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7-08-01
  

  • 全选
    |
  • 王兆勤
    涂料工业. 2007, 37(8):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醇酸树脂的溶度参数随油度变化而改变。 本文采用重复单元基团加和法计算了醇酸树脂不同油度的溶度参数。 进而整理出一组随油度改变的醇酸树脂的三维溶度参数的方程式, 推算结果与实际相符。 这组方程式可用于估算各种多元醇和不同植物油作原料制备的醇酸树脂的油度和其溶解度的关系。
  • 孙梦洲 ,何 勇,李淑娟 ,聂 俊
    涂料工业. 2007, 37(8):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链长的新型杂化单体。 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对相应产物进行了表征。 同时使用傅里叶实时红外(FT-RTIR)对三种杂化单体的光聚合性能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引发剂种类、不同浓度光引发剂以及链长对杂化单体的光聚合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光引发剂硫钅翁盐的引发性能要优于碘钅翁盐,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大, 杂化单体双键及环氧基团的转化率都相应提高, 随着链长的增长, 相应单体中的双键的转化率降低, 但是相应单体中环氧基团的转化率随之升高。
  • 吕维忠, 刘 波, 刘剑洪, 涂伟萍, 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7, 37(8):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热质分析(TG)研究了单组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耐热性能, 结果表明:n(— NCO)∶n(— OH)增大, 胶膜的耐热性能增强;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 耐高温性能降低;用 DEG扩链时的耐高温性能比用 DEG/TMP时的好;TDI型水性聚氨酯成膜物的耐高温性能优于 IPDI型水性聚氨酯。
  • 朱建军, 谢吉民, 陈 敏, 郭正龙, 吴 思
    涂料工业. 2007, 37(8):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煤矸石为原料, 制备了低成本纳米二氧化硅 (SiO2·xH2O)。 采用红外光谱、XRD、TE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呈球形、粒径分布范围为 15 ~ 20 nm, 纯度高于 99.98%。
  • 贾 林, 戚嵘嵘
    涂料工业. 2007, 37(8):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使用三类不同导电填料制得的粉末涂料的表面电阻与导电填料含量的关系, 确定了粉末涂料中各类导电填料的渗滤阈值。 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导电填料含量的粉末涂料的断面形貌, 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了炭黑及导电二氧化钛的结构及粒径。 结果表明, 填料不同, 得到的粉末涂料的渗滤阈值有很大差别。 对于炭黑或导电二氧化钛, 其结构性越高, 比表面积越大 , 粒径越小, 导电性能越好, 得到的渗滤阈值越低。
  • 殷耀兵, 李国强, 管文超
    涂料工业. 2007, 37(8):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成膜助剂的水溶性、相对挥发速度影响其在涂膜干燥过程中的挥发。 热失质量和激光粒度分析发现, 成膜助剂挥发过程分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 成膜助剂一方面挥发, 另一方面因浓度提高而向聚合物粒子内部渗透, 油溶性成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快;在第二阶段, 成膜助剂的挥发受到成膜助剂分子由聚合物内部向外扩散的控制, 油溶性成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慢。 由于成膜助剂水溶性的这种差异, 导致油溶性成膜助剂容易出现缩边现象。 这对于成膜助剂的选用和减量增效, 以及提高成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王 颖, 孔百志, 顾卡丽
    涂料工业. 2007, 37(8):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热引发剂引入 UV涂料参与引发, 研究了单一 UV引发体系的引发特点和效率, 热引发剂和 UV引发剂复合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 以及混合引发体系各组分的最佳比例。 研究表明, 在 UV环氧丙烯酸树脂体系中, 热引发剂能够有效地部分替代昂贵的 UV引发剂, 并且“热 -UV”复合引发体系能使涂料固化得更完全。
  • 康玉梨 ,吴玉庭,宋磊磊 ,马重芳
    涂料工业. 2007, 37(8):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硅藻土做成乳胶型涂料, 并得到了不同湿度下这种涂料的吸放湿性能曲线,但是吸放湿能力不是很理想。 为了提高涂料的吸放湿能力, 在基料中加入无机成膜物质制成硅藻土复合涂料, 结果表明, 通过复合, 最大吸湿能力从 6.5%提高到 11%, 最大放湿能力从 5%提高到 10%, 并且确定了无机成膜物质的比例。复合涂料符合建筑涂料的常规性能要求, 在调节湿度的同时克服了传统空调能耗高的缺点,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庞久寅, 王春鹏, 储富祥, 林明涛
    涂料工业. 2007, 37(8):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细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改性二氧化硅 /丙烯酸酯杂化高分子乳液。 考察了偶联剂改性前后对杂化乳液粒径的影响。 杂化乳液成膜后通过 XPS测定发现, 未见 Si激发, 说明二氧化硅被丙烯酸酯包裹。 在 SEM照片上可以发现改性后的二氧化硅与丙烯酸酯亲和力增加, 改性后的杂化乳液高分子比未改性的杂化乳液高分子的韧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 孙培勤 ,魏 雨 ,赵 科, 孙绍晖
    涂料工业. 2007, 37(8):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用于涂料交联剂的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交联剂中不同组分含量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 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产品的主要基团, 验证了两步的反应机理, 并将合成的中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与实验室自制的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复配, 考察了涂膜固化条件。 结果表明, 合成的交联剂贮存性能良好, 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作为交联剂加入到丙烯酸环氧树脂中, 可以明显降低固化温度且改善原有涂膜的脆性, 成膜性能好, 尤其是具有优良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化学品性。
  • 夏宇正 ,叶晶磊,石淑先 ,焦书科
    涂料工业. 2007, 37(8):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工业级四氯化钛为原料, 利用过氧化法于低温下制得了同时具有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的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 该溶胶为透明稳定的中性水溶液。 并用FT-IR、XRD、紫外 -可见光吸收光谱、TEM等多种手段对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进行测试和表征。 结果表明, 利用过氧化法在低温下就能制得稳定的具有混晶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 对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 在可见光下甲醛消解率在 8 h内就达到 93%, 杀菌率达到 99%。
  • 李桂林
    涂料工业. 2007, 37(8):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开发环境友好涂料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和基本方法, 提出开发环境友好涂料 4条基本原则:需要性、可行性、协调发展性和针对性。
  • 王成云 ,张伟亚 ,杨左军, 顾浩飞
    涂料工业. 2007, 37(8):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有机硅涂料中多环芳烃的方法, 该方法所用色谱柱为多聚 C18(LCPAH)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采用梯度淋洗方式, 开始时为 40%乙腈, 28 min后变为 82%乙腈, 48 min后变成 100%乙腈, 保持 8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10 ~ 200 mg/L, 线性相关系数为 0.999 3 ~ 1.000 0, 平均回收率为 69.59% ~100.31%, 精密度实验 RSD为 1.34% ~ 7.84%, 检测限(S/N=5)为 0.05 ~ 0.10 mg/L。 该方法完全可以满足有机硅涂料中多环芳烃的检测要求。
  • 周 瑶 ,孙丽娜, 万平玉,刘小光
    涂料工业. 2007, 37(8):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铝锌阳极型强屏蔽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通过对涂层交流阻抗图谱解析, 提出其特征等效电路;讨论了阻抗谱特征变化与铝锌涂层结构及性能变化的关系, 探讨铝锌阳极颜料在涂层中的作用机理。
  • 董 军, 徐洪洲
    涂料工业. 2007, 37(8):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涂装车间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列举了我国现行的有关涂装车间的安全标准。 解析了新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对涂装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实例分析。 提出了涂装车间安全设计对策。
  • 张建荣, 童冠东, 周洪伟
    涂料工业. 2007, 37(8):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旧管网系统腐蚀严重, 需要对管道、支架等钢结构及砼支架进行防腐, 根据现场条件, 采用机械除锈达到St3级, 并制定配套防腐方案。 施工组织中要求进行配套性试验, 对防腐涂料进行检验, 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验收, 以保证施工质量。
  • 宋树森
    涂料工业. 2007, 37(8):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介绍了客车涂装生产中金属色斑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 徐宗器
    涂料工业. 2007, 37(8):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纳米助剂的定义和制备, 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硅助剂能显著提高涂膜的耐刮擦性而不影响光泽和透明性, 纳米氧化锌助剂具有长效紫外线吸收性。
  • 阎宏永 ,刘翠云 ,付青存,宋文生 ,李国芝 ,张玉清
    涂料工业. 2007, 37(8):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异氰酸酯改性可改善其使用性能, 增加异氰酸酯品种, 并可提高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性能。 异氰酸酯的改性方法包括氨酯改性、二聚改性、三聚改性、缩二脲改性、碳化二亚胺改性和封闭改性等。
  • 付永山1,安秋凤 ,杨 刚
    涂料工业. 2007, 37(8):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方法, 重点介绍了缩(聚)合、硅氢加成、自由基共聚, 讨论了无皂乳液聚合、壳 /核乳液聚合和乳液互穿网络聚合等新型乳液聚合技术, 其中性能优异、环保、多功能硅丙聚合物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