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01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王亚强, 李玉平, 贺卫卫, 陈智巧, 刘 丽
    涂料工业. 2006, 36(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核壳乳液聚合理论,以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为种子,采用优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核壳型纳米SiO2果表明,纳米SiO2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提高了其在聚合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和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所制备的复合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以其为基料制备的建筑涂料的耐沾污性、耐洗刷性和耐候性等性能大大高于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水平。
  • 顾生玖, 王云普, 朱开梅, 高敬民, 王利平
    涂料工业. 2006, 36(1):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SiO2/苯乙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不同SiO2含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用消光法测定了所得乳胶粒的粒径,分析了在溶液和凝聚物中SiO2含量,并进行了在SiO2存在下乳液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秦少雄, 林劲冬, 王 娟, 张心亚, 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6, 36(1):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常规乳化剂和羟乙基纤维素为保护胶体制备丙烯酸酯乳液。通过TEM分别观察乳胶粒的形态。利用流变仪测定剪切速率(Ds)-剪切应力(τ)关系、剪切速率(Ds)-黏度(η)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羟乙基纤维素为保护胶体制备的乳液与常规乳液具有不同结构,该结构使其乳液体系流变性能不同。在相同剪切速率下,保护胶体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剪切力明显大于常规乳液的剪切力,该乳液在一定剪切速率范围内有剪切稀化现象。
  • 王小妹,卢保森
    涂料工业. 2006, 36(1):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结构类型的反应型乳化剂应用于苯丙微皂乳液的聚合,讨论了聚合方式、乳化剂的结构类型和用量等对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借助DSC、粒径分布仪、FT-IR、拉力机、TEM等仪器及分析技术对制得的苯丙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发现通过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方式,采用合适的反应型乳化剂复配体系,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粒径小于100 nm的苯丙微皂乳液。
  • 蔡 娟,舒武炳,贠伦刚,曹成虎,昝丽娜
    涂料工业. 2006, 36(1):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环氧大豆油与丙烯酸反应制备出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预聚物,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用量、辐射距离、时间及合成树脂的结构对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固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辐射距离为20 cm时,光引发剂IHT-PI 184的用量为3%时固化速率最快,且随着酯化率的升高,固化速率加快,光固化后凝胶含量达到94.7%。
  • 工艺·设备
  • 李爱阳, 胡波年, 胡汉祥
    涂料工业. 2006, 36(1): 2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蓖麻油、甘油、苯酐为原料,在回流二甲苯下合成制备聚氨酯预聚物用醇酸树脂,其油度为60%,羟基含量为2.0%~4.0%,酸值<4 mgKOH/g,制备的双组分聚氨酯树脂涂料,该漆干燥快速,性能优异,价格低廉。
  • 程旭东,李丹虹,王晋春
    涂料工业. 2006, 36(1): 24-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料浆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团聚型红外辐射粉体材料,经高温焙烧产生尖晶石结构,再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红外辐射涂层。利用SEM、TG-DTA、XRD和红外辐射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涂层试样的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结果表明,料浆喷雾干燥法制出的粉末球化率高,经高温焙烧后获得的组织为N iCr2O4尖晶石结构,涂层法向全辐射率达到0.89,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红外辐射性能。
  • 张心亚,黄 洪,黎永津,蓝仁华,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6, 36(1): 27-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实验得到了固含量达5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粒径为30~50 nm的微乳液。通过特定的实验,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双峰分布和乳液粒径的多分散性,表明微乳液成核的途径包括胶束成核、单体液滴成核和均相成核之一种或三种;并且制备的微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机械、化学和冻融稳定性。
  • 官仕龙,李世荣
    涂料工业. 2006, 36(1): 32-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丙烯酸和F-44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既含有环氧基又含有丙烯酸基的光敏酚醛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以三乙胺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95℃,催化剂用量为树脂质量的2%,酯化反应在6 h之内完成所合成的树脂制成的涂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和耐酸碱性能。用FT-IR对所合成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周诗彪,周光明,张维庆,李 林,张儒祥,肖安国
    涂料工业. 2006, 36(1): 35-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粉煤灰、重质碳酸钙为填料,乳胶粉、水泥为粘结料,配以适当的粉状助剂及其他辅料,制得了一种粉末腻子;探讨了乳胶粉、水泥、粉煤灰、纤维素醚的用量对粉末腻子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粉末腻子的理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配制的粉末腻子是一种具有优良理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的环保性腻子。
  • 分析测试
  • 马捷
    涂料工业. 2006, 36(1): 38-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2004行业标准中动态抗开裂性指标的设定背景及目的,指标的物理含义和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动态抗开裂性试验操作技巧及经验。
  • 专论与综述
  • 张雪芹, 徐 峰
    涂料工业. 2006, 36(1): 4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我国内墙涂料的主要品种,叙述了内墙涂料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我国内墙涂料的发展。我国内墙涂料的主要品种有丙烯酸酯乳液类、叔醋乳液类、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和乙烯-乙酸乙烯酯(VAE)乳液类等,并有有光、丝光和平光等;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端产品用量大,且这类涂料的配方因多是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不尽合理。内墙涂料将主要朝着健康型和精细型发展,高颜料体积浓度的低成本涂料通过不断的努力研究也将逐步趋于合理。
  • 瞿金东,彭家惠,陈明凤,张华洁,夏 娟,武海龙
    涂料工业. 2006, 36(1):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提高外墙涂料的自清洁能力,并使之保持较长的装饰效果一直是涂料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微粉化技术、荷叶效应、气球陶瓷理论、自分层技术以及光催化效应的原理,及其在改善外墙涂料自清洁性方面的应用。
  • 实用技术
  • 王其超,马喜顺,黄新竹,陈广明,孙胜民
    涂料工业. 2006, 36(1): 4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述了脂肪酸酯的历史,提出了将此原料应用于制漆时应采用的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例举了用脂肪酸酯制备白色氨基烘漆、蓝色聚氨酯漆及浅灰色自干醇酸磁漆的配方及涂料性能。
  • 王存军, 陈炳强, 张发爱
    涂料工业. 2006, 36(1): 51-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天然曝晒和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了各种纯丙乳液和硅丙乳液的耐候性,由该类乳液制备的不同PVC白色乳胶漆的耐候性,以及白色乳胶漆与各色色浆配制的浅色乳胶漆的耐候性。结果表明:硅丙乳液和核壳型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耐候性,高PVC乳胶漆容易变色,炭黑和氧化铁系色浆适合于配制浅色外墙乳胶漆,有机颜料色浆应用在外墙时应谨慎。
  • 涂装技术
  • 单国良
    涂料工业. 2006, 36(1): 5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某公司轻型客车厂涂装车间在利用原有厂房的改造中,对各工作区合理地采用分层、分区域的布置,其主要操作面在4.0 m的加层上。该涂装生产线通过采用柔性化理念,能同时满足2种不同轻型客车车身的共线生产需要。
  • 申 龙, 戴毅刚, 么云蔚
    涂料工业. 2006, 36(1): 59-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发泡粘接工艺,从发泡粘接的时间、温度、湿度、粘接剂组分的比例以及背面漆不同涂层的树脂种类、表面结构、性能等各个方面对影响发泡粘接性的可能因素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