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01
  

  • 全选
    |
  • 张建贤,邹永军,陈国敦,徐 蕾,卿凤翎
    涂料工业. 2005, 35(5):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一种具有高辐射和耐高温性能的涂层, 它可用于铁路的红外轴温探测系统, 以提高该系统红外线(红外热量)的辅出度。介绍了涂层的制备工艺及其指标数据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分析了影响涂层耐热性及热辐射性能的众多因素。
  • 施冬梅,鲁彦玲,杜仕国
    涂料工业. 2005, 35(5):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铜 -醇酸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导电阈值以及偶联剂的种类、用量对其初始导电性能和导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体系中,铜粉的导电阈值为 55%;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铜 -醇酸导电涂料的初始导电性和导电稳定性有影响。
  • 文秀芳,喻冬秀,皮丕辉 ,程 江,杨卓如
    涂料工业. 2005, 35(5):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聚合工艺、N -羟甲基丙烯酰胺(NMA),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乳化剂等原材料的用量对印制 PVC墙纸用乳液光油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能制得粒径为 35.6 nm, 粒径分散性为 0. 133的乳液, DMAEMA 能明显抑制合成含羧酸基和 N -羟甲基的聚合物过程中 N -羟甲基的自缩聚反应 , 提高涂膜性能;当 ω(NMA) =2% ~ 4%, ω(DMAEMA) =0.5% ~ 1%,ω(MMA)=60% ~ 70%, ω(乳化剂) =2% ~ 4%时制得的罩光油在 PVC 底材表面具有优异的光泽度、润湿性、附着性以及耐高温热粘性。
  • 张心亚,孙志娟,黎永津,黄 洪,陈焕钦
    涂料工业. 2005, 35(5):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用乳液聚合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过程的基础上, 着重考察了有机硅氧烷种类及用量、有机硅氧烷的加入方式、乳液的 pH 值以及聚合温度等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含异丙氧基取代基的硅烷有助于乳液聚合体系的稳定;并且控制硅氧烷用量和聚合体系的 pH 值、采用后交联技术有助于提高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的稳定性。
  • 金 超, 李伟善, 吕广镛, 杨新宏
    涂料工业. 2005, 35(5):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自制催化剂合成了二乙二醇丁醚改性 TDI -三聚体。 实验表明, 反应的— NCO /— OH 投料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 10∶1左右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 TD I-三聚体。 该合成方法可以采用混合溶剂, 降低生产成本。 用红外光谱(FT - IR)、凝胶色谱(GPC)和热重分析(TGA)对改性物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 合成的改性物对羟基树脂有极好的相容性, 可以与羟基丙烯酸树脂配成涂料。 用 SEM 对涂膜做了表面分析, 由涂膜性能检测知:随三聚体改性程度的加深, 涂膜干燥时间延长, 硬度降低, 但涂膜的耐冲击性能提高。
  • 吴自强,曾现策,张旭东
    涂料工业. 2005, 35(5):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 T iO2粉末, 产品用 XRD和 TEM 进行表征;用 3种改性方法对所制备的纳米TiO2粉末进行改性, 对改性后的产品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和接触角的测试, 分析比较 3种改性方法的效果, 并用改性后的纳米 TiO2粉末与氟碳乳液配制成涂料, 观察涂膜的微观结构, 分析比较 3种改性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 于良民,张 霞,隋 晶,董 磊,赵海洲
    涂料工业. 2005, 35(5):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丙烯酸锌树脂是一种可用于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的树脂, 本文通过氢氧化锌法和碱式有机酸锌法两种路线合成了丙烯酸锌树脂, 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谱等仪器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 初步证明两种制备方法得到了骨架结构相同的丙烯酸锌树脂。
  • 殷 武,孔志元,朱 柯
    涂料工业. 2005, 35(5):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低温成膜性好的具有异相构型的丙烯酸酯乳液为基料, 并引入功能性的复合纳米材料, 使制得的涂料涂膜强度好, 低温成膜性优, VOC含量极低, 且无需添加有机防腐抗菌剂而具备防腐抗菌防霉性能, 并能分解空气中有害的有机化合物。讨论了乳液品种和纳米材料的品种及用量等对涂料及涂膜物理性能和抗菌防霉性的影响。
  • 刘 琳, 李 岩
    涂料工业. 2005, 35(5):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悬浮法合成固体丙烯酸树脂颗粒。 讨论了不同软硬单体配比对丙烯酸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引发剂及悬浮剂对其聚合过程、最终产物形态及上述性能的影响。 制得的丙烯酸树脂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为 3. 9 ×104~ 6. 2 ×104,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 2. 04 ~2.32;用红外光谱图表征了制得的丙烯酸树脂结构。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蔡延庆,王德海,黄兴耀
    涂料工业. 2005, 35(5):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从单体、低聚物、引发剂、填料、固化基材以及固化环境等角度, 综述了紫外光固化材料表面性能的研究进展。 指出光固化材料表面研究将由重点关注光泽、硬度等基本物性, 拓展到分子结构对固化材料表面物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王平华,伍胜利,王文英
    涂料工业. 2005, 35(5): 3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交联改性、丙烯酸酯改性与互穿网络改性等相关改性的方法、理论、聚合工艺及改性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应用等。 并指出在使用内交联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时, 采用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 可以获得较高交联密度的水性聚氨酯;采用外交联法制备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耐候性、低温成膜性等性能;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中, 采用顺序的方法可合成出同时含有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乳胶粒。
  • 张葵花, , 林松柏, 谭绍早
    涂料工业. 2005, 35(5):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天然、低分子、高分子有机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探讨了不同抗菌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展望其发展趋势。 指出有机 -无机复合抗菌剂兼有了有机抗菌剂的高效性、持续性及无机抗菌剂的安全性、耐热性, 将是今后国内研究的热点。
  • 陶月明
    涂料工业. 2005, 35(5):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无溶剂型环氧木器清漆的配方设计及涂膜性能, 分析了该清漆的成本, 说明无溶剂型环氧木器清漆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和环保的优势。
  • 贺国强
    涂料工业. 2005, 35(5):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聚酯树脂和甲醚化氨基树脂配合制备制罐用白可丁, 讨论了不同聚酯树脂、氨基树脂及催化剂的选择, 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曾敏生
    涂料工业. 2005, 35(5):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喷涂方法、喷涂工艺和喷漆工技能对涂料利用率的影响, 指出采用先进的喷涂方法、改进喷涂工艺、提高喷漆工素质以及规范涂装管理是提高涂料利用率的关键。
  • 胡爱琼,张 熙
    涂料工业. 2005, 35(5):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以铁红、磷酸锌等为主要防锈颜料, 苯丙乳液为基料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水性防锈涂料的制备, 分析了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 并与油性防锈涂料进行了性能比较。
  • 曾德芳, 袁继祖
    涂料工业. 2005, 35(5):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用改性累托石 -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的复合絮凝剂处理涂料废水, 其最佳配方为:改性累托石 ∶天然高分子多糖 = 20∶1 (质量比);最佳加量为:改性累托石 80 mg· L-1, 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 4 mg· L-1, 用其处理有机污染物(COD)为 400 mg· L-1, 固体悬浮物(SS)为 350 mg· L-1的涂料废水, 其 COD、SS和色素的去除率分别较传统絮凝剂聚三氧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有明显提高, 污水处理原料成本下降, 处理后的涂料废水均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