. 2016, 46(5):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基体树脂的前期筛选、涂料配方测试等,制备出可用于聚乙烯类渔网的防污涂料,测试了涂膜的附着率、柔韧性;采用电镜及海上挂网对涂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防污涂料在聚乙烯类网衣上表现出较好的附着力及柔韧性,且防污性能良好。
  • 杨 瑞, 原 玲, 刘 虎, 辛 龑, 曹文健
    涂料工业. 2016, 46(5):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冷涂锌涂料的防腐性能,改善其与钢材的附着力,采用 SEBS 树脂为成膜物质,复合锌粉为防锈颜料,高沸点芳香烃为溶剂,并加入缓蚀剂及其他助剂,制备了冷涂锌防腐涂料。 通过中性盐雾试验考察了漆膜的耐腐蚀性能,同时采用万用表及电化学方法测试了漆膜的导电性。 结果表明:当干膜中球形锌粉含量为 92%、片状锌粉含量为 4%及石油磺酸钡缓蚀剂含量为 1%时,漆膜耐盐雾时间达到2 000 h,附着力达到 6.5MPa;万用表测试表明涂层表面导通;电化学测试表明涂层表面电极电位为-1 020 mV,与热浸锌及电镀锌表面接近。
  • 健康·安全·环境
  • 裴世红, 徐方园, 赵 月, 裴冰野
    涂料工业. 2016, 46(5):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O4)作为苯丙乳液的改性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得了核壳型氟硅改性的苯丙乳液。 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改性剂用量对乳液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改性乳液和未改性乳液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苯丙乳液比未改性的苯丙乳液转化率高,涂膜吸水率低,耐溶剂性好;乳胶膜的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单体已经反应完全且氟硅单体已接枝到共聚物中;粒径分析和 TEM 测试则说明乳胶粒粒径较小,呈核壳型结构且粒径分布均匀。
  • 刘长春1, 魏瑞金1, 吴春莹2, 黄春辉3, 李会宁2, 曹德榕1
    涂料工业. 2016, 46(5):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应用过程中的涂膜缩孔问题会影响涂膜的使用性能和美观。研究并分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2K-WPU)的施工黏度、熟化时间以及所用颜料、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基材润湿剂)等对涂膜缩孔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涂膜缩孔的有效方法。
  • 孙培炎, 陈福修, 邱 方, 邱 倩, 陶 灿, 程 芹, 许戈文, 鲍俊杰
    涂料工业. 2016, 46(5):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异丙醇胺(TIPA)为交联剂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CWPU)。 用红外表征其结构,并分别对 CWPU 乳液的粒径分布和胶膜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以及耐水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随着 TIPA 含量的增加,CWPU 乳液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胶膜硬度增加,拉伸强度增大,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耐水性和耐热性提升。 当 TIPA 加入量为 1.80%时,胶膜机械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 17.5MPa,硬度达邵 D65,耐热性也最好;当 TIPA 加入含量为 1.35%时,胶膜耐水性最好,96 h 吸水率为4.2%,并且乳液粒径较小,较适合作木器封底漆。
  • 孙 祥1, 韦 军2
    涂料工业. 2016, 46(5):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三乙醇胺(TEOA)制备支化型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预聚体,分别以 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聚乙二醇(PEG)为亲水扩链剂,最后用二甲基吡唑(DMP)封闭剩余的-NCO基团得到阳离子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交联剂的结构。 主要研究了预聚反应时异氰酸酯指数(R1 值)以及亲水扩链剂的种类对交联剂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亲水扩链剂的种类对交联剂的解封温度有显著的影响,当以MDEA 为亲水扩链剂、R1 值为 1.9时,交联剂的性能达到最佳。
  • 标准及检测
  • 王玉鹏, 唐佳瑜, 李广东
    涂料工业. 2016, 46(5):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是研究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最有效的手段,涂料行业经常使用以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RI)为常规检测器的 GPC 体系。 文中就该GPC 体系在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展开系统的讨论。 研究发现:流速、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误差小于 2%);在保证分离度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速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分子链段充分舒展的同时可适当增大样品浓度,将噪音的影响降到最小,从而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温度对样品折射率的影响,通过升高或降低温度来调整折射率差,以解决样品在某个温度下不出峰的问题。
  • 涂装技术
  • 张立军, 胡 玲, 郭 书, 苏海涛
    涂料工业. 2016, 46(5):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欧系整车厂中流行的免中涂涂装工艺(IPP),并以水性铝粉漆为例,讨论了各涂层膜厚、色漆闪干时间、预烘烤条件、喷涂参数对颜色和外观的影响,推荐了色漆和清漆的施工膜厚范围,研究了上述施工参数对铝粉定向排列的影响以及水性铝粉漆的颜色和外观特性。
  • 科学观点
  • 刘 萍, 林益军, 艾陈祥, 潘春跃, 王健雁, 唐爱东
    涂料工业. 2016, 46(5):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清洁技术在防污、防腐蚀、节能环保等领域重要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介绍了超疏水自清洁表面和超亲水二氧化钛光催化自清洁表面的基本理论,综合分析基于超疏水和超亲水理论的自清洁表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领域,并指出这 2 种自清洁表面技术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李 鹏1, 2, 马松琪2, 焦纬洲1, 刘小青2, 朱 锦2
    涂料工业. 2016, 46(5): 8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油基紫外光(UV)固化涂料以可再生的植物油为原料,结合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 UV 固化技术,已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文章从干性油、巯基-烯结合植物油、(甲基)丙烯酸酯植物油、马来酸酐改性植物油、环氧植物油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植物油基 UV 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