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4-01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陈均志,单世群,武丹聘
    涂料工业. 2007, 37(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铝锆有机金属偶联剂对超微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改性前后超微二氧化钛的润湿性、沉降体积等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的超微二氧化钛与水的接触角增大,在有机介质中分散性提高。红外光谱和能谱分析表明,在超微二氧化钛粉体表面接枝上了铝锆有机基团;通过扫描电镜可看出经过改性后的超微二氧化钛分散性得到改善。
  • 孙立水, 李少香, 路念明, 孙道兴
    涂料工业. 2007, 37(4):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50羟基丙烯酸树脂与混醚化的氨基树脂、潜催化剂KC等复配成的丙烯酸氨基涂料具有低温固化特性,该氨基涂料与一定比例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交联得到的双固化低温快速固化塑料涂料,配合对树脂溶解性好而且还具有一定挥发梯度的专用稀释剂,所得涂料施工性能优良、可低温固化、交联密度高、初始硬度高、涂膜综合性能优异,可大大提高塑料件喷涂的生产效率。
  • 陈颖敏, 左俊利, 李卫忠, 侯文龙
    涂料工业. 2007, 37(4):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纳米SiO2在涂料中不易分散且分散稳定性差,易发生一次团聚的问题,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超分散剂,采用机械分散为主、超声波分散为辅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和分散。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硅烷偶联剂KH-570含量、分散剂用量及分散时间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说明防腐蚀效果显著提高,各项基本指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 张珍明,李树安,卞玉桂,葛洪玉
    涂料工业. 2007, 37(4):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吡啶硫酮铜(CPT)是涂料用高效低毒的抗菌防霉剂。本文以吡啶硫酮钠盐和硫酸铜为原料,在pH值为8.5和温度70~75℃下搅拌反应2 h得到硫酮铜,收率为97.7%,含量大于99.3%。研究了吡啶硫酮钠盐与硫酸铜投料比、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吡啶硫酮铜制备反应的影响。
  • 吴 敏,姜宏伟
    涂料工业. 2007, 37(4):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聚醚多元醇、羟基丙烯酸树脂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通过选择最佳的反应物,调整反应物的最佳配比,选择适当的混合溶剂,在pH值为5~6的酸性条件下,外加复合催化剂、助剂,制备了弹性、强度、耐候性等综合性能良好,贮存稳定的湿固化聚氨酯涂料,讨论了影响湿固化聚氨酯涂料快干的因素。
  • 于良民,王宝娟,李 霞
    涂料工业. 2007, 37(4):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6种含TBG衍生结构的N-取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各吲哚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株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优于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其中ClG-BP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 mg/mL、0.01 mg/mL。各化合物抑菌性能相对大小为:ClG-BP>ClG>BrG-BP>ClG-MP>BrG>BrG-MP。
  • 林美娟,王 文,章文贡
    涂料工业. 2007, 37(4):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稀土铕配合物Eu(OC3H7)β2,并与醇酸树脂掺杂,考察不同β二酮如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对复合体系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配合物Eu(OC3H7)(DBM)2或Eu(DBM)3的醇酸树脂主要呈现位于460 nm附近醇酸树脂荧光发射峰;而掺杂Eu(OC3H7)(TTA)2配合物,在380 nm激发下发射很强的Eu3+离子5D0→7FJ(J=0,1,2,3,4)跃迁红色特征荧光。
  • 訾少宝,马景松,李培环,李再峰
    涂料工业. 2007, 37(4):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蓖麻油(CO)、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HF)、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E-12)合成了水基聚氨酯树脂,去离子水乳化得到蓖麻油交联改性和环氧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拉伸、TG等测试手段表征了乳液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化学品性能。结果显示:当蓖麻油的添加量为7.1%,环氧树脂含量为13.7%时,材料的机械性能达到最佳,环氧树脂的引入明显改善了材料的耐水性和耐温性,如耐水性达到120 h无异常,耐沸水15 min无变化。
  • 胡孝勇, 郭祀远, 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7, 37(4):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要想在薄膜蒸发器中分离出TDI,得到合格的聚氨酯固化剂产品,需要从合成固化剂入手,相对分子质量小、反应完全的聚氨酯固化剂更适合在薄膜蒸发器中进行分离,研究探讨了聚氨酯合成工艺。研究显示:分段升温反应有利于降低固化剂黏度;TDI和TMP的配比越大,固化剂黏度越小,但为了给后处理减小蒸馏负荷,确定TDI/TMP的质量比为4.6∶1;研究了酸碱度对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偏碱性加速副反应,酸性较强也会加速副反应,研究显示加入少量磷酸有利于黏度的降低,提出了副反应抑制机理。合成的预聚物在分离过程中未见堵塞设备现象。
  • 赵志红,徐晓冬,张 萌,李欣欣,丹媛媛,张密林
    涂料工业. 2007, 37(4):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作为接枝改性剂,对水性环氧涂料进行亲水改性,分析了亲水改性的机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所得涂膜的结构进行表征,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存在,用液滴状分析仪(DSA)测量涂膜的接触角,用Neumann法计算涂膜的表面能,并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用量、固化剂用量和聚丙烯酰胺溶液的质量浓度对涂膜亲水性的影响。
  • 工艺·设备
  • 邓朝霞,叶代勇,魏 丹,黄 洪,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7, 37(4):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分散速度、中和度和环氧树脂的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分散速度为4 000~5 000 r/min,中和度为90%~95%,环氧树脂的添加量为4%~6%时,可得到性能较好的乳液。通过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膜具有硬度高、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好的特点。
  • 杨鸿斌,蔡会武,陈创前,王瑾璐
    涂料工业. 2007, 37(4):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反射率的空心微珠对传统的硅酸铝保温涂料进行改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乳液及填料对涂料反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填料对涂料反射率的影响次序为:空心微珠>二氧化钛>海泡石>硅酸铝。乳液品种对涂料反射率影响不大,确定了最佳配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
  • 路国忠, 胡 春
    涂料工业. 2007, 37(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的方法,将钛和锌离子共掺杂在羟基磷灰石上,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抗菌剂。研究了其与另外3种无机抗菌剂(锌型沸石抗菌剂、银型沸石抗菌剂、氧化钛光催化抗菌剂)在涂料中的应用。结果证明:锌型抗菌涂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较差,其余3种类型抗菌涂料具有很好抗菌效果。但是,银型抗菌剂易引起涂料变色,氧化钛光催化抗菌剂在涂料中难分散且易加快涂料老化,而羟基磷灰石抗菌剂既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且对涂料性能没有影响。还介绍了羟基磷灰石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实用技术
  • 王立华
    涂料工业. 2007, 37(4):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弹性乳液、空心玻璃微珠、硅藻土、红外线反射剂、石棉绒等原料制得一种新型防水保温涂料。该涂料仅涂覆2 mm厚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水保温效果。分析了几种主要原料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分析测试
  • 唐 瑛,季军宏
    涂料工业. 2007, 37(4):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性氟涂料的乳液和颜填料分离方法,以及氟含量试验结果。给出了合适的测试方法。
  • 李国新,梁国正,周文英
    涂料工业. 2007, 37(4):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防火涂料热降解的测试研究技术,并举例说明了这些技术在研究防火涂料热降解过程及机理中的作用,评述了各种测试研究技术的特点,说明采用多种测试技术联用是分析防火涂料热降解的方向。
  • 专论与综述
  • 王小君,杨建军,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
    涂料工业. 2007, 37(4):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已见报道的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种类、结构特点、合成工艺以及性能,并指出了国内相应领域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发的重点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