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4-01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孟 晶,李效玉
    涂料工业. 2005, 35(4):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种子乳液法合成了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成膜温度漆膜表面形态,尤其是乳化剂在漆膜表面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控制乳液的成膜温度略高于Tg,可以得到粒子排列整齐的均一膜,膜的耐水性等性能更好。
  • 汪江节,陈建兵
    涂料工业. 2005, 35(4):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制备了羧酸盐型水分散性聚氨酯作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及过硫酸钾,以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进行聚合,得到纳米级的核壳结构含氟聚氨酯。
  • 贾正锋, 周静芳, 张治军, 党鸿辛
    涂料工业. 2005, 35(4):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基胺基丙烯酸乙酯(MPSA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然后利用原位复合技术引入纳米SiO2微粒,制备了均匀透明的SiO2纳米复合含氟聚合物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衍射(ED)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将聚合物用做涂层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定仪和显微硬度仪测定了涂层的形貌、涂层表面的化学成分、涂层与水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涂层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纳米复合聚合物可在玻片表面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涂层表面纳米SiO2和含氟成分共同存在,纳米SiO2复合涂层在室外放置半年以后仍保持良好的疏水性,并且纳米复合聚合物涂层的硬度随含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 陈庆礼,任碧野,梁 栋,童 真
    涂料工业. 2005, 35(4):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自交联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树脂的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实。探讨了温度、时间、催化剂及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物质的量之比对该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7%(质量分数)的催化剂存在下,n(-NCO):n(-OH)稍大于1时,该树脂在180℃,30min内可完全固化。
  • 陈小文, 荆红德, 练世斌, 贾欣茹
    涂料工业. 2005, 35(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出现漆膜中长期发白现象的涂装养护环境,提出与其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了润湿分散剂对聚氨酯(PU)底漆漆膜发白现象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X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工具,对润湿分散剂添加前后PU底漆的漆膜界面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漆膜中长期发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应鹏展,罗 勇,贾良菊,倪自峰
    涂料工业. 2005, 35(4):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氧乙烯醚,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高沸点、化学性质稳定的分散剂。实验选用聚氧乙烯醚和丁酸,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物质的量的比例、温度、催化剂含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醇与酸物质的量的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含量为聚氧乙烯醚质量的0.1%,反应时间为5h,得到的酯化率为85%。
  • 工艺·设备
  • 徐 楠,刘亚康
    涂料工业. 2005, 35(4):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汽车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类丙烯酸粉末罩光清漆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通过使用3种不同的增韧方法进行改进。这3种方法分别是原位聚合法加入纳米TiO2、引入一元酸增加涂膜的柔性支链以及加入新型的纳米助剂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均使涂膜的耐冲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它们对涂膜其他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详细讨论了3种方法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TiO2、一元酸、POSS影响涂膜性能的机理。
  • 张 微,黄伟九,龙军峰,李静典,吴 霞,任立交
    涂料工业. 2005, 35(4):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性环氧耐磨涂层是一种抗冲蚀磨损的金属基涂层。本文介绍了涂层的制备工艺,并对影响涂层的耐磨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当骨料含量为25%,粗颗粒含量为20%,涂层厚度在130-150μm时,涂层的耐磨性能最佳。
  • 余宗萍
    涂料工业. 2005, 35(4):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UV面漆的组成中树脂、单体、光引发剂的结构性能对耐候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耐候性的方法和措施。
  • 肖刊福,郑云法,舒增年
    涂料工业. 2005, 35(4):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环氧丙烯酸酯和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共混的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光固化光纤彩色涂料。研究了基料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颜料、助剂等对涂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丙烯酸树脂与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配比为40:20,单、双、多官能团稀释单体配比为3:20:10,复合光引发剂用量10%,有机颜料用量1.5%,所配制的光固化光纤涂料性能优良。
  • 环境保护
  • 李翠珍,李顺如,黄 斌
    涂料工业. 2005, 35(4):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涂料既可解决它所带来的污染,又可缓解化工能源不足问题。本文对利用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防水涂料、防腐涂料、防锈涂料、防火涂料、道路标志涂料和其他涂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
  • 专论与综述
  • 李昕
    涂料工业. 2005, 35(4):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生物防污涂料、无毒硅酸盐防污涂料等新型的无毒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无毒防污涂料的发展趋势。
  • 徐峰
    涂料工业. 2005, 35(4):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我国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分析了功能性建筑涂料发展的条件,认为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应用和发展受市场条件、经济性能、技术成熟程度和技术背景等条件的影响;评述了各种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展望了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发展。
  • 涂装技术
  • 曾佚平
    涂料工业. 2005, 35(4):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汽车涂装过程中的常规温度-黏度控制方法,比较了几种典型的涂料温控系统的优劣,并介绍了换热系统的计算方法。
  • 分析测试
  • 王玲
    涂料工业. 2005, 35(4):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光老化机理及几种常用的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具体使用及与实际使用光源的模拟情况进行了评述。
  • 实用技术
  • 徐世前
    涂料工业. 2005, 35(4):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制备外墙乳胶漆的方法。考察了涂料的耐候性、耐碱性、耐水性、耐洗刷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在外墙乳胶漆的配方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涂料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提高。