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6-10-01
  

  • 全选
    |
  • 王延飞, 沈本贤
    涂料工业. 2006, 36(10):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戊二醇和二羟基丙酸作为合成单体,二甲苯作为溶剂,对甲基苯磺酸作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具有不同代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GPC和DSC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玻璃化温度进行了分析。GPC的结果表明:随着代数的增加,超支化聚酯的分散指数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聚酯的实测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的差越来越大。
  • 姜晓辉, 于良民, 董 磊, 安正国
    涂料工业. 2006, 36(10):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二硫代反应、酯的氨解反应、关环反应三个反应步骤,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异噻唑啉酮衍生物4,5-二氯-2-甲氧基丙基-4-异噻唑啉-3-酮(MOP-DC I),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该化合物在海洋防污涂料中的防污性能。
  • 任建华, 万平玉, 任孝修
    涂料工业. 2006, 36(10):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核壳纯丙乳液聚合中乳液结构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低成膜温度的影响,以及单体种类、核壳比、核壳设计Tg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还通过TEM、AFM研究了乳液颗粒形态及核壳乳液成膜后的表面形态。
  • 王 黎, 童身毅
    涂料工业. 2006, 36(10):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分子,二羟甲基丙酸为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酯。采用了IR、GPC、特性黏数和化学滴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具有较窄的分子质量分布和较小的大分子流体力学半径,有类似球形的分子结构;得到的支化聚酯Mn=4.68×103g/mol,Mw=5.4×103g/mol,Mw/Mn=1.15,[η]=5.28 mL/g。进一步用油酸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固含量与黏度的关系及其漆膜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涂膜性能。
  • 冯 雍, 师 华, 熊家锦, 陆 峰
    涂料工业. 2006, 36(10):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微型电炉实验,研究了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酸碱性对其防火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酸性增强,其炭化体的膨胀速度和膨胀高度随之增加,防火隔热性能随之下降。当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碱性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酸催化脱水剂、成炭剂和发气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得最佳,使其形成具有较好隔热结构的炭化体,提高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隔热性能;当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碱性继续增加时,其炭化体的膨胀速度和膨胀高度随之下降,防火隔热性能也随之下降。
  • 朱 东, 刘长亮, 酒新英
    涂料工业. 2006, 36(10):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表面助剂、硅粉、蜡粉对交联型氟树脂进行改性,制备清漆涂膜。分别以油性和水性记号笔在涂膜表面涂圈作为污染源,以胶带纸粘附和撕离实验考核涂膜的抗粘效果。结果发现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助剂的共同作用可有效防止记号笔对涂层的粘结,粗糙表面的涂层亲水、亲油性对抗粘结作用有较大的影响,涂膜在水浸泡前后的抗粘性效果表现不同。户外曝晒试验表明涂层的抗粘结作用与自清洁作用并不能简单等同。
  • 杨 军, 宋 洁, 李天虎
    涂料工业. 2006, 36(10):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氟乙烯-乙烯基醚聚合物(FEVE)树脂为基体,添加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铬等填料,三聚体755K固化剂及其他助剂,研制出一种双组分常温固化涂料。通过L9(43)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FEVE树脂的用量为10 g、755K的用量为2 g、三氧化二铬的用量为0.2 g、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0 g、三氧化二铝的用量为1.0 g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涂层的附着力为0级,铅笔硬度为5H,耐磨性为在3.3 kg负荷作用下与钢轮对磨1 000圈,弦长为4.98 mm。
  • 刘 震, 许钧强, 夏红兵
    涂料工业. 2006, 36(10):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与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进行本体聚合得到聚氨酯单体,加入扩链剂和封端剂进行改性,最后与溶剂和助溶剂进行复配成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成品。对合成过程中的温度、催化剂、加料次序及滴加速率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合成的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与国外某知名公司类似产品做了在乳胶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 冯春苗, 吴奎录, 李大鸣, 王利群
    涂料工业. 2006, 36(10):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家电板用黑色导电背漆的研制,着重讨论了导电材料的选用、树脂、颜填料及助剂对涂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郑顺兴
    涂料工业. 2006, 36(10):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环保型涂料,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减少涂料的使用量以达到涂装车间减少废气排放的要求。涂装车间目前治理废气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燃烧法、液体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因为对资源的重新回收利用的要求,活性炭吸附法和液体吸收法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液体吸收法根据涂料是水性或溶剂型分别采用水或矿物油(如硅油)作吸收剂,提高吸收效率。活性炭吸附法最有前景的是采用活性炭纤维布(ACFC)作为吸附介质,通电加热脱附回收有机溶剂。
  • 林宣益
    涂料工业. 2006, 36(10): 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几年来各类水性涂料助剂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水性涂料配方中,助剂与涂料其他组分、助剂和助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 张心亚, 黄 洪, 黎永津, 蓝仁华, 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6, 36(10):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性能、市场现状及改性机理,重点讨论了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在建筑腻子、自流平地坪材料、外墙外保温及饰面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灰膏、瓷砖粘结剂和零VOC干粉涂料中的应用。
  • 唐四叶, 刘大壮, 范忠雷
    涂料工业. 2006, 36(10):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超声降解法制得相对分子质量降低4倍左右的氯化聚丙烯。对比降解前后氯化聚丙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提出了客观判断可溶与不可溶溶剂的新标准,即超声降解后溶解度增加的溶剂为可溶溶剂,溶解度不变的溶剂为不可溶溶剂。依据溶解情况得到了氯化聚丙烯的Hansen三维溶度参数进而计算了氯化聚丙烯与28种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
  • 张永刚, 黄 宁, 陈瑞芳, 季军宏
    涂料工业. 2006, 36(10):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涂料中“可溶性”铅含量,改变萃取用盐酸的酸度、萃取时间以及所测涂料颗粒的大小,考察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试验表明测试结果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
  • 徐元浩, 柳向林, 侯佩民, 万 众
    涂料工业. 2006, 36(10):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椰子油、甘油、新戊二醇、间苯二甲酸、富马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不饱和聚酯,再与含有亲水单元的丙烯酸混合单体自由基共聚合,制得丙烯酸接枝聚酯,将其中和后水分散即得自乳化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讨论了富马酸含量、接枝部分的酸值以及接枝反应温度对水分散体性能的影响。
  • 于良民, 赵海洲, 李昌诚
    涂料工业. 2006, 36(10):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海洋监测仪器的防生物附着问题,通过调研筛选出了以防污涂料为主的多种防污材料,并设计不同类型的构件对所选防污材料进行实海防污性能评测,为海洋监测仪器的防生物附着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 刘 新
    涂料工业. 2006, 36(10):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火电厂埋地钢质循环水管的腐蚀环境和涂层使用要求等,介绍了埋地管道应用的多种涂层体系,着重介绍了高固体分改性环氧防腐蚀涂料系统在循环水管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